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第87页

书籍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佚名
推荐阅读:跳着踢踏舞去上班txt下载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笔趣阁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顶点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快眼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第8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当然刚才提及的都是些历史了,现在我们还是回归到赌局本身:巴菲特和塞德斯都同意定期公布赌局的进展情况。塞德斯希望每到市场下跌10%的时候就进行公布,因为他相信对冲基金的一个特质就是能够平稳度过困难时期。事实上,当年的第一个季度,市场相当低迷,但门徒合伙企业仅下跌了1.9%,而领航500指数基金却大跌了9.5%。然而巴菲特坚持认为公布的最佳场合应该是在每年5月定期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这也是大家最终达成的共识。
    然而,巴菲特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能就赌局问题说些什么或许要局限于一个事实:门徒合伙企业精心挑选出的5家基金的名称是要严格保密的。当然,巴菲特知道这些基金的名称,因为门徒合伙企业每年都要将审计结果提供给他。除此之外,指定的基金也没看出宣布加入这场赌局有什么好处(至少到现在为止是这样),只要承诺保密,它们还是同意继续。门徒合伙企业试图说服加入的第一只基金,事实上并没有加入。
    赛德斯和塔伦特两人可能会对这5家筛选出来的基金的大致情况做一些说明。它们都是股权导向的(偏爱股票而非债券),倾向于进行对冲而非短线交易,运营者主要是些经验丰富的投资老手,而非初出茅庐的新人。或许我们可以猜测门徒合伙企业自己旗下的基金是这5家之一,因为如果它们自己也被排除在外的话,就很难向投资人解释为什么公司不选择在自己对冲基金上投下筹码。
    至于投资者在对冲基金方面支付的费用(这也是巴菲特的核心论点),它们既复杂又昂贵。一只组合型基金通常收取1%的管理年费。而它投资的对冲基金还要收取管理年费,对于组合型基金来说通常就是1.5%的管理年费,该费用由投资者按季度缴纳,并根据其账户当时的价值来计算。这也就是说,无论一年所赚取的回报如何,投资者都要不断拿出资本额的2.5%去支付这些费用。相比之下,去年500指数基金的开支比率为15个基点(0.15%),而大投资者为Admiral份额支出的比率仅为7个基点。Admiral份额就是巴菲特在此赌局中所仰仗的工具。
    管理费以外,对冲基金通常还要收取回报的20%,剩下80%分给投资者。组合型基金则要收取那80%中的5%或更多作为自己分得的一杯羹。其结果是,每年靠投资者资金赚来的回报就最多只留下76%给投资者,其余的部分全被形形色色的巴菲特口中的“帮手”们瓜分一空。与此同时,投资者还要雷打不动地支付资本额2.5%的管理费。总数加起来,绝对是笔很可观的数字。如果门徒合伙企业要赢得这个赌局,那么5家对冲基金必须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要表现得好得多才行。
    当然这个可能不是没有。巴菲特自己评估自己的胜算大概只有60%,这与他平日里稳操胜券的作风略显不同。门徒合伙企业则认为自己获胜的概率高达85%。当然很多人或许会说,通过这场赌局,门徒合伙企业已经获得了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知名度。另一方面,门徒合伙企业明显很希望取得胜利,特别是当面对一位一生中几乎从未失手的高人时。塞德斯自己则更加笃定:“我们很幸运,竞争的对手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而不是巴菲特。”
    预测与辩论
    预测:从2008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的10年间,扣除费用、成本及开支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的表现将超过对冲基金组合的表现。
    沃伦·巴菲特:同意
    很多非常聪明的人在证券市场上的作为超出了一般水平,我们称其为主动投资者。
    与他们相反的就是被动投资者,根据定义来说,他们的表现应该在平均水平附近。总的来说,他们的位置会或多或少近似于指数基金。因此,与主动投资者平衡之后,肯定也是趋于平均状态。然而,这些主动投资者也可能带来更大的开支。因此,总的来说,除掉这些费用之后,它们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不如那些被动的投资者。
    当大量管理费、大笔业绩提成、交易佣金都加到主动投资者的方程式中时,成本定会骤然飙升。由对冲基金的构成的基金组合加剧了成本问题,因为各对冲资金收取的巨额费用还要叠加在他们的费用中。
    很多聪明人都加入对冲基金的操作中。然而,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努力是自我中和的,他们的智商再高也难以免除这些强加给投资者的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来说,投资者在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上的表现会优于组合型基金。
    门徒合伙企业:反对
    巴菲特先生的主张是正确的,平均来看,狭义定义下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比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其表现注定会弱于市场指数。不过,将这番理论移植到对冲基金上,就有些拿苹果和橘子相对比之嫌。
    由于在投资多空双方上的灵活性,对冲基金不打算战胜市场。相反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它们都会试图创造正回报。对于对冲基金而言,成功意味着在不景气的时期比市场表现得更好,而在市场达到最佳行情时低于市场回报。不过,通过一个周期,扣除所有费用之后,顶级对冲基金管理者的表现已经超过扣除所有费用的市场净回报,同时承担的风险也较小。我们相信这样的结果将持续下去。
    最好的对冲基金的回报率与一般水平之间的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使得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其中不乏组合型基金,有机会采取和任用投资者认为会优于平均水平的战略和管理者。具备去芜存菁能力的组合型基金将能够获得足以充分补偿额外费用的高回报。
    
    尽管奥巴马的顾问团已经从小规模的核心幕僚扩编到了民主党内部的资深资本家,但他还是经常与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通电话。奥巴马说:“巴菲特是我最喜欢的人之一,他非常务实,而且精明。”因为他不仅大力批判金融行业和为富人减税的政策,而且还比任何人更了解资本市场。
    
    2009年最初的那几天,股市的气氛就像寒冷的空气一般萧瑟,不断地下跌再下跌。我们《财富》杂志的一帮同仁认为是时候更新一下巴菲特的“市场指标”了,也就是美国股市的总市值与GNP的关系。2001年年末,我们绘制过这样一张图(见图56-2),当时传递的信息是“别买!”
    不过,这次当我的合作者多丽丝·伯克拿到数据时,发现市场完全处于巴菲特可买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发表了这篇文章以及数据报表,预计是在2月1日到达读者手中的。
    必须要承认的是,这次“买进”信号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自从2月1日起,标准普尔500指数大幅下跌了18%,3月9日更是几近谷底。即便如此,如果你在2月1日购买了一只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回报交易所买卖基金(Total Return ETF),一直持有到2012年年中,你就会获得78%的总回报率,而且你会很高兴巴菲特当时分享了他的指标。
    ——卡萝尔·卢米斯
    图81-1 1924—2009年上市公司总市值所占GNP的比重
    是时候购买股票了吗?根据这张跨度85年的图表以及沃伦·巴菲特的名望来看,购买股票的时机到了。这张图表反映出了美国股市总市值占美国GNP的比重。
    《财富》杂志第一次看到这张图是在2001年年底。尽管当时股市已走出互联网泡沫,开始大幅回落,但股价都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当时总市值相当于GNP的133%。这个水平对于巴菲特来说肯定还不是买股票的时候。
    但他脑海中也浮现出可购买时的场景,他说:“如果该比率下降到70%~80%之间,购买股票就可能会带来很好的回报。”
    其实,这就是股市在1月下旬的情形,当时的数字为75%。市场回归理智也并未让巴菲特感到惊喜,他告诉《财富》杂志,这一指标的变动让他想起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对股市的看法:“股市短期的运作像是一个投票机,而它长期的表现则像一个称重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