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鸦片战争实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鸦片战争实录

狭窄的门户(1)

书籍名:《鸦片战争实录》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鸦片战争实录txt下载 鸦片战争实录笔趣阁 鸦片战争实录顶点 鸦片战争实录快眼 鸦片战争实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鸦片战争实录》狭窄的门户(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第三章

夷馆

日本在德川时代实行闭关自守,仅开放长崎港同荷兰及中国进行贸易,而且要在日本从事贸易业务的外国人住在出岛,不准他们随便从这里外出。据说荷兰人把长崎的这个出岛称作“远东的监狱”。

前面已经说过,清朝也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中国人一向把农本主义的自给自足当作理想的社会形态,如果要;进行贸易,那就等于要否定自给自足。前代的明朝也是把“海禁”——闭关自守——当作国策。中国以前从未主动向外国提出过通商之类的事,经常采取的方式是,对方提出通商的要求,中国方面表示:“蛮夷远道而来,甚为可怜,准许通商吧!”政府的正式文件一般都把准许通商写成“应加.体恤。”因为是对哀求的恩赏,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似乎就保住了。

就好象日本的长崎一样,中国也只开放了广州的港口,但不象日本只限于对中国和荷兰两国,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各国所利用。只是对俄国的贸易因为多通过陆路,所以在贝加尔湖南畔的恰克图(后来在伊犁)进行通商。恰克图本来就在俄国领土内。中国认为如果能在对方的境内通商,就不必在自己国家的领土内进行贸易。

看来闭关自守的思想逻辑一般都大体相似的。广州和长崎的外国人居住地相似得象一对孪生子。

广州把西关——广州城西约二百米——一带辟为外国人居住地,把他们居住的建筑物称作“夷馆”。

“夷”是野蛮人的意思,把外国人称作“夷人”或“外夷”。

对夷人施加种种的限制,这也和长崎一样。比如:

一、夷人居住在夷馆,禁止随意外出。准许每月的初八、十八、二十八三天到附近的花地海憧寺散步、运动,但一次不能超过十人。

二、夷人不得带番妇(外国妇女)来广州。

三、夷人不得乘轿。

四、夷人不得雇中国人使役。

五、夷人不得在广州过冬。

当时是帆船时代,欧洲的船只都是乘五、六月的西南风来广州,利用十月前后的西北风返航。禁止过冬的意思是,做完买卖就不得耽搁,立即回去。

不过,这些禁令实际上似乎并没有严格遵守。如规定装卸货物也不得雇用苦力,这一条如果严格遵守的话,那就无法做生意了。现在香港一带仍把中国的女仆称作“阿妈”,当时的夷馆里就已经有“阿妈”在劳动。在夷馆里干杂役的少年或男人称作“沙文”,沙文就是英语SerVant的译音。

不准过冬的禁令也没有得到遵守。

中国的官吏受了贿赂,一般的事情都会睁一眼闭一眼的。

不仅如此,广州的外国人比长崎的“远东的监狱”里的荷兰人,条件要好得多,其原因是附近有一个葡萄牙人获得特殊居住权的澳门,可以到那里去轻松地喘一口气。不准番妇进入广州,但可以把妻室儿女放在澳门。长崎的荷兰人要想轻松地喘一口气的话,那就只好到爪哇的巴达维亚去。

道光十年(一八三零)澳门外国侨民的人口调查记录现在还保存下来。根据这个记录:

白人男一千二百零一名

女二千一百四十九名

奴隶男三百五十名

女七百七十九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