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真相与错觉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真相与错觉

自我意识独角兽

书籍名:《真相与错觉》    作者:塔莎.欧里希
推荐阅读:真相与错觉txt下载 真相与错觉笔趣阁 真相与错觉顶点 真相与错觉快眼 真相与错觉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真相与错觉》自我意识独角兽,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7月3日清晨,中校史诗般的战役终于打响。敌人派出了700多人的大部队,负责指挥的是之前冲突中被杀的一名童子军同父异母的兄弟。这支部队分三路包抄了不堪一击的堡垒。敌军来势汹汹,但中校仍然相信自己手握胜券,就像上一次那样。

敌军凭借森林的掩护迅速出击。中校的部队所处的位置完全没有设防,士兵只能不时从战壕中探出身子予以反击,乱射一通。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没能击中敌人。事情看上去已经糟糕透顶时,一场大雨倾盆而下,中校建的堡垒变成了泥坑,弹药武器全被雨水浸泡。

战斗仅仅持续了一天,中校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敌军的死伤人数加起来也不过30人,而中校却有100名士兵倒在血流成河的泥泞草地上,死伤惨重。7月4日,中校宣布投降,用一种他不懂的语言签署了一份文件(这一做法意味着他无意中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折磨他数月)。

中校带着战败的队伍返回时,还要忍受最后的羞辱。敌军在离开时疯狂抢掠战利品,对此中校无能为力。从这场战役中死里逃生之后,这支部队被分编为10个小队。中校没有接受降职为上尉的处罚,选择了离开。

关于这场尴尬的战役和这位无药可救、自欺欺人的中校,有些事情我还没有说。那年是1754年,战役就在大梅多斯市发生,位于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州。这名中校不是别人,是乔治·华盛顿。在“必需堡”发生的事很快引发了“七年战争”(1756—1763)。正如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所写的:“一个年轻的弗吉尼亚人在美国边远地区射出的子弹,(将会)点燃全世界的革命热情。”这是华盛顿第一次向人投降,也是最后一次。

众所周知,华盛顿是英勇的将军、杰出的政治家和美国国父,因此,人们对这位了不起的开国元首22岁时的鲁莽之举着实感到震惊。但这种对比恰恰是问题的关键:尽管后来他成为聪明内敛、有自知之明的政治家,但他最初是自命不凡又缺乏自知之明的。正如历史学家W.W.阿伯特所言,“的确,华盛顿的传记记录的就是一个男人塑造自我的故事”。[30]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一塑造过程,就会发现许多线索,进而了解一段成功的自我意识塑造路径究竟是什么样的。

“华盛顿1.0”看不到自己的缺陷,或者看到也不愿承认,“华盛顿2.0”却醉心于找寻这些错误。[31]“我能忍受那些批评的声音,不管是不是我犯的错,”他说,“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同,你必须要这么做。”[32]“华盛顿1.0”对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毫不关心,“华盛顿2.0”会“研究(那些重要决定的)每一方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33]“华盛顿1.0”看重梦想、轻视现实,“华盛顿2.0”相信“用我们的实力说话,而不是用梦想说话”。[34]“华盛顿1.0”因为自己妄自尊大而遭遇“滑铁卢”,“华盛顿2.0”却将自己的理想同谦卑、服务大局结合在一起。比如,当国会选举他为总统时,他谦逊地说道:“我深知人民交给我的这项任务非常艰巨,深感自己履职的能力仍有欠缺……我能承诺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我会投入百分百的热情来完成这份使命!”[35]

重点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包括职场人士、父母、老师、学生、艺术家,他们经历了与华盛顿相似的自我意识的转变过程。过去三年,我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些与众不同的人: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有了极为显著的提高,所有艰辛经历最终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些人的故事。

然而,研究这些人并非我的初衷。研究开始时,我和团队成员回顾了能找到的所有与自我意识相关的研究之后,我决定采访数十位拥有高度自我意识的人。我的理由是,如果我能了解到他们当时在做什么,便能参透其他人的成功秘诀。但随后我便陷入了僵局,回想起来,我本应预料到这一点。事实证明,采访那些天生拥有自我意识的人,以及那些一直拥有自我意识的人,至少成年之后一直如此的人是毫无意义的。我询问那些受访者,保持自我意识要做些什么,他们只是说“我不知道,我猜我只会尽量反思一下自己”,或“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这么做了而已”,抑或“大概天生如此”。

突然,我灵光一现:想要解密自我意识,我不应该找那些天生便拥有它的人。相反,我应该去找那些在成年后培养了自我意识的人。

在我们开始寻找这些擅长提高自我意识的对象时,我和我的团队决定采用严格固定的统一标准。第一,他们必须同时拥有内在和外在两种高度的自我意识,这要由他们自己和其身边的朋友评估。第二,他们进入成人世界之初,只是拥有低到中等程度的自我意识,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提升,其水平同样由他们自己和其身边的朋友评估。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调查对象进行考察后,我们团队最终确定了50个符合前述两个标准的人。[36]我的研究助理戏称这50个人为自我意识独角兽,这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他们这类人少见又特别,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相信他们的存在!这些自我意识独角兽来自各行各业。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很难被归类,在所属行业、勤勉程度、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民族或其他任何人口学特征上,没有任何模板可以参照。他们中有职场人士、企业家、艺术家、学生、老师、全职父母、公司管理者(甚至包括一位全球十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等。这一多元化的团体有两个共同点:他们都认为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在生活中都会不遗余力地发掘和提升自我意识。

为了帮助你进一步了解自我意识独角兽究竟是什么样子,让我给你讲讲我与其中一位初次见面的情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逻辑 低增长社会:保护主义与反全球化危机的应对之道 1分钟物理 深度营养:为什么人类的基因需要传统饮食 获客 叛逆天才:拒绝一颗盲从的心,让自己闪闪发光 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女主她超可爱 女尊之夫郎是只鬼 女尊之科举宠夫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