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真相与错觉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真相与错觉

你对绝对真理有什么需求

书籍名:《真相与错觉》    作者:塔莎.欧里希
推荐阅读:真相与错觉txt下载 真相与错觉笔趣阁 真相与错觉顶点 真相与错觉快眼 真相与错觉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真相与错觉》你对绝对真理有什么需求,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本书第四章提到,对绝对真理的需求是洞察力的大敌,因为这种需求会使你对许多复杂情况、矛盾情况以及细微差别视而不见。为了弄清对绝对真理的需求是否真的会妨碍你全方位了解自己,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最能客观描述你的行为的一项。尽量关注自己的实际行为模式,而非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模式。完成测试后,算一下平均分,然后检验一下下一页的指南[1]是否准确。

1. 我始终坚持探寻有关自我的“事实”。

2. 我认为真实存在的那个自我是不一样的。

3. 我希望有一天能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4. 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自我的“事实”。

5. 我想弄明白自己的经历究竟意味着什么。

[1] Omer Faruk Simsek. “Self-absorption paradox is not a paradox: Illuminating the dark side of self-refle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6 (2013): 1109–1121.



附录K

你多久反思一次


本书第四章提到,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反思者,即潜伏在内心的邪恶之人,总在伺机妨碍你努力获取洞察力。这个家伙总会在事后批判你的选择,提醒你牢记各种过失,使你陷入自我批评与自我怀疑的旋涡中难以自拔,不得脱身。为了弄清楚这个反思者对你施加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在下列各项中,请选出最能客观描述你的行为的数字。尽量关注自己的实际行为模式,而非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模式。完成测试后,算一下平均分,然后检验一下下一页的指南是否准确。[1]

1.我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真实自我的问题上(我希望自己别再思考这些问题了)。

2.我的脑海中仿佛一直都在回放自己最近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3.有时候我很难消除对自己的消极看法。

4.我常发现自己会再度评估已经做过的事情。

5.一场争论/分歧过去很久了,我脑海中却总会回放当时的场景。

6.通常我会在脑海中回放过去某个场景中自己的做法。

7.我会耗费大量时间回想自己经历过的种种尴尬或失望的时刻。

[1] Paul D. Trapnell and Jennifer D. Campbell.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Distinguishing rumination from reflec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2 (1999): 284.



附录L

你的思维模式属于“善学型”还是“善做型”


本书第四章提到,面对一项挑战时,将其视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善学型”思维模式)而非表现机会(“善做型”思维模式),这样面对失败时你就能做到不再反思,同时还会提升自己的表现。为了确认你的思维模式类型,请找出与自己相符的描述。尽量关注自己的实际行为模式,而非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模式。

1.当同事们了解到我在某个项目上表现出色时,我很开心。

2.我很愿意选择挑战性工作,这样的任务有助于我提升技能。

3.我更倾向于选择加入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项目,而不会尝试参与一个新项目。

4.我经常寻求各种方式来丰富自身的知识。

5.我一般会避开自己可能表现不好的情形。

6.我宁愿设定自己可能无法实现的挑战性目标,也不愿设定一些明知自己可以达成的简单目标。

7.当别人在努力解决一个问题时,我很开心自己已经知道答案了。

8.我愿意在有着极高期望值的环境里工作。

如果你发现自己圈出来的奇数项问题比较多,那你极有可能是“善做型”,如果你圈出的偶数项比较多,那就有可能是“善学型”。



附录M

你得到了多少反馈


看完全书你会发现,得到来自他人的坦诚而客观的反馈是一个人获得更多外在自我意识的最佳手段。为了了解你是不是也在充分利用这一颇具价值的方法,在下列各项中,请选出最能客观描述你的行为的数字。尽量关注自己的实际行为模式,而非自己所期待的行为模式。完成测试后,算一下平均分,然后检验一下下面的指南是否准确。

1. 我已经请求大家对我上一周的表现或行为做出反馈了。

2. 完成一个重要项目/任务时,我会来一个“事后个人总结分析”,以便在未来做得更好。

3. 每次碰到老板时,我总会请他评价一下我当下的表现。

4. 我已经让自己的下属或团队就我上个月的表现给出反馈了。

5. 我感谢自己的下属或团队对我讲实话,即便这话让人非常难过。

6. 寻求反馈时,我很清楚自己的哪些行为需要他人给出反馈。

7. 询问同行对我的看法时,我觉得很愉快。

8. 如果有人主动给我提供反馈,我会觉得满心好奇,备受鼓舞。

9. 听别人做出反馈时,我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也不会打断或责怪对方。

10. 听别人做出反馈时,我会征询他们的意见,看看以后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低增长社会: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危机的应对之道 1分钟物理 深度营养:为什么人类的基因需要传统饮食 获客 叛逆天才:拒绝一颗盲从的心,让自己闪闪发光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女主她超可爱 女尊之夫郎是只鬼 女尊之科举宠夫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