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第五节 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的新阶段(2013年至今)

书籍名:《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txt下载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笔趣阁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顶点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快眼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第五节 服务业统计和核算研究的新阶段(2013年至今),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推进器。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新融合、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以及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臻成熟等,催生带动如平台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这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统计体制”。许宪春(2016)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和问题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指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服务业核算问题,国民经济核算存在的问题的一个重大来源就是服务业核算中方法数据的缺乏或者实践经验、统计资料的缺乏,像餐饮业、物业管理业这些根本没有统计数据或者说没有很好的统计数据[20]。国内学者对第三产业的现有统计制度缺陷和新出现问题,尤其是新经济和全球价值链对服务业统计核算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由于网络购物的兴起,引起最终消费支出统计的误差。杨新洪(2018)指出:因网购消费的存在,地方层面按在卖方地统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难以准确反映当地的最终消费支出,而地方层面(省以下)难以获得网购消费买方数据[21]。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新经济业态多元化,而实际统计实践中仅统计总部企业的主体业务,而忽略了其延伸业务。现行统计制度下,一般仅统计总部企业主体业务板块,而忽略附属经济业务。例如,华为公司的业务已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电信制造商,但目前仅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存在规模以上工业一套表数据库中,季度增加值核算时采用全市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平均增加值率计算企业的增加值。实际上,华为自身工业增加值率比平均值高几个点,而且其软件、服务等板块业务比重逐年上升,这块业务的增加值率更是远高于前者。这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趋势,改变了华为的业务形态,对现行单一法人化的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完善全行业、全覆盖的综合统计制度势在必行。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这些新经济一般属于第三产业,而这些新业务按现在统计制度一般没有完全纳入统计口径,低估了服务业的增加值。共享单车成为许多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成为连接公交车、地铁的重要纽带,改变和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然而共享单车提供的这些服务并没有进入服务业统计口径。很多互联网网站提供大量的免费或者低价的服务,比如信息服务、商品信息、旅游信息、医疗信息等,这些企业主要是通过在线广告获得收入。因此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的服务生产及居民关于这些服务的最终消费被忽略或者严重低估。

2018年国家统计局印发并实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为科学界定“三新”活动范围,监测“三新”经济活动规模、结构和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也有利于通过政府统计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有利于客观描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三新”范围确定为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业、新型能源活动、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九大领域,其中涉及的大部分是第三产业。

这个阶段,技术进步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逐渐成为服务业的主导力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何统计,学术界也有了初步探讨。比如,魏和清(2017)在界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统计范围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提出了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核算分类体系及核算体系,对知识形态下如何改进与完善国民核算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22]。

近30年来,全球价值链深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生产格局和贸易本质。价值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性特点。生产者在价值链序列生产过程中附加价值,以中间品形式传递到下一个生产者,经过多阶段生产和多次跨境交易,最后到达最终需求者。[23]对全球价值链量化测度大致可归为两个维度:价值和位置。价值维度的测算文献已非常丰富,并日臻成熟,如Hummels 等(2001)[24]、Koopman等(2014)[25]、倪红福和夏杰长(2016)[26]。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重新认识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统计核算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服务在贸易中的作用一直被忽略,直到近年来,随着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作用的认识从作为中间投入到服务创造价值的作用升华。根据传统总值贸易统计数据,服务贸易只占全球贸易中的1/5左右。但是,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来看,根据增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测算,服务业大致占到全球出口贸易的50%。不同统计方法衡量出口中服务业出口占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传统总值贸易统计存在“重复统计”[Koopman 等(2014)]。传统总值贸易方法低估了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同时,中国服务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中国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一直被忽视,出现了“服务业占半壁江山,而出口贸易中服务业比重很低”的矛盾现象。夏杰长和倪红福(2017)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利用最新的增加值贸易测算和分解方法,测算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并初步考察了企业内置高端服务活动价值。研究发现:服务业增加值的直接出口相对比较少,主要通过隐含在制造业部门而间接出口。服务业各行业前向联系的增加值出口与相应行业总值出口的比率几乎都大于1,且该比率远大于第二产业;服务业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被低估。[27]程大中、程卓(2015)采用增加值贸易方法,测算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服务含量所占比重大约是采用传统BOP统计口径测算结果的两倍,其中来自国外的服务含量占比趋于上升,来自国内的服务含量占比趋于下降;在双边贸易中,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中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含量较高。[28]程大中等(2017)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重新评估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发现:新算法实际测得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总量35%左右,可见服务贸易被严重低估,研究结果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服务经济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中存在地位的显著非对称性问题;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通过自身直接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32.16%下降到2014年的26.07%,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更多的服务价值是通过制成品出口而随之出口;无论是整体还是细分部门,中国服务贸易只是规模意义上的大国,而非服务贸易强国,国际竞争力不强[2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新中国技术经济研究70年 新中国人口学研究70年 新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法学研究70年 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 有钱女人怎么做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有一种缺点叫聪明 正向思考:预约你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