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第二节 烛影斧声,千古之谜(1)

书籍名:《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作者:张程
推荐阅读: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txt下载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笔趣阁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顶点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快眼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第二节 烛影斧声,千古之谜(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让事情复杂化的是,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死去,赵光义以非正常的方式登上了皇帝宝座,这就使得原本就充满疑惑,并带有攻击性的猜测和评论愈演愈烈。

宋太祖的死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正史中没有赵匡胤患病的记载,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的一宗悬案。《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极为简单,开宝九年冬,“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宋史·太宗本纪》的记载也同样只有一句话:“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赵匡胤是怎么死的?赵光义是如何登基的?这些关键内容都没有交代清楚,实在令人费解。

这就为野史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关于这次权力交接的最详细和最权威的记载是《宋史纪事本末》中的内容:

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召晋王光义,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而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遽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翻译过来就是:10月19日夜里,开封城大雪飞扬。赵匡胤派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宋太祖屏退左右,与弟弟酌酒对饮,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宫女和宦官们都被赶得远远的,不知道兄弟两人在谈些什么,只看到房间里烛影摇晃,赵光义多次离席,像是在躲避什么。又看到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大声对赵光义喊:“好为之,好为之”。不久,赵匡胤就死了。宋皇后看到晋王赵光义在宫中,非常吃惊,对小叔子说:“现在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书中用的是“官家”二字,官家一般是政府和皇帝的代称。这个称谓出自皇后的口中,象征着宋皇后当时就以皇帝之礼对待赵光义了。赵光义则对嫂子说:“我们共保富贵,嫂子不要害怕。”

后人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当夜的情景:烛影斧声。

《湘山野录》的记载与上面的故事大致相同。书中说:

召开封府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食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寄无所闻,太祖已崩矣。

这第二个故事开头哥哥召弟弟禀退左右对饮的情节都是相同的。宫女和宦官们远远地看到,烛影中的赵光义似乎在躲避什么。两人吃完饭后,已经是三更天了。当时宫中的积雪已经有数寸深,赵匡胤拿着柱斧去戳雪,还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就留宿在宫中。赵匡胤则回宫休息,鼾声大作。到五更的时候,伺候的人听不到声响了,进去一看,才发现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去。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记载的第三个故事比前两个故事都要复杂,也更具有可信度。它说皇帝是四更天在万岁殿死去的,当时宋皇后马上派王继恩出宫去召小皇子、贵州防御使赵德芳进宫。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策,赵德芳当时既没有成年,也不是宋皇后的儿子。

王继恩倾向于赵光义,认为宋太祖平日里就想传位于晋王赵光义,因此他出宫不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前往开封府见赵光义。

在赵光义门口,王继恩见到了抢先一步到达的赵光义部下、左押衙程德玄。

王继恩就问程德玄:“这深更半夜的,你来找晋王干什么?”

程德玄回答说:“我住在信陵坊。今天夜里多次听到门外有人呼喊: 晋王召见。 我出去一看,却没有人。这样的奇怪情况出现了三次。我怕晋王出了什么事情,就匆忙赶来了。”

王继恩觉得这是天意,于是就将宫中皇帝去世,皇后令他召见赵德芳的情况告诉了程德玄。两人一起叩门入见赵光义,都建议赵光义立即入宫。

赵光义听到变故也大吃一惊,犹豫不行。他回答说:“我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谁知他进入房间后长久没出来。王继恩在外面高声催促说:“事情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