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第七章 作为“基质”的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二、三章

书籍名:《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作者:汪子嵩
推荐阅读: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txt下载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笔趣阁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顶点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快眼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第七章 作为“基质”的本体——《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二、三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形而上学》一书中专门讨论本体的部分了。这就是第七卷(Ζ)以及和它有关的第八卷(Η)、第九卷(Θ)。人们通常认为这三卷是《形而上学》一书的核心部分,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核心部分,因为它们讨论的就是本体、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核心。

第七卷的篇幅也特别长,一共有十七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第一、二章,引论,讲“存在”的含义,本体是第一存在。

2.第三章,讲有四种本体。讨论其中的第一种——基质。

3.第四、五、六章,讨论另一种本体——本质。

4.第七、八、九章,讨论生成和变化。

5.第十、十一、十二章,继续讨论本体,讨论本质和定义。

6.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讨论第三种本体——一般或普遍的东西,论证它们不是本体。

7.第十七章,结论:形式是本体。

从这个目录就可以看出:第七、八、九章是被后人误插进去的,可能原来是一组独立的论文。现在的第十章应该是和第六章相连接,它们的内容是相连的。不过,第七、八、九章的内容还是和本卷讨论的问题有关,只是从生成和变化的事物的角度来讨论本质和形式的问题而已。此外,有些亚里士多德专家,如那托普(Natorp)认为,后面几章的次序也是有问题的,并认为这一卷是由两组论文组成的:

1.第1—6,10—14章。

2.第17,7—9,15,16章。(注:参看W.D.Ross:Aristotle’s Metaphysics,vol.II,p.181。)

他的意见可供参考。

我们现在还是按照书中的章节次序分别介绍。



本体是“第一存在”


亚里士多德在第七卷第一章,还是从讨论“存在”开始的。

上面我们已经讲到亚里士多德在较早的著作——《形而上学》第五卷第七章中区别存在的四种意义:

1.偶性的存在;

2.本质的存在;

3.真和假;

4.现实和潜能。

这种区别,亚里士多德一直保持着。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在第三卷(Β)中提出了第一哲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到第四卷(Γ),他就指明: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到第六卷,他又讨论存在的几种意义,在第六卷第二章中,他又将存在分为四种:

1.偶性的存在;

2.不同范畴[“什么”(即本体)、性质、数量、地方、时间等]的存在;

3.真和假;

4.潜能和现实。(注:E,2,1028a33—b2。)

这四种区别和第五卷第七章的区别是一样的。那里讲的“本质的存在”,实际上也是讲不同范畴的存在。他在第六卷中讨论了偶性的存在和真假的存在都不是“第一存在”。这样,就自然要讨论另外两种存在了。所以,第七卷一开始就是从讨论上述第二种意义的存在——不同范畴的存在——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已经讨论过存在的各种意义了。一种意义的存在就是指事物是“什么”,或“这一个”;另一种意义就是指性质、数量这些宾词(即范畴)。他说,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它是“什么”,这就是指的本体。因为,当我们说一个事物的性质是什么时,我们回答说,它是好的或坏的,而不说“它是三尺长”或“它是一个人”。但当我们问它是什么时,我们不会回答“它是白的、热的”或“它是三尺长”,而要回答“它是一个人”或“它是一个神”。只有说明这种“什么”的才是主要的存在,是“第一存在”;别的存在都不过是它的性质、影响等等,都是受它规定的。所以,人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像“走路”、“健康”、“坐下”这样的一些词,是不是存在的?回答是:它们都不能自我存在,都不能和本体分离而单独存在。我们只能说,那个走路的(人)、健康的(人)、坐着的(人)是存在的。所以,正确地说,应该是:在这些走路、健康等后面,还有某个确定的东西,这就是本体或个体。它包容了这些宾词,我们不能离开那个在背后的东西而说什么“好的”、“坐下”等等,所以,正是由于这一个范畴,其他范畴才得以存在。这个范畴是第一的,是无条件的“第一”存在,这就是本体。(注:1028a10—31。)

说本体是“第一”,这是从三个方面来说的:

第一,在定义上是第一的。定义即“逻各斯”,定义在先也就是逻辑在先。我们要给任何其他范畴下定义时,都不能不说出它的本体(的定义)来。比如,我们为“三尺长”下定义,就得说,它是“事物的一种长度”;为“白”下定义,就说它是“事物的一种颜色”。

第二,在认识的次序上是第一的。只有当我们知道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时,我们才是最完全地认识了它。比如,当我们知道了人是什么、火是什么时,才真正认识了这个东西,这比只知道它的性质、它的数量、它的位置,要重要得多。(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如果不知道它的性质——本质属性——是什么,我们能知道它是什么吗?比如,我们如果不知道人是两足的动物时,能知道人是什么吗?这“两足的”不也是一种性质吗?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是混乱的,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而且,即使是从各个范畴讲,也只有当我们知道了性质是什么,数量是什么时,才是知道了这些范畴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别的范畴本身,如性质之作为性质,数量之作为数量,也可以说是一种本体。)

第三,在时间上是第一的。别的范畴都不能独立分离存在,只有本体能独立分离存在。所以,在时间上说,总是先有本体,然后才能有其他的范畴。本体在时间上也是在先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本体都是第一的。(注:1028a31—b2。)在《范畴篇》中的本体中心论思想,到这里得到了详细的论证。

最后,亚里士多德提出: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本体是什么的问题。有人认为本体是一,有人认为本体是多;有人认为本体在数目上是有限的,有人认为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必须主要、首先、专门讨论本体的问题。(注:1028b2—7。)这就是本卷要讨论的主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楚辞与原始宗教 人活动的效率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弹性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怪诞脑科学-战胜焦虑、混乱、拖延的自控术 混乱 2020年6月下半月刊·绿版 2020年7月上半月刊·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