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英雄无名阎宝航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英雄无名阎宝航

十一 虎口余生疾呼抗日(2)

书籍名:《英雄无名阎宝航》    作者:王连捷
推荐阅读:英雄无名阎宝航txt下载 英雄无名阎宝航笔趣阁 英雄无名阎宝航顶点 英雄无名阎宝航快眼 英雄无名阎宝航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英雄无名阎宝航》十一 虎口余生疾呼抗日(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九一八事变后,短短几天时间,流亡北平的东北爱国人士和青年学生分别成立了两个群众组织:一个是由流亡北平的东北学生和原北平读书的东北学生组成的“东北同学抗日救国会”,一个是高崇民、陈先舟在潜出沈阳途中与聚集于锦州、沟帮子一带的东北爱国人士、青年学生、东北军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抗日救国会”。大家经过热烈讨论,一致同意把流亡锦州、北平两地的原辽宁省各法团、各反日团体领导人及青年学生、各界群众所成立的三个团体,即“东北同学抗日救国会”“东北同乡反日救国会”,“抗日救国会”联合成立一个组织,最后大家商定,这个组织就叫做“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参加25日讨论的唯独缺少杜重远。大家非常担心他的安全。阎宝航也在焦急地期盼着杜重远的到来。杜重远来了,大家好一起往见张学良。

“事变发生时,余适因事未在省城,接阅号外,始知辽城陷落,当时精神上之刺激,非笔墨所能形容。因念所办瓷业公司向为倭人所嫉视,益以我年来排日甚烈,更为彼等所切齿,今如贸然回省,实不啻飞蛾投火,自寻祸患。然转念六十万血汗,五百口员工,皆唯余一人付托是赖,倘公司不幸而遭摧毁,固若天灾,无可抗逆,假如公司未被蹂躏,人员未尽散失,我独远避,将何颜以对股东,以见同人?于是决意冒险归省。”幸遇此时来沈的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公权,并得其协助,代其去肇新公司往见全体员工,杜本人在张的劝说下,迅速逃离虎口。乘火车抵达天津。他便装下车,本想在平津地区从事抗日工作,以号召国人。因身体患病,住进天津医院,一时不能到平。26日,阎宝航和卢广绩、王化一来到协和医院看望张学良。

此时,张学良大病初愈。由于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未加抵抗,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沈阳及其东北广大地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纷纷对他进行指责,称他是不抵抗将军。张学良内心痛苦,情绪十分低落。当他看到这些慕僚和朋友安全抵平,十分高兴,便和他们攀谈起来。

在问候张学良的病情、医治情况后,张学良关切地询问他们脱离虎口的情景。阎宝航介绍了他耳闻目睹事变后沈阳街头的惨景和日本人的凶残。初别故土的阎宝航,这时候痛苦和愤恨一起涌上心头。他说,南京不抵抗,我们东北军也应抵抗。故土沦丧,亲人被困,几十万难民流亡关内,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凄凄惨惨,这责任由谁来负?他越说越激动,又说,军人不能为保家卫国尽职尽责,眼睁睁地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本人,使三千万家乡父老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分明是对国家民族的犯罪!他希望张学良不能做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张学良见阎宝航是批评自己,大为动容,他大声嚷道:“我不抵抗,不爱国,对不起家乡父老,我引咎辞职,让你们来干!”

阎宝航本想说服张学良,振作精神,发动东北军不抵抗日寇侵略。结果,不但没有说服他,反而弄得很不愉快。张学良抱住不抵抗命令不放,他无可奈何,精神上十分苦闷。

阎宝航脱离虎口后,一直挂念留在教会的高素桐和他的孩子们。他走时,高素桐已怀七个月的身孕,她们在教会躲闭会不会发生危险呢?在离开家那天,他告诉高素说他要回来接她们走的,没想到会不辞而别。日本人占领沈阳会不会去寻找她们,她们会不会落入魔掌呢?

九一八事变后,高素桐带着孩子们一直在教会躲避。在那十几天里,她们通过来教会的外国人得知一些消息。他们听说,在基督教青年会门口,日本人贴有一张5000元悬赏捉拿阎宝航的布告。她还听说,日本当局放风,“抓住阎宝航的家属给5000块大洋,把他的家属就像烧鸦片那样接到小河沿,倒上火油点天灯!”连教会的牧师也开始担心起来,生怕日本人闯进来抓走阎玉衡一家,坏了教会的名声。倔强的高素桐正在准备带孩子们离开教会回海城老家时,这天傍晚,教会来了一位五十多岁左右的人。他一见高素桐,就声称要送他们一家逃离沈阳。

来人向高素桐自我介绍说,他姓赵,是钟表店的老板。他说,我认识阎会长。他是个义士,挺身而出,烧过日本人的烟,很了不起!为咱们中国人争过光。我听说日本人正在抓你们,我就到处打听,寻找你们的下落。我跑了好多地方,没能找到。后来我一想,阎会长是信基督的人,和基督教会一定很熟悉,阎会长走了,他的家或许能在教会里。真是天意,让我找到了你们。高素说,赵先生,我没有职业,又带这些孩子,找不到老阎怎么办?遇到危险怎么办?这不是拖累你么?赵老板说:“我在天津、北平都有分店,万一找不到阎会长,你的孩子我来供养。鬼子要杀你们,在教会躲避也不是长久之计。再说,咱们是中国人,不能叫教会这些外国和尚看笑话。你们准备一下,今晚上皇姑屯只有最后一趟通北平的火车了,不能再耽搁了。”

阎宝航同张学良发生言语冲突之后,对张学良仍然抱着不抵抗命令的精神状态感?失望。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吴耀宗曾把他接到青年会去住了几天。吴耀宗认为,大势已去,家乡沦丧,不堪回首,便挽留他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做事算了。此时,在上海海关任职的老朋友丁贵堂通过北平基督教青年会请阎宝航去上海海关工作。他的一些同事也都劝他说,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在安全之地仍有事情做,也算是祖宗有德了!有的问他,你们东北那个少掌柜(张学良)是否是“此间乐,不思蜀耳?”有的劝他,依靠东北这位张少帅实现复土还乡的愿望,恐怕是天方夜谭了!

起初,阎宝航认为,在家乡沦丧的情况下,一个沦落之人,异地供职,本在情理之中。况且,主帅精神萎靡,一个小小的人物何谈成就复土还乡大业!可是,他又不同意对少帅“此间乐,不思蜀耳”的议论和评价。

阎宝航认为,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丢失了东北,全国上下一片哗然,纷纷对他进行谴责,称他是不抵抗将军。“此间乐,不思蜀耳”确实引发他思考了许多问题。汉卿是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人,他怎么能忘记这一点呢?

在那些日子里,阎宝航几乎天天可以听到张学良在接见东北籍旅平学生、东北军下级军官们所作的保证:

我姓张的如果有卖国的事情,请你们将我打死,我都无怨。大家爱国,要从整个做去,总要使之平均发展。欲抵抗日本,必须中国统一;如果中国在统一的局面之下,我敢说,此事不会发生。我如有卖国行为,你们就是将我的头颅割下,也是愿意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祈念守护人 沉默的巡游 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你的第一个1000万 财务自由之路:3年内让你的个人资产翻一番! 财务自由之路:欧洲巴菲特为你量身定制的投资组合体系 财务自由之路:人生赢家的30条法则 女人一旦了解理财投资操作,比男人多赚5% 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 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