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第13页

书籍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佚名
推荐阅读:跳着踢踏舞去上班txt下载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笔趣阁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顶点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快眼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第13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企业仿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做法,尤其是那些收益丰厚、公共关系问题较少而且慈善动机比较强的企业。巴菲特也曾对慈善事业有过不少思考。很多年以前,他曾建议爱达荷州的格林内尔学院捐赠基金会收购一家电视台,这对教育机构来说实属罕见。格林内尔学院接纳了这个提议,以129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代顿市的一家电视台。就在两个月前,该学院又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将电视台卖出去了。因此,如果你看到巴菲特偏离了正轨,那么最好盯紧点儿,看看他会去往何方。
    
    沃伦·巴菲特因支持人工流产的合法性,近来饱受争议,但这并未影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慈善捐赠事宜,也就是说,直至亚利桑那州皮奥里亚市的辛迪·库格伦(Cindy Coughlon)改变了这一切,这是一位34岁、不爱出门的妈妈。由于她发动了反对向支持人工流产自由组织捐款的运动,巴菲特这位商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终止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全部捐助计划。在过去20年里,该公司曾向人工流产问题论战双方的学校、团体等各种机构捐助近2亿美元。
    这个不同寻常的项目,也叫作“慈善红利”,它是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每年可以向他们指定的多达3家慈善机构每股捐助18美元。有些股东,包括巴菲特在内,通过其基金会利用这一机制向诸如致力于“计划生育”等事业的机构捐款。
    2002年冬天,库格伦发起了反对向支持人工流产自由组织捐款的活动。库格伦是3个孩子的母亲,曾想成为娇宠有限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近将其收购,该公司营业收入为7.4亿美元)的销售员。公司有大约7万名兼职“咨询员”,进行特百惠式的上门推销厨房用品的活动。库格伦说,她被吸引到娇宠有限公司是因为她觉得公司跟她这种基督徒有着一样的传统生育的价值观。例如,公司陈述自己的使命时,就鼓励人们“发展上帝赋予他们的才能”。
    然而,当库格伦惊愕地发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娇宠有限公司,意味着公司赚来的部分利润将可能用来资助支持人工流产自由组织时,她非常沮丧。2003年1月,她通过电子邮件向100位朋友和他们的家庭发出呼吁,要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巴菲特停止向这种组织捐款。“人命关天国际”(Life Decisions International)等反对人工流产的组织也开始大力宣传这份请愿书。
    最初,在今年4月份的一份电子邮件中,娇宠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多丽丝·克里斯托弗(Doris Christopher)曾告诉她的顾问式销售员,尽管“我个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巴菲特不同……但我没有立场要求什么,也无权评判”。然而,她传递的信息并没有压制住这场风波。库格伦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人“快到1000”了,销售员们纷纷辞职,客户不断投诉。到了6月底,公司压力大到不堪其重。于是,克里斯托弗“怀着沉重的心情去见了巴菲特”,她在写给销售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这样说道:“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慈善捐款给你们造成的难题,令巴菲特很是困扰。”7月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终止这项慈善计划。
    不过,在今年之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似乎不为这些压力所动。多年以来,反对人工流产自由组织的人士曾经常干扰和联合抵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去年,一份主张终止这项慈善计划的股东议案被彻底否决,因为97%的持股人投了反对票。在2001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曾捍卫这项计划。他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除了股东指定的捐助之外,不做其他任何捐助项目”,股东“在人工流产问题上,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所占比例,可能大致与全美人口中的比例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现在要放弃这项计划呢?公司宣布说,“它的所有权状况现在”不仅“损害到”一个附属公司,而且还“损害到”个人。对于董事会来说,愿意接受联合抵制造成的一些破坏,是因为一个巨型公司可以消化这种破坏。然而,如今,这种破坏波及了娇宠有限公司的销售员,而他们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政策毫无关系,不应该受到这项政策的伤害。因此,终止项目势在必行。
    库格伦“对这一决定兴奋不已”。不过她说,只有她尊称为“巴菲特先生”的这个人停止向支持人工流产的自由组织捐款,她才会感到安心。她说:“他才是关键人物。”
    
    从1966年起,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报的一部分,巴菲特开始撰写致股东的信。10年之后,他参与了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的一个专门小组,并学习到了如何加强股东之间的交流。因此,在1977年的年报中,他进行了一定的革新。革新是以比较温和、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这些集中了智慧、幽默与个性化的致股东的信引起了更广泛的注意。
    于是,《财富》杂志决定将这些信做个整理,以类似书评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这项工作,我当时并没有多少时间来接手。当临近1977年年报发布期时,作为巴菲特10年的老友,我应他的邀请,与他商榷已基本完成的致股东的信。我唯一还记得的建议,就是将一个“the”改成“a”。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无偿地成为他的尽心尽责的编辑。而我也必须承认,从那时起,我的建议也逐年增加,但模式从未改变过:他写,我编辑。当然,有时候我也会在如何组织一个句子上屈服于他。
    1983年,由于我无法承担撰写这篇文章的工作,《财富》杂志转而求助于一位自由作家安德鲁·托拜厄斯,早前他曾为《财富》杂志工作过数年(失去他是杂志的一大损失),后来转向写书,比如,他曾写过《你唯一需要的投资圣经》(The Only Investment Guide You’ll Ever Need)以及一些自由撰稿文章。托拜厄斯说,当《财富》杂志的编辑给他打电话商讨这篇文章的写作时,他还从未深入了解过巴菲特是何许人也,只听说过“他拥有一帮狂热的拥趸”。托拜厄斯欣然应约,着手写作,这篇文章展现了他自己的幽默感和个性特征,远超于一篇书评。
    然而,写完这篇文章之后,他是不是接着就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然后以每股1000美元(现价约为13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呢?托拜厄斯回答说:“我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我所做过的最糟糕的投资,因为我压根儿就没有买。如果当时我拿着《财富》杂志给我的1500美元稿费,再加些钱买两股,那么……”托拜厄斯回忆说。当时股价有点儿偏高,如果回落一点儿的话,他肯定就出手了。他说,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处于1万美元和3万美元的时候。
    然而,让人宽慰的是,托拜厄斯和巴菲特成了好朋友,两人常常促膝聊天,这不光是为了文章,还因为两人都是民主党的支持者。
    ——卡萝尔·卢米斯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对于年报有两大期待。一个是好消息,即账面净资产的增长,在过去的18年里其每股净资产从19美元升至737美元;另一个是来自他们的董事长致股东的信,从18年前开始,巴菲特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事实上,每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几乎就等同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
    股东收到的是没有照片、彩印、印花、柱状图、图表,甚至连个公司标志都没有的一份报告,看上去就像是一家泡沫最终破裂的公司在倾覆之前的惨淡年报。然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非是色彩斑斓的泡沫,这家涉足多个行业的商界巨擘,其股价从6年前的85美元已涨到了如今的955美元,并且没显示出任何要破裂的征兆。
    一般来说,阅读年报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扫一眼审计员意见,然后查阅财务报告和脚注。那么,董事长致股东的信有什么意义呢?阅读信特别能节省你的时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吸引了各方的关注和赞扬,甚至还收到了重印的邀约。该公司已经将过去5年的年信整理成册,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