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台湾岛上的一出出闹剧1

书籍名:《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作者:咏慷
推荐阅读:一江山登陆大血战txt下载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笔趣阁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顶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快眼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台湾岛上的一出出闹剧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正当人民解放军在浙江东部沿海调兵遣将,集结陆、海、空军的精锐部队,准备向大陈列岛发起攻击时,蒋介石一伙却忙于在台湾岛上演了一出政治闹剧,大搞所谓的“总统选举。”

1949年5月,蒋介石乘坐“太康号”军舰,隐处在舟山岛的定海,指挥汤恩伯军守卫上海,一面秘密地抢运黄金,一面谋划夺取“远东斯大林格勒的大胜利”。

5月25日,陈毅率第三野战军攻入上海,完成了对吴淞口的合围,蒋介石眼见败局已定,便乘“太康号”军舰仓皇逃到澎湖,6月1日,再从澎湖马公坐飞机抵达台湾高雄。

当飞机降落在高雄机场后,这位被空前溃败震惊得失魂落魄的“在野总统”,面对着扑朔迷离,波诡云谲的台湾政局简直不敢下飞机,直到他当日爱将、台湾防卫总司令孙立人登机面报“这里都是自己人”后,才跨下舷梯,数日后,转入台北草山第一宾馆居住。

在宾馆驻足下来,一听说此处名曰草山,蒋介石便大为光火,认为有讥讽他“落草为寇”之嫌,遂下令改草山为阳明山。后来他的总统官邸,也就改称阳明山官邸。

这个改名也是从曾国藩身上学得的。曾国藩晚年在湖南曾借隔世同乡,反清大儒王船山之名来自我标榜,这一回,蒋介石也将明代大理学家王阳明的大号拿过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尽管蒋介石对草山二字讳莫如深,但民间却一直仍称草山,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当年的圣诞节,蒋介石隐居在台中的日月潭涵碧楼里“持志养气”,谋划复职总统和“复兴党国”的大计,时值岁末年终,黄昏时刻,他独自步出涵碧楼,在潭畔徘徊,眺望碧波如镜的潭水,凝眸残阳似血的苍烟落日,胸中自不免涌起一层英雄末路,时不我与的悲怆。在惆怅情绪袭来时,他忽然兴起到日月潭垂钓排遣忧虑的念头。随侍在侧的长子蒋经国当即吩咐侍卫安排钓船,让其父去享受一回“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雅趣。

孤舟在潭中随波轻荡,钓竿低垂在湖水上面,不经意间,忽觉钓丝蠕动,浮标沉坠,他意识到鱼儿已经上钩,便沉住气,稍等了一会儿,然后用力一拉,眼见那钩丝绷得更紧,浮标急速下沉,他急忙收竿,一条五尺长的大鱼在狠命挣扎中被拖出了水面。国民党当局从大陆逃到台湾,也真度过了一段极其困难的时期。台湾原有人口400万,一下子又压上400万,于是几乎是住没有住的,吃没有吃的。他们就发动人们开荒种地,哪怕门前、路边的一小块儿、一小条儿空地,也要种上粮食、蔬菜,一年可收四季,或是养上鸡鸭……

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后,虽然从李宗仁的手中硬抢回来了“总统”的权杖,重新“复位”。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法统”的问题。按照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时期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第47条的规定,“总统”任期6年;第26条规定,“国民大会”于每届总统任满之前90天集会,进行重新选举。蒋介石充任国民党行宪以来的首任总统是在1948年5月20日,按照这个时间推算,第二届“国民代表大会”应当在1954年3月29日之前召开,选出第二届“国大代表”和新一届“总统”。然而,此时此刻,蒋家小朝廷的“政令”只能勉强及于台、澎、金、马等几个小海岛,地域的局限性非常大,如何选举出第二届“国大代表”,成为让蒋介石十分头疼的事情。如果仅从现在国民党军占有的几个小海岛上选举“国大代表”,显然是无法代表整个“中华民国”的,蒋介石又怎么能够再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呢?

随着选举日期的日益临近,蒋介石愁眉紧锁,绞尽脑汁,也没有能够想出一个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办法。

在蒋介石的庭院里,环绕一圈的香樟、丹枫、白皮松、青檀、银杏、高山榕等拉扯出一道浓阴蔽日的绿色围屏,让这座豪华官邸同外面的尘嚣世界完全隔离开来。那片绿茵如洗的草地,像织女巧手编织出来的一幅大地毯,从官邸台阶边沿平平展展地延伸到了参天大树的绿色围屏跟前,使整个庭院恰似一只碧色琉璃盘。在琉璃盘靠近官邸门廊处,安放着一张用台湾白藤编织成的大躺椅。那些天,蒋介石在做完早祷“功课”之后,常爱只身踱进这座空阔宁静的庭院望着参天大树深情凝睇一番,便在白藤椅上躺下,让大脑畅游在遐想的天地间。

他在躺椅上轻轻挪挪腰肢,调整一下躺卧的姿态,舒缓地呼吸几口草地上荡漾的新鲜空气。空气中充满了负氧离子的清新、湿润,还混合着海风带来的几分咸味,好像山涧流淌着的一泓泉水,汩汩地流入了他的心脾,透析着他的骨髓,使他整个身心都轻盈地进入了“花开花落由它去,云卷云舒任自由”的静气之中。

这也是蒋介石从曾国藩身上学到持心养性的一大功夫。曾国藩在行军作战或者署理朝政大事时,逢到决定存亡祸福,胜败荣辱,宦海浮沉的重要关头,总是独处一室,焚香静坐在帐中沉?默想,来对自己的进退行止作出乾坤一掷的最后抉择。蒋介石平生心仪曾国藩,除了爱将“曾文正公家书”馈赠亲信将领,教诲子侄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地实践曾国藩“每逢大事有静气”的风范。在这上面,他有别于曾国藩的地方是不再在帐中焚香静坐,而是寻找名山胜水的园林中去“悠闲消虑”。大陆时代,他酷爱浙江的莫干山,江西的庐山,重庆的凤凰山林园,退居海隅后,便以高雄的寿山,桃园的角板山和台中的日月潭来取代,尤以台中的日月潭,对他影响特大,感受最为深切。

后来,果然有他手上豢养的一帮政客、谋士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根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第1条的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议,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第39条或第43条所规定程序之限制。”为此,“总统”可以根据“紧急处分权”和“行政院”的建议,以“戡乱”尚未结束为由,批准在大陆期间选出的第一届“国大代表”继续行使职权。这样就解决了“国大代表”的省籍和代表性的难题。

蒋介石一听,连声叫好,当即下令批准第一届“国大代表”继续行使职权至下一届“国民大会”“依法”召开之日。既然蒋介石“反攻大陆”无望,“戡乱”永无休止,第二届“国民大会”何日召开就成了一个未知数。如此一来,跟随蒋介石跑到台湾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们的任期,也就从6年一任或3年一任改为“终身制”。台岛居民对蒋介石的这一措施非常不满,讥讽这些代表为“万年国代”。

解决了“国大代表”的任期资格,新的麻烦又来了,这些“万年国代”跟着蒋介石跑到台湾的毕竟是少数,把所有在台湾的“国大代表”都凑集到一起,也远远不够开会和选举的“法定”人数。这时,又有幕僚出主意说,可以让大法官修改“选举法”。蒋介石依计而行,分别下令颁布了“国民代表缺额补充办法”,要求原“国大代表”及候补“代表”限期向“内政部”报到,逾期不报而行踪不明在3年以上者,将被取消“代表”资格。经此措施,大陆时期选举出的3045名“国大代表”有1643名报到,超过了半数。

但这1643名“代表”并不都不居住在台湾,有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香港和海外,很难保证他们都能出席会议并在选举“总统”时投蒋介石的票。在蒋介石的授意和操纵下,“终身立法委员”们修改了“国大代表大会组织法”,将第8条中的“开议人数须半数”改为“三分之一”。这样一改,就可以保证蒋介石连选连任了。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幕后操纵和准备,蒋介石认为万事俱备,遂下令于1954年2月19日在台北举行“国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关于正副“总统”的人选,蒋介石早已内定好了。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于2月15日召开会议,决定蒋介石与陈诚为国民党正、副“总统”候选人。为了以示民主,蒋介石还效仿西方政党的提名方式,示意国社党也提出正副“总统”候选人来与他“竞选”。国社党明知提也没用,但不敢拂逆蒋介石的旨意,只好推出老同盟会会员、前司法部长徐傅霖为“总统”候选人,“监察委员”石志泉为“副总统”候选人,去为蒋介石的“民主选举”做点缀和陪衬。后来,又有无党派人士莫德忠参加“总统”竞选、王云五参加“副总统”竞选。但这两个人只是中途凑凑热闹,还未等正式选举就宣布退出了。

1954年3月17日,“国民大会”举行“总统”选举,投票结果,蒋介石得1387票,徐傅霖得172票,都没有得到出席会议“代表”的半数以上的选票。按照修改后的“选举罢免法”第四条规定,需进行第二轮投票。第二次投票的结果乃在人们意料之中,3月22日,蒋介石以1507票当选为“总统”。随后举行的“副总统”选举又重复了“总统”选举的这一幕,陈诚也顺利当选。预定在5月20日举行正副“总统”就职宣誓仪式。

再次当选上“总统”后,蒋介石长长舒了口气,但他的心情并不轻松。

早在1953年11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时,国民党集团就向他提出了与美国缔结防御条约的建议。1954年5月,美国国防部长查尔斯·威尔逊访台,蒋介石又提出此事。然而,“热脸贴上了冷屁股”,两次都没有获得美国政府的响应。

最近,又从大陈列岛接二连三地传来了危急的警报。自从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凭第六感觉,意识到这意外的惊喜正预兆着新的一年里将有好运降临,它是上帝的赐予。否极泰来,为时已近。但美国却一直不断地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要他放弃距大陆较近的大陈、金门等岛屿,以便集中兵力保卫台湾。

蒋介石拒绝了美国人的建议,执意不肯从这几个沿海岛屿上撤兵。尤其是大陈岛,位于台湾正北,位踞台湾海峡北部的咽喉地带,放弃了大陈岛,台湾岛的安全堪虞。

正当他为这个问题焦急难安时,《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记者来访,蒋介石灵机一动,便向这位记者强调提出:“……应该把美国和南朝鲜的共同防御条约扩大到台湾……”

他想利用美国记者的笔来向美国新总统艾森豪威尔“投石问路”。

然而,蒋介石同记者的谈话见报后,并不见美国政府方面的一丝动静。他于是进一步指示外交部长叶公超召见美驻台大使兰钦,将一份拟出的“双边条约草案”交给兰钦,请他将这份条约草案转送美国国务院。兰钦立马对叶公超说:此事要想尽快取得效果,最好由台湾驻美大使直接与美国国务院交涉。兰钦虽然没有接受转递条约草案的任务,但凭着外交官机敏的嗅觉,他知道这个情报是耽误不得的。美国国务院当然很快便得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国务院的反应还是平静如水,纹丝不动。经过两次试探,蒋介石发现美方采取不冷不热,既不接受又不拒绝的态度,到当年10月间,便命驻美大使顾维钧将这份双边条约草案正式递交给了美国国务院。此后不久,国务院官员与顾维钧开始了正式会谈。

顾维钧同美国国务院高官的秘密会谈,可谓一波三折。美方对于在台湾海峡搞共同防御,对中国大陆进行军事包围和封锁,当然表示有兴趣,不过,要签约,必须剔除一个障碍,那就是条约的适用范围问题。美方认为条约只适用于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金门、马祖、大陈列岛等大小离岛不能包括在内,而且在秘密文件中还要明确规定:美国的防卫义务只限于台、澎,蒋军针对大陆采取的任何军事行动都要事先征得美国的同意……

蒋介石同患难与共的核心人物行政院院长陈诚,还有外交部长叶公超、国防部长俞大维一起对美国这个签约的“底线”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一生玩人,却从不被人玩”的蒋介石,一眼便看穿了这条底线后面的底线,看清了美国人的真正用心。

美军只“协防”台湾本岛和澎湖地区,而金门、马祖、大陈诸离岛不在协防范围之内,美国的意图何在?这就是说,美国军队进驻台湾本岛,将台湾澎湖置于美军“保护”也就是“控制”之下。“本岛之外的各个离岛,不在美军协防范围之内”,这就是说,一旦共军进攻金门、马祖、大陈诸岛,美军不会出兵,不肯卷入台湾同大陆爆发的战火之中。而上述各个离岛一旦被共军攻占后,本岛便成了美军控制之下的一座孤岛,成了美国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台湾的生存权力便完全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他,堂堂“中华民国总统”便成了一个孤岛之君,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得听命于白宫,自己便成了被别人玩弄的一个附庸。积二十多年同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他深知美国外交政策最根本的中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美国本身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一切都是以美国本身利害为转移的。杜鲁门当年“弃台”,同北京保持暧昧关系的那段痛苦历史,是他刻骨铭心,永难忘记的。他明白,一旦风云变化,美国承认大陆毛泽东政府,他这位孤岛之君便将成为谈判桌上的一个筹码……这是隐藏在这段外交文字背后的一个陷阱,他不能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似的来对应了。

在这慧眼独具的认知下,他同陈诚、叶公超、俞大维商定了对应之策:命令顾维钧向美方提出,台、澎同沿海岛屿应为一体化。务求美方把沿海岛屿纳入“共同防御条约”之中。

顾维钧很快便把谈判结果报回台湾:美方立场不可动摇。

蒋介石面授叶公超:“密电顾大使,我方之对策不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