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关于本体的问题

书籍名:《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作者:汪子嵩
推荐阅读: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txt下载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笔趣阁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顶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快眼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关于本体的问题,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第二章,亚里士多德又提出有哪些东西可以说是“本体”的问题,并且回顾了以前各个思想家的各种说法。

他说,很明显地,一般认为本体就是指所有的物体。我们说,不仅动物、植物以及它们的部分是本体,而且还有那些自然物如火、水、土这些物质元素也是本体;还有这些东西的部分,以及由这些元素组合起来的物体;还有物质宇宙和它的部分,如日、月、星等,也都是本体。但是,只有这些物体是本体,还是有些别的东西也是本体?再者,是这些东西之中的某一些是本体,而别的不是?还是别的也是本体?或者这些都不是,而是有某些别的东西才是本体?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注:1028b8—15。)

下面他就提到一些别的哲学家的主张:

有些人(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物体的限制,即面、线、点、单位是本体,而且和物体相比,它们更是本体。(注:1028b16—18。)

其次,有些人认为,在可感觉事物以外,没有别的本体了;但有人认为,在可感觉的事物以外,还有别的永恒的本体,而且在数目上更多,也更真实。例如,柏拉图就肯定了两种本体——“理念”和数学对象,说它们和第三种本体——可感觉的本体是一样的。而柏拉图的继承人斯潘雪浦却制造了更多种的本体,开始是“一”;然后又为每一种本体假定了一些原则,比如数的原则、空间度量的原则、灵魂的原则等等,他这样做更将本体的种类多重化了。另外还有一些人(如柏拉图的学生色诺克拉底)则认为“理念”和“数”的性质是相同的,别的东西——线、面等则产生于它们以后,由此一直到宇宙和可感觉事物的本体。(注:1028b18—27。)

亚里士多德念念不忘的是在那些他同时代的柏拉图学派中,和他意见不同的人如斯潘雪浦和色诺克拉底等人的思想,他的著作主要是为了反驳他们而写的。我们只有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提出某些问题,作某些论证。这些问题和论证,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因为不但斯潘雪浦和色诺克拉底的思想早已失传,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了解;即使对于柏拉图晚年的关于“理念”和数学对象的思想,我们现在也知道得很少,因为在他留下来的对话中,这方面的内容很少。有些哲学史家说这些是柏拉图的“秘密学说”,是只对他的学生讲授,而没有公开发表的。这一些思想,我们只能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了解一二;而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只有对它们的批驳,并没有系统地论述。这就造成了我们现在阅读亚里士多德著作时遇到的许多困难。这在《形而上学》最后两卷(Μ、Ν)中特别明显。

亚里士多德在第二章结束时说:因为有上面这些困难,我们必须研究这些看法是不是正确。要研究:有哪些本体;在可感觉的本体以外,是不是还有别的本体;可感觉本体是如何存在的;是不是有能够分离存在的本体;如果有,它们是为什么,以及如何存在的;或者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和可感觉事物分离的本体。(注:1028b27—32。)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提出来的问题,和他在第三卷中所提的十几个问题,有许多是重复的。他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他头脑中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当时存在各种不同的学说,亚里士多德和他们辩论,所以提出这些问题来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亚里士多德逐渐修改和形成了他的哲学思想。思想史本身是在矛盾中发展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楚辞与原始宗教 人活动的效率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弹性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怪诞脑科学-战胜焦虑、混乱、拖延的自控术 混乱 2020年6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7月上半月刊·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