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罗孝全和洪秀全

书籍名:《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作者:张功臣
推荐阅读: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txt下载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笔趣阁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顶点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快眼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罗孝全和洪秀全,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春,东石角礼拜堂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远客,一位名叫洪秀全,另一位是他的族弟洪仁。他们是受在礼拜堂服务的中国教徒周道行函请,从家乡广西花县赶来向罗孝全问道的。罗孝全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在中国人仇外情绪日盛、传教事业举步维艰之际,遇到这样虔诚而信心坚定的问道者,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他喜出望外的事。

他对洪秀全很有好感,多年后,还记得这个乡村塾师的相貌——“他外表很普通,约高五英尺四英寸或五英尺,体格健壮,圆脸,相貌端庄,有点帅,中年,举止温文尔雅,颇有绅士风度”。当时,在给一个传教士朋友威廉·伯克的信中,他兴奋地写道,这两人的到来,“对我的工作是意想不到的额外的鼓励”,“我感到,我几乎相信,是主送他们来这里的;如果这样,不用很久他们就会加入我们的教会”。

依照惯例,陌生的问道者来礼拜堂学习,要写一份自述材料,详细交代本人的家世、出生地、所受教育、信念和来此问道的原因。罗孝全对洪秀全呈上的材料十分满意,而且认为此人“所陈述的经验是我迄今为止所听到的中国人经验中最满意的”。

洪秀全在自述材料中叙说了自己于1836年春第二次到广州参加科考时,得到中国传教士梁阿发散布的传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并开始信仰上帝的经过;第三次应试落第后大病中所见的“异象”——他在“梦醒”状态中升到天堂,认知了自己是上帝之次子,耶稣之胞弟,上帝命他为“天王大道君王全”,为人间之“太平天子”;最后,他还介绍了自己与乡友冯云山一道除去村塾孔丘牌位,几年来在各地传播拜上帝教的情况。

罗孝全极感兴趣的是洪秀全在病中所见的“异象”,他觉得这简直同罗马百夫长哥尼流见到的异象差不多。哥尼流以虔诚并敬畏上帝而著称,在《新约》使徒行传中,有一次他在异象中看见一位天使向他有所指示,使他寻到圣徒彼得来家中传道。罗孝全将此两人并加称颂,说明他对所谓“异象”笃信之深。

他甚至感慨道:“如果是在使徒时代,我就会用圣经语言坦白地说,他(洪秀全)见到了天使的景象,天使们向他指示一些事物,教他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事物,其中有些他似已部分领悟,另一些他承认还不知道其意义。但他所陈述的这些事物,都是出于圣经的。”由此可见,罗孝全对上帝的信奉已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了。

在这种情境下,遇到洪秀全这种惊世骇俗的可塑之材,他岂能不感到欣慰么?

未久,洪仁有事告假返乡,洪秀全一人留了下来,在礼拜堂共住了两个多月。礼拜堂的日常活动无非是讲道和分发传道书,洪秀全作为一个初来者并无特别的表现。对于他这两个多月的活动,太平天国官书《太平天日》中只有简略的记载:“与花旗番罗孝全共处数月,主历将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细览。”也就是说,他的日常活动是学习和研究新旧约圣经。

罗孝全后来对此有进一步的补充,说洪秀全“参加了我们的圣经班,默记和吟诵经文,在班上每天接受教导两小时”。然而,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这位不同寻常的问道者又让罗孝全颇感失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夏天。洪秀全在礼拜堂学得“真道”,便向罗孝全申请受洗礼并加入“粤东施蘸圣会”工作。罗孝全对此十分支持,按照入会的程序,专门派了几个人往广东花县洪秀全的老家作了细致的调查,报告的结论是肯定的。于是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为洪秀全举行公开考核。考核内容不外是对新旧约圣经的熟悉程度及其他基督教知识,结果同样令委员们感到满意。就在要同意吸收洪秀全入会的时刻,罗孝全的一句问话,使事情急转直下了。

他说:“你是否明白,成为教堂的一名成员,并不是某种雇佣,也与金钱的报酬无关。我们不应出于邪恶的动机而加入教堂”。

洪秀全犹豫了片刻,答道:“我穷,没有生活来源,加入教堂将丢掉我的职业,我不知道以后会怎样过活。”

因为这一句答辩,洪秀全的洗礼被无定期地推迟了。

对这一变故,洪仁1864年10月在江西南昌被俘后,有一段述辞。原来,洪秀全之所以在公开仪式上提出报酬问题,是中了罗孝全礼拜堂里两名中国执事的圈套——他们见洪秀全才能出众,如受洗受聘后成为罗孝全助手,必会挤掉自己的饭碗,故劝诱洪秀全“在受洗礼之前,亲对罗牧师要求应许其每月得津贴若干以维持其生活,如是始能于受洗礼之后留在广州继续学道。时秀全贫甚,遂以其言为合理可信,即旨罗处要求”,因而引起罗孝全不悦,终使洗礼受挫。

当不上传教士,洪秀全一时感到没有出路。他在广州学道数月,膳食费用皆由介绍人周道行供给。来日既生活无着,又不知何时再能受洗,如何是好呢?踌躇了几日,他与罗孝全伤感地告别,决定到广西紫荆山寻找冯云山,去那里继续传播拜上帝教。

洪秀全踏上了一条新路,他的行囊里多了一样东西——那是一本从礼拜堂得到的圣经。在紫荆山,他依此作《原道觉世训》,并制定拜上帝教的各种仪式;次年回花县家乡后,他常对众人选读其中的篇章;再后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大量刻印“圣书”,使用的就是洪秀全在广州获得的圣经中译本。

但是罗孝全哪里知道,他的拒绝为洪秀全施洗的举动,实际上是制造了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偶然:如果当时他接纳洪秀全入了教会,晚清历史上不过多了一个循规蹈矩的基督教徒,哪里还会有一个名震天下、扫荡四方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呢?惜乎罗孝全的选择又是多么必然!这一选择使洪秀全走上了一条不凡的道路,甚至可以说,一条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