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传记回忆 >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增加农民收入”到“小城镇大战略”

书籍名:《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作者:成思行
推荐阅读:一个记者能走多远txt下载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笔趣阁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顶点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快眼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增加农民收入”到“小城镇大战略”,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

——江泽民

抗战时在家乡河北玉田农村当过儿童团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又到塞外延庆参加“四清”运动当过工作组长,艾丰对农村和农民是熟悉的。

自从1983年4月专访费孝通教授,写了《小城镇是个大问题》,艾丰迷上了钻研新时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至今,在这方面发表了10多万字的论述。其中,为中央决策层采纳的有“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大战略”等建言。

“增加农民收入”写入中央文件

艾丰对“三农”工作的第一个贡献,就是较早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1993年,中央筹备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主管部门希望《人民日报》就农业问题写一篇社论,任务落实到经济部撰写。艾丰感觉脑子比较空,写点陈词老调的概念化的东西,他不甘心。于是艾丰找来副主任吴长生,请他带几名记者,到全国农村去跑一圈,调查一下农村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以便使即将要写的社论更贴近实际,更有针对性。

六名记者在下面跑了一个星期后回来汇报,说的大都是一些老情况。艾丰说:“这些我们都知道了,有没有新鲜的?”

吴长生说,他在山东桓台县一个村口,碰见一位正在纳鞋底的老太太,就问:“老大娘,咱们农村缺什么呀?”老太太想也没想,一拍衣兜,说:“就缺钱!”

艾丰一听这话,眼前一下闪亮了。他说:“这太有意义了!行了,咱们这篇社论可以写了。这个老太太是最高明的经济学家,三个字就把中国的农村工作和整个经济工作的要害说清楚了。多年来我们只抓产量,而不抓收入。抓产量是计划经济,抓收入才是市场经济。‘就缺钱’,人家说得够清楚,一点都不含糊,而且非常简明。”

艾丰主持撰写了社论《为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发表在1993年9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社论鲜明地提出: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村工作中一件处于中心位置的大事,而且是涉及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的一项综合性工程。”“保证农民收入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年年有所增加,是一件大事,它关系到党和农民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的巩固。”

有研究者指出,这是我国最早突出提出农民收入问题的文章。

1993年11月8日,艾丰又撰写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让农民手里的钱多起来》。文章进一步指出,所谓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是增加现金收入。钱少,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也是农村各种矛盾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

1994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本年度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江泽民在会上讲话,明确提出了本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特别强调了需要立即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一是保证粮、棉、油和“菜篮子”的生产和供应;二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及时处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四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199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把“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今年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列为重点工作。

艾丰的这两篇文章,明确要求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点到了我国农村工作的要害。“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时代的流行语。

值得一提的是,社论《为增加农民收入而努力》谈到:“农村是广阔的市场,农民是工业品最大的主顾,农村购买力的变化,将影响到工业市场的兴旺,进而影响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不仅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对国民经济全局,对整个国家现代化的进程,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表明,艾丰已经充分注意到“二元结构”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症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 决策大脑 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