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心理韧性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外国小说 > 心理韧性

慢性压力和工作之外的关系型创伤

书籍名:《心理韧性》    作者:伊丽莎白·A. 斯坦利
推荐阅读:心理韧性txt下载 心理韧性笔趣阁 心理韧性顶点 心理韧性快眼 心理韧性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理韧性》慢性压力和工作之外的关系型创伤,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会经历慢性压力和创伤。我们可能不得不与一个存在应激反应、受过创伤、有成瘾问题或有虐待倾向的家庭成员接触。我们可能要负责照顾一位残疾或患有慢性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家人。抑或我们可能要同时承担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责任。例如,实证研究表明,女性报告的压力水平始终比男性更高,一些研究人员将其归因于女性无偿从事家务工作的平均工作量几乎是男性的3倍。[54]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会遭遇创伤,还是取决于我们的生存脑是否认为我们无力、无助和无控制力。

大量研究显示了恋爱中的伴侣构建同一个神经生物学单元的方式。[55]由于他们的依恋关系中存在压力传染现象,因此他们会相互调节彼此的应激唤醒和情绪健康水平。当然,这种联系是双向的。例如,当伴侣对关系感到满意时,他们之间的身体接触和亲近有助于减缓他们在压力事件中的焦虑和压力水平。然而,当伴侣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到不满时,身体接触和亲近行为实际上会增加应激唤醒水平。因此,当我们与一个无法提供“安全家庭基础”,也无法满足我们依恋需求的人恋爱时,我们的身心健康可能会遭到损害。

一项研究进行了两次有关中年女性的婚姻调查,调查间隔约为11年。[56]与至少在一次调查中表示对婚姻感到满意的女性相比,两次都不满意的女性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是前者的3倍。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和腹部脂肪过多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我们也会在校园和社区里遭遇慢性压力和关系型创伤。第2章探讨了贫困、性别歧视、异性恋主义和种族主义如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慢性压力和关系型创伤。当然,没有亲身经历过歧视、偏见、骚扰和霸凌并不能说明它们不会对我们的身心系统产生伤害。在阅读或观看有关我们身份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被边缘化的新闻时,我们可能也会出现应激唤醒激增。每当回忆起或预感到自己被边缘化的情况时,我们也会出现应激唤醒激增。

最后,正如我将在第17章进一步探讨的那样,我们可能会经历由孤独或社交孤立造成的慢性压力和关系型创伤。近期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近半数美国人表示他们有时或常常感到孤独和“被孤立”。[57]实证研究表明,长期缺乏社会交往的人更容易出现压力激素水平升高和慢性炎症。[58]社会关系质量不高或缺乏社会关系的情况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反复发作、自身免疫疾病、癌症及伤口愈合缓慢等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 婆婆媳妇那些事II:麻辣婆媳对对碰 婆婆媳妇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