人人书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九代不分家的张公艺

书籍名:《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txt下载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笔趣阁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顶点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快眼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九代不分家的张公艺,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出自《太上感应篇汇编》)

张公艺(578~676):郓州寿张(今台前县孙口乡桥北张村)人,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公艺自幼有成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和,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风,缺一不食。张公艺是我国历史上治家有方的典范,他那九辈同居,合家九百人,团聚一起,和睦相处,千年以来,倍受历代人民尊敬,传为美谈。

《太上感应篇》说:“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骨肉之间发怒争吵,男人不忠诚善良,女人不温柔和顺)这是告诉我们虽然有亲缘关系,但是由于不能忍让,即使兄弟之间也有纷争。正如佛经所说:“怨从亲起。”九代之所以能够同居,全得益于一个“忍”字,所以张公艺写了《百忍歌》。

《百忍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骨肉至亲之间,如果太争执道理,就会伤害感情,既然伤到感情,就不合乎道理。所以,怎可随便生气争吵呢?然而忿怒争吵的起源,多是有人从中挑拨。不能付出爱心,而容易发怒争吵。只要彼此言语稍有冲突,就会造成积怨。致使在同一家庭中,乖戾变故经常发生,各种事端不胜枚举。只有那些天性笃厚、高明而有远见的人,能够洞明事理,不听信个人的谗言,自然和气满堂,相处融洽,怎么可能会有发怒争吵的事情发生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 钱道 千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