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心理韧性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外国小说 > 心理韧性

人类的防御层次:神经系统为我们的安全做出的贡献

书籍名:《心理韧性》    作者:伊丽莎白·A. 斯坦利
推荐阅读:心理韧性txt下载 心理韧性笔趣阁 心理韧性顶点 心理韧性快眼 心理韧性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心理韧性》人类的防御层次:神经系统为我们的安全做出的贡献,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我们的“深度防御”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防御策略都由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不同神经回路所支持。

假设你独自一人走在深夜里空荡荡的街道上。有人从暗处跳出来要你的钱包。一开始你可能会和对方进行谈判并安抚他,或许你也会给他钱包,同时评估威胁程度。你可能会观察他是否有武器,是否精神有问题,有没有喝醉、嗑药过量或者他是否比你更加高大和强壮,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让你更难逃脱。你可能还会环顾四周,寻找逃生路线或帮助。

然而,假设你很快发现他有一把小刀,身型非常魁梧,而且打算伤害你,随着应激唤醒水平的提高,你将被恐惧和愤怒支配。这时,你可能会尖叫,希望有人能来救你或至少能打电话报警。你很有可能会本能地想要逃跑,逃离这个险境。不过,根据你自己的情况以及你是否携带了武器或接受过武术训练,你也可能会本能地坚守阵地,与之搏斗。

当你跑开的时候,他抓住你的手臂,使得你的应激唤醒水平进一步升高。很快,这个人从背后按住你,把你的脸和身体正面压在附近的墙上。你发现他实际上打算性侵你。当你继续尖叫,扭动着想要挣脱的时候,他把刀顶在了你的脖子上。他告诉你,除非你停止尖叫,放老实些,否则他会杀了你。当他撕扯你的衣服时,你开始感到眩晕和混乱。你的身体停止了反抗。你会奇怪地发现自己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分离了。然而,通过“放弃”,你实际上增加了自己在这起暴力伤害事件中活下来的可能性。

我们的身心系统是如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知道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就能保障自身安全的呢?这种能力源于生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尽管自主神经系统受到的关注通常比大脑和压力激素要小,但它却在MMFT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实际上,MMFT借鉴了正念训练和以身体为基础的创伤治疗两种方法,后者采用了在慢性压力和创伤之后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技术。因此,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拓宽耐受窗的关键。

自主神经系统是脑干和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桥梁。而脑干是我们生存脑中最为原始的部分之一,负责控制应激唤醒和恢复。因此,自主神经系统为许多不受意识控制的身体功能提供了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然而,自主神经系统并非完全不受意识控制,思考脑可以有意识地改变一些自动功能,比如它可以抑制打哈欠。

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范围广泛,它影响着眼睛,唾液腺,头部、颈部和面部的肌肉,咽喉,心脏,肺部,胃、肠道、肝脏、胰和肾脏,直肠,膀胱和生殖器等。[16]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在应激唤醒和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两条支线,它们从生存脑向器官发送信息——让身体在应激唤醒过程中专注于即时的生存需求或在威胁过去之后专注于恢复。[17]交感神经(sympathetic)负责开启应激系统,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ic)则负责关闭应激系统,为机体的消化、恢复、生长、繁殖、修复和休憩做准备。

此外,自主神经系统还有一个从器官返回生存脑的反馈回路,因此它可以接收和学习身体感觉。[18]这个反馈回路叫作内脏传入系统(visceral afferent system),它在生存脑监测内部压力源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解释了为何肠胃不适(比如胃酸反流、恶心或便秘)会造成恶性循环。通过这个系统,生存脑可以“听见”肠道里发生了什么,感知到威胁,从而引导身心系统调动更多应激唤醒反应。当然,随着应激唤醒程度的提高,我们忽视了消化和排泄等“长期项目”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的肠胃不适。

除了应激唤醒和恢复方面的作用,自主神经系统也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了神经感知这个术语的研究人员史蒂芬·波格斯提出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来解释神经系统如何无意识地调节我们在信任和亲密关系方面的能力。[19]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它们在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存活下来,也是为了促进安全环境下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联结。

我们的三个不同等级的防御策略是随着进化发展而来的,每一个新的防御策略都建立在进化过程中的原有策略之上。理想情况下,这意味着我们将首先依赖最新开发的防御系统,即我们的社会参与系统(social engagement system)。以上述人身攻击为例,当你试图与攻击者谈判时,你会依靠社会参与系统来四处寻求安全和支持并大声呼救。

如果这种策略没能给你带来安全,那么生存脑和神经系统将“回归”两种进化上更加古老的防御系统。这第二种防御策略名为战或逃(fight-or-flight),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与之相关的是试图逃离攻击者。

最后,如果生存脑感知到战或逃策略也无效,那么它和神经系统就会退回到第三道防线:僵硬(freeze)。[20]在这个例子中,这种情况发生在你停止与攻击者搏斗,并对发生之事感到疏离的时候。

我想指出的是,虽然在我们出生之前,战或逃及僵硬模式就已成形,但社会参与系统将持续发展,直至我们进入青少年时期。因此,它对我们的早期社会环境是高度敏感的,同时对我们最初耐受窗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生存脑的神经感知过程会自动决定在特定时间激活这三种防御措施中的哪一种。[21]

当生存脑感知到安全时,我们就位于耐受窗的范围之内。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用到所有“康乐模式”下的神经系统分支。然而,当生存脑感知到威胁或挑战时,它会将神经系统转入“防御模式”。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处于康乐模式还是防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激发的是哪种激素。[22]

被称为催产素(oxytocin)的社会关系激素可以让神经系统保持在康乐模式下。催产素只有在我们身处耐受窗之内时才会释放。在康乐模式下,我们可以调动能量来享受和玩耍,无须采取防御行为。我们还可以处理“长期任务”,比如消化、排泄、休憩、恢复、性爱、生长和组织修复等。此外,我们还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并支持他们。

相比之下,当我们的生存脑感知到威胁或挑战时,它将启动应激唤醒,引导HPA轴释放压力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它可以让神经系统脱离康乐模式而进入防御模式。我之前已经提到了抗利尿激素,这是一种抑制消化、排泄和繁殖的激素。

进入防御模式之后,我们的耐受窗越宽,我们就越有可能通过第一道(社会参与)或第二道(战或逃)防线来成功地保护我们自己,并不会退回守最后一道防线,进入僵硬模式。只有当我们身处耐受窗之内时,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社会参与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在进入第二道防线模式时经历的应激唤醒程度越高,我们就越有可能脱离耐受窗。最终,只有当我们身处耐受窗之外时,我们才会变得僵硬麻木。

表4-1说明了康乐模式和防御模式下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同分支及其功能。你会注意到副交感神经系统分成了两个分支,因为它利用了迷走神经的两条分叉。[23]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分支位于身体正面,而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位于身体背面。


表4-1 自主神经系统分支及其在安全和威胁的神经感知下的功能


(续表)


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发挥着三项功能。[24]一是心血管系统的迷走神经制动,它能够让我们对心率和呼吸频率做出快速、细致且具有适应性的调整。当它正常工作时,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让我们调节心血管系统,通过简单调节和解除迷走神经制动来管理较小的压力源,同时无须激发所有压力激素。

为了测试我们的迷走神经制动功能有多么灵活和有效,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叫心率变异性(heart-rate variability,缩写为HRV)的测量方法。我们吸气时刺激的是交感神经系统——让我们的心率加快;我们呼气时刺激的是副交感神经系统——让我们的心率减慢:因此,任何两次心跳之间的间隔都不会完全相同。心率变异性可以用来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心率变异性高(又叫作高迷走张力)意味着我们的迷走神经制动正在有效运作。[25]心率变异性低(又叫作低迷走神经张力)意味着我们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制动来提高我们的心率,启动应激唤醒。然而,心率变异性长期较低意味着迷走神经制动总是处于关闭状态,无法正常工作。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启了应激状态,却从未关闭它。如果迷走神经制动没能正常发挥功能,那么心血管系统就会一直处于非稳态负荷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第二项功能是应激后的恢复。威胁和挑战一旦过去,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便会触发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释放,重新启动迷走神经制动。[26]另一方面,这将会减慢我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放松我们的肌肉,促进消化。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抑制应激激素,调节我们的免疫功能,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恢复,平静下来,消化和排泄食物,疗愈自我,生成全新的细胞并得到良好的休息。

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控制社会参与系统的身体功能。[27]相关部位包括头部、颈部和眼部肌肉,它们可以让我们环顾四周、熟悉外部环境并进行眼神交流。我们的面部肌肉可以让我们微笑、点头、皱眉,并通过其他表情与人进行社交沟通。我们的咽部和喉部肌肉则可以让我们调节自己的声音,还可以帮助我们咀嚼、吮吸和吞咽。中耳的肌肉对我们的听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同样作用于社会关系激素催产素的释放。因此,当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启动时,我们会感到平静、专注并且与他人紧密相连。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向他人传达我们的内心状态,同时也能与周围人微妙的表情变化相互协调。

当我们在耐受窗内部时,这三种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都是可用的。在耐受窗范围之内,我们能够有效沟通,培养人际关系,向他人寻求支持,迎接挑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例如,当遭遇攻击的人第一次尝试与攻击者谈判、“说服”对方或大声呼救的时候,耐受窗较宽的人甚至能够进入防御状态下的社交参与模式。从进化角度考虑,社会参与系统的发展让我们的穴居祖先能够相互合作,养育后代,共同捕猎,在游牧部落中安全地生活。试想,第一道防线涉及大量社会沟通,因此它需要思考脑和生存脑形成重要的结盟式的互动,而这只适用于我们身处耐受窗之内的情况。

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与社会参与和恢复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它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暗示:我们如果难以调节应激唤醒水平,那么可能也会在创造和维持可行的、支持性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方面遇到困难,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生涯之中。[28]

在这一背景下,你可以发现当我们的安全和社会联系受到威胁时,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是如何扮演第一道防线的:我们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有所加快。我们扭动脖子,转动眼睛,以适应我们的环境。我们向他人寻求支持与帮助。我们通过面部表情和声调的变化来传达我们的痛苦。通常,这样的改变足以成功应对挑战,这时迷走神经制动将重新启动,让我们待在自己的耐受窗之内。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身处紧急危险之中或是发现没有人能来帮助我们,威胁就会提高。生存脑在此时感知到了危险,于是启动了我们的第二道防线。

当我们“退回”到第二道防线时,防御模式下的交感神经系统就会接手防御。它与HPA轴协同工作,调动能量和压力激素。交感神经系统有充分的理由去唤醒被称作战或逃的反应模式:它提高了我们的代谢活动和心输出量,实现了主动的能量调动型防御机制,即要么击退攻击者(战),要么逃到安全的地方去(逃)。记住,我们也可以在康乐模式下(比如锻炼、玩耍或跳舞的时候)启动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的唤醒调动了大量能量和压力激素。然而,很多防御性的交感神经系统行为并不会消耗调动起来的所有能量。[29]在战斗状态下,我们可能会采取防御措施,吸引对方注意力,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或向某人大声呼喊。而在逃跑时,我们可能会因为越来越强烈的担心而退缩或试图取悦他人。尽管这些行为都与应激唤醒有关,但它们本身并不会消耗所有应激唤醒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你在无须关闭应激的情况下启动应激状态。

尽管战或逃都是由交感神经系统控制的,但它们却是全然不同的防御策略。它们各自都拥有相关的情绪、身体感觉和运动冲动。战斗反应和愤怒、激励感、力量感或控制感有关,是面向压力源的动态。它还与唾液分泌的增加和注意力的集中有关,比如管状视野——请想象猎豹一心一意追逐猎物的情形。当我们参加与社会支配地位有关的运动或比赛时,当我们认为自己比攻击者更强大或需要反击(如在酒吧斗殴、格斗或作为街头帮派的一员时)时,我们往往会采取战斗策略。

相比之下,逃跑反应与恐惧、焦虑、担心、无力感或无助感有关,涉及的则是远离压力源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远离危险,奔向安全的地方,比如向更强壮或更聪慧的人求助。和战斗模式的管状视野不同,在逃跑反应下,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宽泛的、不集中的和分散的,就像我们在寻找可行出路时表现的那样,你可以想象兔子匆忙地寻找洞穴来躲开捕猎者的情况。

在许多情况下,战或逃模式会同时被激活,而这可能会让生存脑和神经系统察觉到这两种策略都不可能成功。这种动态可能会发生在我们既是捕食者又是猎物的情况下。例如,辩护律师在出庭前可能会感到焦虑;消防员必须进入火场救人,同时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而战斗可能是这种动态的典型例子之一。

如果这些活跃的交感神经系统防御失效,例如,在我们受困时,没人能帮助我们,那么我们就会“退回”到最后一道防线。在这个阶段,交感神经系统将保持开启状态,但我们也会在防御模式下开启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

防御模式下的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通常会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例如在我们被攻击者束缚、在枪林弹雨中动弹不得或在车祸中除了遭受撞击而别无他法之时。当生存脑感知到无法摆脱虐待自己的照料者时,儿童也可能会激活防御模式下的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当我们没法“战或逃”或这么做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的时候,一动不动就成了最好的策略。防御模式下的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与创伤有关,因为创伤下的生存脑会认为我们是无力、无助和没有掌控力的。

僵硬反应是防御模式下的第一种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这是攻击案例中的情况,这时你屈服于攻击者,感到眩晕,并且与正在发生的事情脱节。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主动防御不同,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防御是一种非调动型防御,它会让人变得僵硬,让人屈从或是“装死”。

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第二种功能是通过显著减慢心血管系统的运作[称为心动过缓(bradycardia)]和其他体内器官的活动来保存大量氧气和能量。[30]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也会彻底减少新陈代谢活动,停止消化系统的运作,因此我们的膀胱和肠道可能会失控。

在康乐模式下,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会在消化、排泄、睡眠和生殖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它控制着我们内脏器官的大部分通道。然而,只有在生存脑感知到安全,身体释放催产素(一种社会关系激素)时,康乐模式才会出现并发挥作用。它的一个重要含义在于:我们无法在参与社交的同时进入僵硬状态。

因此,如果防御模式下的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打开,那么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一定会关闭,这样我们就失去了腹侧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包括在当下与他人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建立有效联系的能力。一旦被防御模式下的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接管,我们的身体便做好了关闭的准备,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它将保护我们,不让我们痛苦地死去。[31]因此,意识和其他思考脑功能将会退化,并且可能会完全停止运作。我们将停止采取任何自我保护措施并就此“放弃”、崩溃、晕倒或感觉自己要晕倒。

在僵硬状态下,我们失去了眼神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扭动脖子和转动眼球以熟悉周围环境的能力。我们可能会出现极度狭窄的管状视野,并因此丧失部分视野。我们可能会看到连续的定格图像或失去感知色彩的能力。我们不再能够变化音调,只能以同一个音调说话。我们失去了对面部肌肉的控制,面部表情变得僵硬、苍白、松弛或困惑。我们的听觉对人类声音的反应越来越慢,对威胁的声音却越来越敏感。我们甚至会出现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

我们可能还会觉得一切都在以慢动作的形式展开,或者我们已经进入了某种变异的现实。此外,我们可能还会忘记时间,接下来可能就记不住过去的每一段时间了。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游离,对事情的观察好似雾里看花。我们也可能会主观地认为自己游离在身体之外,好像是在天花板上观察房间里的自己。所有这些有关僵硬的描述都来自我的个人经历,以及我在过去10年里培训过的学员的经验。[32]

因此,尽管僵硬可能不会在外部呈现应激唤醒的明显视觉线索,但在内部,当交感神经系统和背侧副交感神经系统都开启防御模式时,它却是一种高度激活的状态。[33]实际上,僵硬具有最高应激唤醒水平,并且明显超出了我们的耐受窗,而这也可以解释它为何与创伤性压力有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 野蛮生长:地产大亨冯仑的创业人生 也是历史 强盗新娘 七年之痒2 七年感情败给一条挑逗短信:婚姻 破得春风恨:遭遇“凤凰男”的爱情 婆婆凶猛 婆婆媳妇那些事II:麻辣婆媳对对碰 婆婆媳妇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