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第72页

书籍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佚名
推荐阅读:跳着踢踏舞去上班txt下载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笔趣阁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顶点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快眼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第72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正如巴菲特所确信的那样,贸易赤字问题无可比避免地在2003年急剧恶化,达到5000亿美元。在接下来的5年中,赤字每年都会以1000亿~2500亿美元的幅度增长,只有在2009年时才降至5000亿美元以下,这是因为次贷危机使美国人惊恐万状,他们“暂时”减少了消费量并提高储蓄率。2009年以后,贸易赤字再度上演。如果按照7月份的水平计算的话,2012年的赤字将会达到5600亿美元左右。
    如今,尽管只有被问及“进口许可证”的想法时,巴菲特才会开口谈一谈,但他仍然认为该想法有一定可取之处。他补充说:其他关于促进出口和进口之间平衡的想法或许也会有效。“但是,”他斩钉截铁地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必须达到平衡。巨额赤字的现状是完全不堪一击的。”
    文章开篇讲到巴菲特已经将外汇交易引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进行兑换美元交易(trading against the dollar),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里,他要定期报告交易的进展情况。2006年年初,他几乎结束了所有的外汇交易,并宣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赚取了22亿美元现金。这并不是因为他预计美元将走强,恰恰相反,他曾认为美元很可能继续走弱,而事实也印证了他的说法,而且幅度非常大。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率差发生了变化,直接投资货币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巴菲特说,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金投入到海外企业,将会使其海外收入大幅增长,这对于未来来说也不失为一个更好的策略。
    接下来发生的,也就是短短几个月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了第一桩海外公司收购案,即收购伊斯卡公司(Iscar),这是一家以色列的金属切削刀具及切削技术的供应商。这家公司几乎贡献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美国境外的所有的利润。此次收购耗资40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获得了该了公司80%的股份,其余的20%则还掌握在卖家手中。
    下面这篇关于贸易赤字的文章可视为补充报道。
    ——卡萝尔·卢米斯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要就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发出警告,还要为解决这个问题献计献策。不过,我需要提前申明,你们可能会出于两个原因对我所说的内容表示怀疑。首先,对宏观经济走势,我的预测一向不怎么鼓舞人心。举例来说,在过去的20年中,在通货膨胀的问题上,我总是显得过度惶恐,草木皆兵。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早在1987年我就公开表示,日益扩大的贸易赤字令我忧心忡忡,然而,正如大家所了解的,我们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因此,在贸易赤字的问题上,我至少有过一次大喊“狼来了”的前科。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喊“狼来了”,而且这一次我还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金支持。截至2002年春季之前,即在我72年的人生中,从未买过外汇。然而,自那以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斥巨资购买了若干种外汇,而且现在仍然持有。在这方面,我不会透露具体细节;但事实上,我购买了哪些外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潜在的意义:持有其他货币就意味着我们认定美元将贬值。
    不论是作为一名美国公民还是一名投资者,我都切切实实地希望我的这些预言被证明是错误的。公司从外汇交易中获得的任何收益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说明由于美元的贬值,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我们的股东在生活其他方面正在遭受损失。
    然而,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领导者,我要负责地并以合理的方式运用公司的资金。之所以最终把钱投向我一直以来未曾涉及的领域,是因为我们的贸易赤字已经极度恶化,甚至可以说,我们国家的“净资产”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海外转移。
    如果这种资产转移长时间地持续下去,必将酿成大祸。为了搞清楚原因,请大家跟我到“浪费村(Squanderville)”和“勤俭村(Thriftville)”上来一次狂想之旅,这是两座面积相同、比邻而居、与世隔绝的小岛。
    这两座小岛,土地是唯一的固定资产,而小岛的社会结构也非常原始,居民们只需要食物,也只生产食物。岛上居民每天工作8个小时,事实上,他们能生产出足够维系自己生活的食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就一直这样生活着,每座小岛上的人都按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这意味着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给自足。
    然而,终于有一天,勤俭村里勤劳的居民决定要多储存一些食物并进行投资,于是他们开始每天工作16个小时。在这种模式下,勤俭村的居民继续依靠8小时工作生产出的食物维持生计,而把相同数量的食物出口到他们唯一可以出口的地方:浪费村。
    浪费村的居民对这一变化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从此以后可以不用再辛苦劳作,却仍可以大饱口福。当然,“补偿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浪费村的居民来说,这看似无害:勤俭村居民想交换的只是浪费村的债券(自然是按照“浪费村币”计价发行的)。
    时光流逝,勤俭村的居民积累了大量此类债券,而这意味着勤俭村居民可以凭该“提取证”索取浪费村未来的生产成果。浪费村的权威们嗅到了危机即将来临,他们预测,对浪费村的居民而言,既要维持生活所需又要偿还债务,或仅仅是偿还债息,最终会要求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不过,浪费村的居民根本没心情听这些苦口婆心的唠叨。
    与此同时,勤俭村居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他们问,一座懒惰小岛发放的“白条”能有多大的好处?于是勤俭村的居民改变了战略:尽管继续持有部分债券,他们还是将大部分债券出售给了浪费村的居民以换取浪费村币,然后再利用这笔收入去购买浪费村的土地。最终,勤俭村的居民完全拥有了浪费村。
    从那一刻起,浪费村的居民不得不面对等价交换的惨剧: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东西可交易了,他们不但每天必须工作8个小时以维持生计,而且还必须加班加点地工作来偿还债息,还要向勤俭村的居民支付当时因疏忽大意而卖掉的土地的租金。实际上,勤俭村的居民利用收购而不是征服的手段使浪费村沦为了自己的殖民地。
    当然,有人会争辩说,浪费村的居民未来的生产成果必须无休止地运往勤俭村,这些生产成果的现值只相当于勤俭村居民最初放弃的产量,因此对双方来说都是一项公平交易。不过,由于浪费村某一代居民的不劳而获,致使未来若干代居民都得耗尽一生来还债,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这种情形就是颇为戏剧性的“隔代不平等现象”。
    让我们以家庭为单位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设我,沃伦·巴菲特,能够使用可偿付的巴菲特家族借据来购买我一生所需的所有消费品,而债务及利息将由我的子孙后代以货物和服务的形式偿还。这种情形可能会被看作巴菲特家族与债权人之间的平等交易。然而,我之后出生的巴菲特家族成员估计都不会赞同这项交易,甚至可能试图赖账,但愿不会如此。
    再将思考放回到那两座小岛上:面对有史以来数额最庞大的债务负担,浪费村政府迟早会做出决定,实施高通货膨胀政策,即发行更多的浪费村币,以稀释原有货币价值。浪费村政府还会理直气壮地辩解,毕竟,那些烦人的浪费村债券只是索取特定数目的浪费村币而已,而非货币所对应的价值。简而言之,稀释原有货币的价值,将有助于缓解浪费村的财政危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果我是勤俭村的居民,会直接持有浪费村的土地,而非其政府发行的债券。一般政府都认为没收外国人的资产在道义上相当难以接受,而冲减外国人所持债券的购买力比较容易接受。毕竟强取豪夺不如暗度陈仓。
    岛国间的尔虞我诈又与美国有何干系呢?简单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一直处在类似勤俭村的勤勉状态,通常情况下,我们出口的产品远多于我们的进口量。同时还会将结余投资到海外,从而使得我们的净投资额,即美国人持有的海外资产减去外国人持有美国国内资产后的净额,持续增加,从1950年的370亿美元增长到了1970年的680亿美元,这是根据当时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政府后来又进行了修改。总的来看,当时我们国家的“净资产”总值既包括了美国国内的所有财富,也包括了我们在世界其他地区的一大笔财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