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真相与错觉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真相与错觉

鸵鸟思维

书籍名:《真相与错觉》    作者:塔莎.欧里希
推荐阅读:真相与错觉txt下载 真相与错觉笔趣阁 真相与错觉顶点 真相与错觉快眼 真相与错觉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真相与错觉》鸵鸟思维,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如果说外在自我意识的第一大阻碍就是别人不愿讲真话,那么第二大阻碍便是自己不愿发问。至少大多数人都清楚自己应该寻求更多的反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然而,甚至当人们有合理的理由采取行动时,个人情感仍然会阻碍我们前进。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寻求反馈会使自己不舒服,我们便代之以寻求办法来为自己刻意的无知辩护。

根据我的经验,人们经常采用的借口主要有三种。它们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在逃避现实时感觉良好,就像鸵鸟将头埋进沙子里一样,因此我把这些借口叫作“鸵鸟思维”(Ostrich Trinity)。但好在识破这些借口是完全有可能的,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决定:靠自己寻求真相,而不靠他人施以善意(却沉默)的援手。

首先从第一个借口说起:我不需要寻求反馈。对沉默效应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已经知道这么说是完全错误的,对领导者来说更是大错特错。想要证明的话,看看商业史年鉴就已足够。培尔·吉林哈默1971年就任沃尔沃集团执行主席时,汽车制造商的未来看上去和他们的轿车一样光鲜亮丽。[17]这位36岁的天才青年出身于商业世家,他的父亲老培尔·吉林哈默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培尔·吉林哈默在瑞典著名的隆德大学和瑞士工业中心学习时,勤恳认真,热情自信,处理起人际关系来游刃有余。事实上,他在接任其父亲在斯堪的亚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几个月之后,便带领公司取代了他岳父的汽车公司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18]

从一开始,吉林哈默就没想过要保持低调。每天早上,他都会开着那辆配有涡轮增压的1979年定制款沃尔沃244,或配有B21ET引擎的1980年款沃尔沃240,或1981年款的酷派262(每辆定制车都被喷上亮红色的油漆,内饰也一样)大摇大摆地来到公司。尽管没有哪辆沃尔沃汽车有这种配色方案,但吉林哈默要求自己的车要足够“霸气”“刺激”“大胆”[19],这也是他管理公司的方式。

这样的做法似乎很奏效。起码在一开始,吉林哈默就被成功创造出沃尔沃创新团队技术模型的喜悦所包围,但这一成功很快埋下隐患。接下来几年,随着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好,吉林哈默变得越来越自负,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皇帝”。[20]他的傲慢、自负以及拒绝接受任何建议的态度,导致他盲目追求那些低回报的交易。令人费解的是,他还经常向媒体吹嘘自己的所作所为。近年来,与沃尔沃集团宣布亏损和关闭工厂的决定同时发生的,是吉林哈默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收入最高的主管。吉林哈默把沃尔沃集团董事会的席位分给了自己的朋友,而这些朋友是永远不会指出他的错误的,所以他一旦做出决定,基本不会遇到任何挑战。

1993年9月,沃尔沃集团提议与法国国有汽车制造商雷诺公司合并,此举会使这一新公司跻身全球汽车制造商前6位。谁有把握成为主要股东主席呢?当然是培尔·吉林哈默!他和雷诺公司首席执行官路易斯·施瓦茨一起自豪地勾勒美好的商业图景。

但沃尔沃集团的经理与员工一听到消息,就极力表示反对。有人确信此举既是糟糕的商业行为,也是试图出卖员工的尝试。一位员工用匿名的方式将此举称为“一场令人费解的混乱”。[21]但吉林哈默对员工的请求不予理睬,依旧对这笔交易自信满满。他曾一度发布新的招股说明书,把交易的预期储蓄从48亿美元提至74亿美元[22](尽管没有什么新依据来支撑这一夸大的预期)。

当员工看透了吉林哈默没有任何兴趣聆听员工的想法时,他们决定把这一消息透露给媒体。小股东开始公开反对这笔交易。像斯堪的亚保险公司这样的大股东(是的,正是他父亲的公司)也发表了类似声明。其中一位大股东说道:“我们没想到吉林哈默先生树了这么多仇敌。”[23]

让这位毫无察觉的“皇帝”大吃一惊的是,沃尔沃集团的投资人最终团结一致,董事会撤回了两家合并的提议。当天,吉林哈默宣布辞职。他的多种行为,例如拒绝倾听员工的反馈、拒绝向最近的顾问寻求建议,以及没有做到有效质疑自己的假设,最终导致股东们损失了11亿美元。仅仅5年之后,该公司被福特汽车公司收购,吉林哈默耀眼的职业生涯与自己管理不善的公司一同坠入低谷。

虽然规模如此之大的公司很少会因为单一原因而破产,但不可否认的是,吉林哈默的傲慢与自我意识的缺乏无疑是导致公司破产极为重要的原因。因为多年后,吉林哈默仍沉浸在可能成功的幻想中,将那次失败的交易归因于人们对自己的“嫉妒报复”。[24]

不管我们是否掌管着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若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这种做法往好了说,会让我们遭遇风险,往坏了说,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好消息是,识破关于鸵鸟思维的第一个借口相当简单:人们必须抬起埋在沙堆里的头,承认他人的意见同自己的洞察力一样重要。

有时,人们确实想寻求反馈,却担心这么做会暴露自己的缺点,或者要付出代价。但第二个借口——我不应该寻求反馈,同样也是毫无根据的。一项研究显示,有83%的杰出领导会定期寻求反馈,相比之下,糟糕的领导中只有17%的人会这么做。[25]通过寻求批判性的反馈,我们会在社交和职场方面都受益。[26]这样做的领导工作更高效,不仅上司这么认为,同事和员工也是如此(有趣的是,那些主要寻求积极反馈的领导却被认为工作效率不高)。不出所料的是,有将近3/4的自我意识独角兽称自己有一套积极的策略,可以从讲真话的人那里获得信息。因此,如果我们效仿独角兽,鼓起勇气行动,就会提高自我洞察力,获得关于自己如何改善的新视角。

鸵鸟思维的最后一个借口也许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我不想寻求反馈。即使没学过组织心理学的人也知道,反馈可能是令人痛苦的。尽管人们脑子里清楚它的巨大价值,但还是会感到害怕,因为反馈可能就是难以下咽的苦药。纵观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举行过数百次演讲和工作坊活动。时至今日,每当坐下来看观众的评估时,我的内心还是会忐忑不安。我确信你肯定了解这种感受,内心的恐惧感突然来袭。比如你要和老板一起进行绩效考核,坐下来参加婚姻咨询会,或者与朋友或同事发生争执后第一次坐下来聊天,你都会有这种感受。

既然大多数人都害怕反馈,那么自我意识独角兽听到反馈时的轻松反应应该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对吧?事实证明,自我意识独角兽和我们的反应是一样的(尽管有着神秘的绰号,但他们终究还是人)。一位销售主管(自我意识独角兽)打趣地说道:“你在开玩笑吗?我讨厌别人说我不完美!”但让自我意识独角兽真正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克服了恐惧感、抵制情绪以及脆弱心理,无论如何都要接受反馈,继续前行。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曾说过:“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比较之后发现有别的东西比恐惧更重要。”在这里,这个“别的东西”就是洞察力。

很明显,陷入鸵鸟思维,对外在自我意识而言是个极其危险的阻碍。但这一阻碍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不必坐等反馈找到自己,冒着受到意外打击的风险,或(更糟的情况)将头埋进沙子里,而是可以选择学会依靠自己来了解真相。让我们看看下面三种可付诸行动的方法。(附录M有助于你进行快速评估,了解目前自己寻求的反馈有多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低增长社会: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危机的应对之道 1分钟物理 深度营养:为什么人类的基因需要传统饮食 获客 叛逆天才:拒绝一颗盲从的心,让自己闪闪发光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女主她超可爱 女尊之夫郎是只鬼 女尊之科举宠夫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