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鸦片战争实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鸦片战争实录

衰世(5)

书籍名:《鸦片战争实录》    作者:陈舜臣
推荐阅读:鸦片战争实录txt下载 鸦片战争实录笔趣阁 鸦片战争实录顶点 鸦片战争实录快眼 鸦片战争实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鸦片战争实录》衰世(5),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这个人就是林则徐。他已担任钦差大臣,应当已到达任地广州,在从事政务活动了。朝廷派他去广州是为了禁绝鸦片走私进口的。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再也不能放置不管了。

“林公是准备去死吗?”诗人的脑子卫突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这是不是由于于旅途的劳累,从脑子里偶然冒出来的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呢?

“不!不是胡思乱想!”他在内心里跟自己这么说。

他这么想是有根据的。林则徐拼出一死去广州,这本身就是根据。

一想起林则徐。诗人的脑子里就象走马灯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宦南诗社同人们的面影。

“多么珍贵的朋友啊!”龚白珍想到这里,产生一种陶醉的感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的眼睛里再一次涌出了泪水。

宣南诗社

中国的读书人一定要写诗,这可能是一种涵养锻炼,在调整平仄和音韵以及思考对句的过程中,以求得精神的平衡。写诗在中国的读书人中间十分普及,日本写短歌或俳句的人很多,这两者十分相似。

日本作俳句或短歌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称得上俳人或歌人的人并不多。同样,中国所谓的诗人,是指那些能写出极其优秀诗篇的人。中国并无诗人这种职业,诗人大多是官吏,如杜甫,李白、白居易,都是官吏。陶渊明辞官之后,并不是靠写诗乞饭,而是回到田园,耕田种地,以此来维持生汁。

诗是感情的抒发,是对人及自然的观察,其根本是一种表现的欲望,希望有人来读它,褒奖或批评它。它是解除人的孤独感的一种手段。所以人们喜欢同气味相投的人一起进行写诗活动,因此就产生了“集团”。

龚白珍所属的集团称作“宣南诗社”,同人中不少人都具有浓厚的公羊学的倾向。

所谓“公羊”,是孔子所编《春秋》的注释书之一。这种对《经》所作的解释,称之为“传”。《春秋》有公羊、左氏、谷梁三传。就详细注释历史的事实来说,《左氏传》最为杰出;《公羊传》则把重点放在贯穿于史实之中的理念上。《公羊传》尊重所谓的“微言大义”,是基于这样的解释:孔子在《春秋》这样枯燥无味的史实罗列中施加了深刻的用意,批判了历史。

中国自古以来关于区别“华夷”——即文明和野蛮——的观念是极其强烈的。拿《春秋》来说,在谈到文明的国家时,如称齐人、秦人,都要加一个“人”字,而在谈到野蛮的国家时,仅以夷、狄、戎等来表示,不加“人”字。不过,经常有例外。如僖公三十三年载:“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殼。”这就是例外。

人们对这个例外作这样的解释:给中华之国晋加人,对夷狄的姜戎不加人,这是遵照一般的惯例。但对中华的一国秦也不加人,这是因为秦在这次战争中搅乱了人道,因此不给它加人,意思是把它视同夷狄。相反,野蛮的国家因有善行,有时也称作狄人。

在记述无关紧要的事实的文章中插进激烈的历史批判,正是公羊学所重视的。随着历史批判精神的增强,这种学风必然带上政治的色采。不仅是对历史,对现实的政治也投以批判的眼光。所以学习公羊学的人,一般都是从历史批判开始,对现行的政治体制进行研究和批判,在行政组织、国防、经济、漕运、产业等各个领域中,对实际政治表示深刻的关心,并不断地加以评沦。

中国在宋代完成的朱子学被视为正统的学问。朱子学的重点是放在文献批判上,终于产生了象南末王应麟那样的考证学者。清朝因袭明朝的制度,也把朱子学当作官学。

清代的学问可以说是清一色的“考证”,清代学术的精华就是考证学。考证需要严格的批判精神和合理主义,因此可以称之为近代的科学的学问。但是。其末流还是堕落到为考证而考证。拼命地进行考证,但这究竟有什么用呢?——在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的中国知识分子当中,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作为考证学的反动,逐渐研究起批判实际政治的公羊学。不过,一直到清朝末年,公羊学并未能取代考证学而成为学问的主流。

当时公羊学的泰斗是刘逢禄。龚自珍是刘逢禄的门生,同门的英才魏源也是宣南诗社的同人。鸦片战争的主角林则徐,以及可以说为鸦片战争起点火作用的黄爵滋,都是该诗社的同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