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回顾2016—2017年:深度基本面研究支持价值投资

书籍名:《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作者:佚名
推荐阅读:投资中不简单的事txt下载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笔趣阁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顶点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快眼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回顾2016—2017年:深度基本面研究支持价值投资,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高毅资产笃信价值创造和价值发现。董事长邱国鹭主张投资中要懂得“取舍”:“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愿意、希望在局部的领域形成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说所有行业、所有事情都懂一点儿,但懂得都不比别人多。”首席研究官卓利伟总是说:“更多的研究是为了更少的决策。”研究越深,愿意投资的标的就越少;在重点研究的品种上,投入越多精力研究,收益也会更高。

所谓“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只有集中精力在一个地方挖到足够深,才能够打到水。价值投资正是在打那一口井。对于投资而言,做投资应该对一点点东西懂得很多,而不是对很多东西懂得一点点。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方面,同样可以获得收益。

穿越过去三年股市的大起大落,高毅一贯坚持的深度基本面研究、价值投资思路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这个阶段投研团队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下内容摘自《中国基金报》的两篇报道,细致地再现了当时的一些投资思路:

《中国基金报》:回顾2016年,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邱国鹭:虽然去年我们整体业绩较好,但回过头来看,还是有需要检讨的地方,因为对市场走势比较谨慎,我们仓位一直比较低,没有把选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的研究本来就是着眼于对个股的深入挖掘,不应过度关注宏观大环境。当然,我们是做绝对收益的产品,在市场风险没有充分释放的情况下,出于控制回撤和对投资人负责的需要,对仓位的谨慎把控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就有一个平衡的问题。

我们选股票的标准,首先找商业模式简单、看得懂的公司,然后看行业,总体来说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商业模式要好,赚钱相对容易;二是行业壁垒比较高,竞争对手不容易进来;三是竞争格局要比较清晰,如果行业还在群雄混战,很难判断谁能胜出。一个公司如果商业模式好,竞争格局又比较清晰,不管宏观经济怎么样,它的基本面都可以不断超预期,拿这种股票心里也会比较有底。

《中国基金报》:从2016年到2017年,价值投资迎来了一段黄金期,今年漂亮50更是涨了又涨,这段时间怎么做投资?有什么心得体会?

邓晓峰:2016年年初股市遭遇熔断,很多公司出现了绝对低估的状态,很有吸引力,我开始积极买入一些优秀而便宜的公司。

因为担心市场系统性风险还没有释放完,如果市场继续下跌会造成基金净值进一步回撤,所以我一边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做一些股指期货的对冲,一边买入一些优秀而便宜的公司。当时考虑,如果市场继续系统性下行,股指期货可以对冲并减小产品回撤,如果市场上涨,相信我们选的公司能够有超额收益,在弥补股指期货的损失后还能有正收益。用这个办法,我积累了一定比例的对冲头寸,同时把股票仓位加上去。运用对冲工具锁定系统性风险,可以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敢于做逆向投资,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当时,香港市场上出现了非常好的机会,我们通过港股通买了有吸引力的互联网公司和极度低估的汽车行业公司等。下半年,等到净值从年初的熔断中恢复过来并有十几个点的正收益,有了安全垫之后,组合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了,我开始把股指期货降下来。

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想买一些优秀而便宜的公司,又要控波动,只能用高成本的对冲手段,这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办法,但这是在当时时点对我来说最合适的做法。当时,我刚开始做私募,跟客户和渠道还有一个重新建立信任的过程,如果产品波动太大,客户不能接受,我自己的压力也大,反过来可能影响操作。

《中国基金报》:从管理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到管理绝对收益目标的私募基金,是否需要一个适应期?有公奔私的基金经理说,做公募基本不需要考虑仓位,只需要选好个股就行了,在私募却必须同时考虑仓位和选个股,你的体会是什么?

邓晓峰:在公募基金主要做相对收益,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准备不充分,私募基金是做绝对收益目标的,要有应对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包括怎样控制回撤,降低波动率。不过,在公募基金管理的产品规模较大,在管理大规模基金方面经验比较丰富。通过多年的实践,我相信自己的方法长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但基金管理人与客户双方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建立信任,而信任只能是在创造回报至少是让客户比较早的脱离成本区才能实现的,需要通过自己一次一次的正确判断和净值不断创新高来赢得客户信任。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约束条件。

我们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但投资肯定会有波动,中间出现波折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肯定会有风险有回撤的。今年年中开始,我们对接纳新增申购资金比较谨慎,一方面想控制规模,一方面也担心渠道和投资者预期太高。我们还是希望基金稳健发展,把投资者的短期预期降下来,也希望给所有的老客户带来更好一些的回报,以后即使有波动,也尽量不亏损,整体的心态会好一些。这是一个事业,要慢慢做,中间需要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杨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