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耶稣的真实王朝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耶稣的真实王朝

不知其名的耶稣之父?(3)

书籍名:《耶稣的真实王朝》    作者:詹姆斯·泰伯
推荐阅读:耶稣的真实王朝txt下载 耶稣的真实王朝笔趣阁 耶稣的真实王朝顶点 耶稣的真实王朝快眼 耶稣的真实王朝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耶稣的真实王朝》不知其名的耶稣之父?(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卓越的德国历史学家戴斯曼(AdolfDeissmann)曾于1906年发表短文《潘台拉这个名字》(DerNamePanthera),文中详细探讨了公元1世纪前后各个用到Pantera与Panthera这个名字的碑铭。结果证明这是当时通用的名字,且也是罗马军人特别喜欢用的一个。他举的一个例子很引人注意。这个名字刻在1859年发现的一处古罗马墓地中的一个墓碑上,墓地位于宾格布鲁克(Bingerbrück),在巴特克鲁兹纳克(BadKreuznach)正北16公里处莱茵河与纳赫河(Nahe)交汇的地方。戴斯曼在文中附了一张照片,图中是一个罗马军人浮雕,头颈已断掉不见,脚下是保存得很清晰的拉丁文碑铭:

提比略.朱里亚斯.阿布德斯.潘台拉(TiberiusJuliusAbdesPantera)

西顿人氏,年六十二岁

服役四十年,任第一步兵队弓箭手,葬于此

戴斯曼还指出,这位潘台拉死于公元1世纪中期,是从巴勒斯坦来到日耳曼的。这个名字、这个年代、这个地点放在一起,使我大感兴趣。我于是决定要去看看这个墓碑,找出它被发现的详细经过,以及我能知道的所有相关信息。我曾在不同的书中看到有关这个墓碑的片段叙述,但就我所知,还没有人真正研究过它,大家都只是引述戴斯曼1906年的那篇文章。我觉得可得的数据应该不仅止于此。当然,我连要到哪儿去找这墓碑都不知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戴斯曼1906年提到的巴特克鲁兹纳克那所博物馆,到了2005年还会在吗?

我找到了巴特克鲁兹纳克市的一个网站,发现网站上说该市有一所罗马古物博物馆,叫作罗马厅(Rmerhalle),便开始燃起希望。再看到馆内珍藏包括一些在附近的宾格布鲁克发现的古罗马军人墓碑,我的心跳也变快了。那个“提比略.朱里亚斯.阿布德斯.潘台拉”应该就在其中。

我联络了该馆馆长,并且欣然发现,不但“潘台拉”墓碑安然无恙目前正在展示,而且同一地点发现的另9个古罗马军人墓碑都保存下来了。这些墓碑系宾格布鲁克市于1859-1861年间兴建火车站时意外发现的。起初是由宾市历史学会收藏的,1933年在旧的市立博物馆展示,现在放在新建的罗马厅中。幸亏巴特克鲁兹纳克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馆长告诉我,她现有一大迭档案可以开启供我查阅,都是关于当初发现时的细节,发现物还包括古瓮和古钱币。过了不久,她因为我询问而说起另一项发现,这是馆内的人以前都不知道的。在博物馆后面的仓库里有数十幅老油画,其中一幅是临摹1860年的原作,画的是当时发现古罗马墓地的详细场景。我于是决定跑一趟德国去亲自查看这些资料。

耶稣时代的古墓、骨棺、墓碑文,都令我兴奋莫名,我在以色列也亲身经历了发现之乐。但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料到会为了研究耶稣的历史跑到德国来。我可能不久之后就会站在耶稣家族的一件真实无误的遗物面前吗?这实在有些痴心妄想了,可是考古的世界里再不可思议的事都曾发生过。姑且不论这个潘台拉与古来的“潘台拉之子耶稣”有没有关系,总是值得一探究竟的。

我于2005年夏天飞到法兰克福,又搭一早的西南行火车前往一小时路程外的纳赫河畔巴特克鲁兹纳克市9,一路上都在想这些问题。巴市在古罗马时代是重要的境外基地,周围乡野到处有古罗马遗迹。一般人很容易忽略这个德国边塞在耶稣时代对罗马人有多重要。这儿就如同现代的越南或伊拉克。无数的罗马兵曾被调到日耳曼地区的偏远基地驻守,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于斯葬于斯。然而,这些又与耶稣的父亲有什么关系?

我在罗马厅博物馆有充裕的时间将这些古墓碑拍照、丈量大小,对于提比略.朱里亚斯.阿布德斯.潘台拉的这一个做得格外仔细。我也细读了1859年发现时的报告,慢慢把证据拼凑起来,就有一个惊人的图像浮现了。我渐渐觉得,不能够因为这一位罗马军人可能与耶稣父亲之说有关会唐突了虔诚信仰,就不假思索地拒绝考虑。我应该把所有触及题目的事实摊开来小心检视。

馆藏的墓碑有3个(包括潘台拉的这个)是1859年10月的19、20日发现的,在距离纳赫河约274米的地方。潘台拉的碑铭正式刻出完整全名:提比略.朱里亚斯.阿布德斯.潘台拉。潘台拉是姓,提比略与朱里亚斯是称号用名,显示潘台拉不是原籍罗马公民,而是本来为奴再获得自由之身,因为军功而蒙提比略皇帝(TiberiusCaesar)赐予罗马公民的权利。本来入伍服役需25年才得退伍,潘台拉却以军旅为志业,服役40年至64岁逝世止。因为提比略是公元14年登上罗马皇位的,我们可以假定潘台拉64岁死亡应该是在提比略登基了几年之后,他是刚满22岁的时候入伍,应该是正常死亡的。

阿布德斯是潘台拉的命名。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是将古阿拉姆语的"ebed(即上帝的仆人)拉?化了,这显示潘台拉有闪族背景,甚至可能有犹太教背景,可能是生在犹太地,或是别族改奉犹太教,或是家族是同情犹太教的。他也许本来是犹太人。潘台拉是个希腊名字,虽然碑铭是用拉丁文写的。法国考古学家柯列蒙-贾诺(CharlesClermont-Ganneau)在1891年曾有一项惊人的发现,是在耶路撒冷旧城以北的纳布鲁斯(Nablus)路一座公元1世纪的犹太古墓,里面有一具骨棺用希腊文刻的名字是潘特洛斯(Pentheros),还有这位潘特洛斯的儿子的名字Josepos(即约瑟)。从埋葬的方式可知墓中葬的是犹太人,因此可以证明,潘台拉这个名字在耶稣的时代是罗马人和犹太人都在使用的。10

阿布德斯.潘台拉是西顿(Sidon)人氏。西顿是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海岸城市,在推罗(Tyre)北边,距离西弗里斯不到64公里。我们知道,他的弓箭手队伍于公元6年从巴勒斯坦来到达尔马提亚(Dalmatia,今克罗埃西亚),于公元9年移往莱茵河与纳赫河。潘台拉死在日耳曼、葬在日耳曼,这并不奇怪。在耶稣那个时代,有数千名在罗马帝国边疆作战的军人都客死外邦。奥古斯都还曾经把叙利亚总督昆蒂留斯.瓦鲁斯调派到这个地方以北来指挥罗马军团。罗马帝国在日耳曼地区有常设的要塞,宾格布鲁克古墓地就是军人曾在这里终老的证据。根据墓地发现的钱币、墓碑的造型、碑铭的内容,可知另外9个墓碑是同一时代之物──也都是公元1世纪晚期的。按1860年那幅发现宾格布鲁克的实景油画可以看出,同时也挖到了装殓亡者骨灰和遗骸的葬瓮。最早的文件上说,这类瓮大都在挖掘过程中毁坏,只有一只保留下来。这只瓮如今不知去向,不过有一些可追查的线索。我不禁暗想,命运之神说不定就保留了提比略.朱里亚斯.阿布德斯.潘台拉的遗骸。也许以后就见分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