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第一节 当亲情遭遇政治(3)

书籍名:《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    作者:张程
推荐阅读: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txt下载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笔趣阁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顶点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快眼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血凝:揭开中国帝王的身世疑团》第一节 当亲情遭遇政治(3),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杜太后死的时候,她的长孙赵德昭只有10岁。宋太祖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胜王赵德秀、次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四子秦王赵德芳。其中赵德秀、赵德林都早亡,而赵德芳年纪很小,真正有望继承皇位的就是二子赵德昭。但是从960年赵匡胤即皇帝位到976年驾崩,宋太祖在17年间都没有立过太子。

赵德昭,字日新。他的“燕王”是赵光义封的。赵德昭是贺皇后的儿子,干德二年(964年)出阁,也就是离开皇宫自立。依照制度,皇子出阁即封王。但是宋太祖以赵德昭年纪还小为理由(时年13岁),想让儿子多历练一下,因此仅授予赵德昭贵州防御使的官职。973年(开宝六年),赵德昭出任兴元尹,之后被提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是终宋太祖之世,赵德昭都没有被封王。

四王子赵德芳在开宝九年(976年),也就是父亲赵匡胤死的那一年才被授予贵州团练使的官职。

相反,赵光义被朝廷寄托了重任。宋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赵光义留守都城;宋太祖还让赵光义参与预谋和决策军国大事。赵光义的地位稳步上升,先是担任开封尹,后来又升为中书令。开宝六年(973年)九月,赵光义被封为晋王,兼任侍中。朝廷下诏晋王赵光义上朝的时候排在宰相前面,可见晋王赵光义的地位之重。同时,史书记载兄弟两人的关系和睦融洽,有许多“赏花习射于苑中”,“步至晋王邸,命作机轮,挽金水河注邸中为池”等记载,显示兄弟两人经常一起游玩。赵光义曾经患病,宋太祖亲自探望,并亲手为他烧艾草治病。在病中的赵光义觉得疼痛,宋太祖就先在自己身上试验来观察药效。兄弟两人手足情深的场面令人感动。

历史记录清楚表明,宋太祖虽然没有将继承人公开表明,但是他对弟弟赵光义的重用和两位皇子的非核心化使得赵光义在权力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暂且不管“金匮之盟”的真伪,如果宋太祖的确有心传位于皇子德昭或德芳,那么他为什么又让皇弟赵光义大权在握,从而让其对自己的儿子构成极大的威胁呢?

有人解释说,宋太祖觉得自己身强力壮,还没有将继承人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他还没有刻意地栽培某个人选。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男子超过35岁即可自称“老夫”。宋太祖已经近50岁的高龄了,应该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了。更何况历朝历代的皇帝一登基就册立太子的先例多的是,赵匡胤不能不有所准备。

那么,笔者的解释就是:赵匡胤的确是有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念头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血祭野人山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研究访谈录 伊达政宗 一路投奔奇迹 一江山登陆大血战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 一个记者能走多远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叶卡捷琳娜:俄罗斯史上最风流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