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耶稣的真实王朝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耶稣的真实王朝

行踪不明的岁月(3)

书籍名:《耶稣的真实王朝》    作者:詹姆斯·泰伯
推荐阅读:耶稣的真实王朝txt下载 耶稣的真实王朝笔趣阁 耶稣的真实王朝顶点 耶稣的真实王朝快眼 耶稣的真实王朝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耶稣的真实王朝》行踪不明的岁月(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耶稣是木匠吗?

如果问:“耶稣是做哪一行的?”大家都会答:他是木匠。或者至少会答:他是木匠的儿子。我们往往以为《新约》里必然有十几二十个章句能证明此一事实。会这么想,其实只来自《马可》的一句话,乡人在看到耶稣的时候纷纷说:“这不是那木匠吗?”(6:3)《马太》把它改成“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13:55)英文本之中用木匠(carpenter)这个字,最早可以上溯至1526年的丁道尔(WilliamTyndale)译的《新约》,但这个字是误导的。

希腊文本用的tekton比较属于通称,意指“筑造者”。这个字可以包括从事木匠业的人,但是,在公元1世纪的加利利应该是指石匠。公元2世纪写成的《雅各原始福音》说约瑟是一位“造房子的人”。那时的房子和建筑物都是石头造的。木材用得很少,大都是造屋梁和门用,因为木料在崎岖的巴勒斯坦地形中是稀有的。耶稣传道时常引用石材建筑的比喻来说明意思。他说过的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是,一个聪明的人盖房子时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盘石上(《路》6:48)。他显然接触过造屋业,很可能就是从事某种凿石工程的。

多少世纪以来的宗教绘画中,常见到耶稣与父亲在自家的“木作坊”中愉快并肩工作的不实景象。这与我们所知的古代加利利的艰苦日常生活相去甚远。那时的残酷社会实况是富人越富,劳动沉重的穷人大众就越来越多。在那样的环境背景中,希腊字tekton其实类似做散工的人。那时候没有工会组织,也没有“蓝领”工资。所谓tekton,首要的意思是没有地产的、有工就做的、工作不固定又没有安全保障的人。这种流动散工只能靠一天赚两三个苏斯特斯(sesterce,铜币)糊口──这种工资几乎不够养一名奴隶。3有“自由”的散工生活其实比城市里的奴隶还不如。因为奴隶的基木食宿需求是由主人供应的。在古罗马文化中,工匠行业的地位和奴工近似,是低下阶层的人做的苦力工作。希腊诗人索福克勒斯(Sophocles,496-406B.C.)曾经对某个叙述他父亲是tekton的人特别表示反感,似乎这是会降低他社会阶级的事。索氏写道,他父亲也许用过这类工匠为奴,但他父亲本人绝不是这种人。

有关耶稣社会地位的这种尴尬处,可以从《马可》叙述乡人的指指点点中看出来,乡人似乎是在说:“这不是那个我们都认得的打零工的吗?──就是那个马利亚的私生子嘛。《马太》把这种态度做了微妙的修改:“这不是tekton的儿子么?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么?”《马太》觉得身为一名tekton的“儿子”不是多么可耻的。按《马太》的描绘,耶稣生来就是“王”,不受他父亲职业的影响。《马可》所知的却是比较原始的传述。我们从这里再次看见《马太》是如何频频修订《马可》的,《马可》虽是《马太》的主要所本,《马太》却在修改中反映了后来神学上尊崇耶稣的观点。

一家之长

我已经指出,马利亚的丈夫约瑟在所有的记录中都神秘地退场不见了。按经外传说,他的年龄比马利亚大很多,极可能是在耶稣十几岁的时候过世了。他有可能是马利亚在耶稣之后生的四男两女的父亲。他也可能未生下子女就死了,他的兄弟革罗罢才是下面六个孩子的父亲。如果是这样,革罗罢的年纪也比马利亚大很多,可能也在孩子们都还小的时候就死去了。这方面的细节,我们实在无从确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