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耶稣的真实王朝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耶稣的真实王朝

不同父亲的子女?(4)

书籍名:《耶稣的真实王朝》    作者:詹姆斯·泰伯
推荐阅读:耶稣的真实王朝txt下载 耶稣的真实王朝笔趣阁 耶稣的真实王朝顶点 耶稣的真实王朝快眼 耶稣的真实王朝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耶稣的真实王朝》不同父亲的子女?(4),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加上这一层信息,就开始看出另一幅史实上连贯的图像轮廓。耶稣生父不详,他不是约瑟的儿子。约瑟死而无子,所以,按犹太律法,“革罗罢”或“亚勒腓”成为他的“接替者”,娶了他的遗孀马利亚,也就是耶稣的母亲。他生的第一个儿子雅各,即排行仅次于耶稣的,依法在耶稣死后被称为“约瑟的儿子”,传约瑟的名的人。按这样看,耶稣有四位同母异父的弟弟,以及至少两位同母异父的妹妹,都是马利亚与这另一位父亲生的。

这是凭证据重建的一种有些许可信度的说法。其中仍有我们不可能确定的地方。革罗罢在整个《新约》里只提到了一次(《约》19:25)8假如他与约瑟两兄弟的年纪都比马利亚大很多,耶稣成年的时候,他俩可能都已不在人世。约翰记述到身为长子的耶稣将死之前,把母亲托给“他所爱的门徒”照顾,却不说出这门徒的名字(《约》19:26),这又是一个证据。我在后文中将证实,这位门徒极可能是家中排行仅次于耶稣的雅各。现在姑且不论“所爱的门徒”是谁,耶稣会托人照顾母亲,显示这时的马利亚是孀居的。我们应当记住,四福音书是在耶稣死后三四十年写成的、以神学为宗旨的耶稣的故事。其中讲到耶稣的家庭时,有许多地方没交代清楚,也有些事情似乎是福音书作者刻意隐而不提的。我们看过,《马可》保留的数据会被《马太》与路加修改或移除。约翰知道的事实比他愿意明讲的要多。这些情况背后的原因,会在我们抽丝剥茧说故事中渐渐明朗。这确实是政治阴谋与宗教权术纠结的一个故事,其中的利害关系注定会影响这世界最大宗教信仰的未来。

我们可以大致确定的是:约瑟不是耶稣之父,马利亚从不知名男子怀孕,按社会常规属于“不合法”。耶稣有四位同母异父的弟弟和两位同母异父的妹妹,弟妹们的父亲是约瑟或革罗罢。耶稣30岁时肩负家长之职,为弟弟们造就一个极重要的任务,诸弟也继他之后,奠立犹太人心目中复国弥赛亚的王朝,这个王朝注定要改变未来的世界。耶稣的这个家庭是耶稣王朝的基石,这个王朝差不多已经完全被人遗忘而且边缘化了,我们早该予以正视。与这个家庭有关的各种历史的可能性复原之后,我们有了准备,可以进一步理解耶稣,也理解他如何看待他自信身为以色列复国弥赛亚兼国王所肩负的上帝赋予的使命。接下来我们就要谈到耶稣自己的故事,以及所谓的“行踪不明的岁月”。

注释

1.马利亚永恒童贞的概念是在公元553年的第二次“君士坦丁堡会议”与649年的“拉特兰公会”(LateranCouncil)时确立的。这虽是天主教的确定教义,却从未成为天主教教会无谬误宣告的主题。

2.这叫作“赫尔维狄乌斯观点”,是公元4世纪基督教作家赫尔维狄乌斯(Helvidius)提出,曾受到哲罗姆的驳斥。4世纪初叶的教会历史家优西比乌经常引据早期文献,也提到耶稣“世俗的”兄弟们,当然承认他们是马利亚与约瑟生的孩子。见《教会史》2.23;3.19。

3.这叫作“耶柔米观点”(Hieronymianview),以纪念圣耶柔米(即EusebiusHieronymus,不是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优西比乌.耶柔米乃是捍卫此说的公元5世纪基督教神学家。

4.这叫作伊皮法纽观点,早在公元2世纪的《雅各原始福音》就已出现。

5.《路加》稍后有一则记述到约瑟的故事,是耶稣12岁时在逾越节过后没跟着大人走却留在圣殿里。这一段提到了耶稣的父亲和母亲。但是多数历史学者认为这欠缺史实性,似乎是套用当时传说早熟的孩子令社会贤达惊叹的典型故事(见《路加》2:41-51;比较约西弗斯着《生平》7-8)。

6.娶寡妇制即Levirate,源自拉丁文levir(意即“丈夫的兄弟”)。犹太专家对于《律法书》所指的是死去的兄弟无子女或无子嗣意见不一(见《犹太百科全书》LevirateMarriage条)。犹太教执行此法曾有很长而复杂的历史(见《犹太教百科全书》LevirateMarriageandHalizah条)。

7.这是公元2世纪的赫格西朴(Hegesippus)的记述,他保留了早期有关耶稣家人的一切极重要的传统资料。见优西比乌着《教会史》3.11。

8.《路加》24:18提及一位革流巴,但似乎不是同一人,希腊的拼写方式也不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