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心理韧性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外国小说 > 心理韧性

6 父母与依恋类型

书籍名:《心理韧性》    作者:伊丽莎白·A. 斯坦利
推荐阅读:心理韧性txt下载 心理韧性笔趣阁 心理韧性顶点 心理韧性快眼 心理韧性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理韧性》6 父母与依恋类型,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前面的三章涵盖了有关我们的身心系统在压力和创伤下如何运作的基础知识,同时强调了耐受窗的宽度如何决定了我们在压力和创伤事件中熟练反应能力的大小。耐受窗较宽的人更容易准确感知到危险,在安全或威胁情形下通过思考脑的作用实现灵活响应,之后也能够得到彻底恢复。相反,耐受窗较窄的人更容易对危险形成不准确的感知,然后刻板地采用默认程序下的防御和关系策略,却不顾这些策略是否适合当前情形。在窗口之外,耐受窗较窄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思考脑控制或生存脑劫持反应,两者都会阻碍创伤后的彻底恢复。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现在可以问一问: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耐受窗的宽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章将探索耐受窗最初是如何形成的;本书第二部分的剩余章节将解释耐受窗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窄。在这些章节中,你将发现我非常重视童年,这是因为童年经历对我们的身心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耐受窗会受到童年的影响,或者认为童年经历的影响并不重要。

尽管如此,如果你能从这一章中有所收获,那么我希望你认识到这样一点:童年经历,特别是与父母或其他重要照料者相处的经历,会在我们的一生中产生强烈的长期反响,尤其是在我们与他人交往、应对压力和从压力中恢复的过程中。即使那些有着以亲密家庭关系为特征的“快乐童年”的人,他们的耐受窗起初可能也很窄。反过来,童年时期较窄的耐受窗会损害我们构建良好的人际与职业关系的能力,以及我们从慢性压力中完全恢复的能力。

童年时期的重复经历确立了我们的神经生物学结构,而这会影响我们耐受窗的宽度,哪怕我们已经成年。第3章解释说,当这些结构的程序无法为我们服务时,我们可以选择打破它们,同时有意识地重塑它们,拓宽我们的耐受窗。无论我们的过去有多么艰难,今天的选择都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然而,在重塑任何神经生物学结构和习惯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因此,我希望你能够通过阅读本章和下一章意识到自己的童年生活如何继续塑造着你今天的生活——特别是它如何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以及你从压力和创伤中恢复的能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 婆婆媳妇那些事II:麻辣婆媳对对碰 婆婆媳妇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