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南关天字码头礼拜堂

书籍名:《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作者:张功臣
推荐阅读: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txt下载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笔趣阁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顶点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快眼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南关天字码头礼拜堂,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广州城外南关天字码头一带原是一片僻静之地,通商之后,这里忽然成了一个人流熙攘、尘土飞扬的热闹去处。樯帆林立的码头上华洋杂处,“番语”盈耳,金发碧眼的外国水手与商人随处可见,也有兜售洋烟、水果的中国小贩混迹其中,嘶声吆喝,让人分不清这里究竟是泰西还是中土了。在这其中,位于天字码头东石角的罗孝全礼拜堂是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

礼拜堂名为“粤东施蘸圣会”,建在外国商馆区以外约一里处,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貌,有高高的尖塔,环形的浮壁,还有一座粗重、结实的十字架。礼拜堂是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七月建起来的,短短七、八年工夫,岭南的季候风和绵绵梅雨就把它摧残得不成样子了;墙壁上苔藓重重,污迹淋漓,仿佛一个装扮奇特而又褴褛的过路人,正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地发呆。偶尔,会有一群鸡来这里游荡,单身的猪或狗也喜欢在空旷的场地上撒着欢儿追逐一阵,直到有人来干涉它们。

罗孝全教堂章程。“粤东施蘸圣会”是罗孝全1845年7月在广州成立的教会,其宣教场所是他在天字码头设立的粤东礼拜堂。倘若来人恰好是识得几个字的,在大门上,不知用墨笔描了多少遍的礼拜堂章程,是足够他消遣一阵儿的。章程曰《粤东蘸圣会例式》,如下:

一、吾等得天父恩典设立圣会所称粤东施蘸圣会在省城天字码头设立之也

二、凡信耶稣者领蘸礼得入圣会也

三、上帝独一真神耶稣独一救主凡拜别物者必见定罪

四、圣书由神天来道理有真无假

五、圣神洗人心令人晓真理

六、顺真理者享永福逆真理者获永祸

七、食鸦片者当出圣会

八、讲假话者当出圣会

九、凡赌钱者当出圣会

十、耶稣门生当相爱如兄弟

十一、耶稣门生当日日读圣书求圣天

十二、凡礼拜日有做生意做工夫者当出圣会

十三、耶稣门生当专心相辅传福音

十四、吾等信此道理有真无假依赖耶稣之功应许受此规矩者宜签名也

如同门上严谨刻板的礼拜堂“例式”,年逾五十的长老罗孝全也是一个无甚趣味的人。他不修边幅,性格孤僻,瘦狭然而肌肉结实的面孔上,平静,难得有明显的表情,而且一年四季总是灰扑扑的,仿佛凝结着尘世间所有的愁苦。但一对褐色的眼珠却十分的深邃、清澈、坚定,透露出了他的心机。明眼人一望可知,这是那种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献给了上帝的人——鸦片战争后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的标准形象。

罗孝全1802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森纳,他的父亲早逝,母、兄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故而他本人在弱冠之年就受洗礼,被送到南卡罗莱纳州一所神学院学习,26岁时即被委任为当地浸礼会真神堂牧师。此时,正值基督教新教跃跃欲试东去“拓荒”的年代,受著名传教士郭士立的影响,1837年,罗孝全搭乘一艘货船到达澳门,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即使像罗孝全这样一个不知名的传教士,他的传教活动也是与西方列强在中国推行的殖民政策亦步亦趋的。他开始独立传教后,活动范围只限于澳门,主要是向当地患有麻风病的居民施药并宣讲基督教教义。

至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人占领香港,他作为第一个外国传教士来港建造教堂,在一个叫赤柱的小渔村工作了两年。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将军顾盛率团来华订约,清廷允许美国人在通商五口自行建立教堂,他才有机会来到广州,在南关天字码头一带租地建造了一座礼拜堂,吸引当地百姓来听他传经布道。

传教并非一帆风顺的事。19世纪40年代,中外订约引起了国人进一步的仇外情绪。在民间,人们对传教士多采取不接近和抵制态度,因此,许多必要的工作都要委派中国人来完成。有一名叫许有章的基督徒曾写信给罗孝全,历数受洗几年来在各处“派书传道”的经历,说:“毁谤恶言,难以入听”,“怒骂者固有之,掷石者亦有之,东奔西逐,历尽艰辛”。传教之困难,由此可见一斑。

1847年4月,英国兵船突入虎门,钉塞炮台,钦差大臣耆英被迫同意两年后允许外国人入广州城。骚动在广东各地此起彼伏,罗孝全的礼拜堂也不能幸免。这年5月和8月,东石角礼拜堂先后两次遭到当地百姓袭击,始而殿堂物件被毁,继而桌椅器皿被取,以至日常的祈祷也难以举行。罗孝全不得不紧急申请保护,才避免了礼拜堂被毁于一旦。

挫折和磨难并没有使罗孝全灰心,他唯一的变化是对上帝的事业的热情更高了。有一次他出门游行布道之前,一名助手得了急病,正在垂死之中。他说:“让死者去埋葬自己吧,但我必须去传播福音。”说罢,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不过,除此而外,罗孝全在中国不长也不短的传教生涯里并没有多少可以称奇之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亚历山大大帝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鸦片战争实录 寻常往事—回忆祖父刘文辉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