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第11页

书籍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佚名
推荐阅读:跳着踢踏舞去上班txt下载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笔趣阁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顶点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快眼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第11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976年,几乎是在不经意间,巴菲特为格林内尔学院寻求到了重要的机遇。托马斯·墨菲(Thomas S.Murphy)是首府广播公司(Capital Cities Communications)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巴菲特的好友。在新奥尔良进行的一次有关报业经济的会议中,他和巴菲特一起吃了一顿早饭,并向后者提及阿弗科公司(Avco Corp.)正打算出售旗下的辛辛那提电视台。按理说,要不是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巴菲特本应有兴趣为自己或者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收购这家电视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华盛顿邮报集团12%的股权。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任何一个法人最多只能拥有5家电视台,或是7家,但其中至少要有2家受欢迎度不太高的超高频电视台。华盛顿邮报集团当时已经拥有4家甚高频电视台。显然即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持有的并非是有表决权的股票,但监管机构还是会认为,不论是巴菲特还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再收购一家电视台,都要被算在华盛顿邮报集团的账上。也就是说,这样一来,就把华盛顿邮报集团的“最后一发子弹”也用掉了。当他几乎快要忘记电视台收购案这件事的时候,罗森菲尔德的一通电话提醒了他,或许对于格林内尔学院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由于现金流的问题,阿弗科公司急于抛售旗下的电视台,所以这家电视台很可能就是巴菲特极力倡导的“被低估的可靠资产”。一所大学购买电视台,这几乎闻所未闻;当然也有例外,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就拥有新奥尔良一家顶尖的商业电视台。然而,一所久居象牙塔的大学能够走向市场,参与经济活动,这无疑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
    格林内尔学院董事会通过了收购辛辛那提电视台的提议,但在商讨如何解决收购资金问题时耽搁了不少时间,以至于错失了第一次出手的机会。这家电视台被多媒体集团(Multimedia Inc.)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为了缓解失望的情绪,格林内尔学院迅速买下多媒体集团价值31.5万美元的股票,如今其市价已翻了三倍。阿弗科公司在代顿的电视台是第二个机会,这次巴菲特并未过多考虑资金问题,他毫不犹豫,全心投入,出价1290万美元买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一个子台WLWD-TV 2,这个价格大约是该电视台总收入的2.5倍。对于至少3倍于总收入的报价惯例,这个数字并不算太吸引人,但是阿弗科公司还是接受了。
    该电视台在当地的三家电视台中排名中游,它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区边缘的莫兰市(Moraine),那里原本是一个旱冰场。格林内尔学院接手后,将电视台的呼号改为WDTN,并组建了独立的格林内尔通信公司(Grinnell Communications)来运营它。公司利用自己的收入来支付各项税款,因此不管老板是教育机构还是别的组织,都没什么差别。格林内尔通信公司斥资130万美元进行设备改善,包括花费75万美元用于加高发射塔,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公司的运营相当顺利,基本没遇到什么问题出现。在电视台未被格林内尔学院收购之前,雷·科利(Ray W.Colie)就担任电视台的总经理,收购之后,他仍然掌管着电视台的运营。尽管公司的6人董事会受控于格林内尔学院,但他们给科利和员工们保留了相当大的自主权。
    电视台的资金问题最终也解决了。罗森菲尔德基金提供了价值200万美元的股份,而格林内尔学院筹措到1100万美元,其中半数来自外部贷款,半数来自基金会自身。这笔投资真正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其可观的回报。排名前50的电视台(代顿电视台排名46)最新的成交价格一般都在其总收入的4倍左右。1978年,WDTN的总收入大约为900万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其市值达到了3500万美元左右,是其收购价的2.5倍。
    在格林内尔学院的账目上,电视台的真正价值明显被低估了。初始的200万美元的股份是按成本计价法录入账目的,与此同时,该学院还欠着大约500万美元借债(有些贷款已被偿付)。如果以市场价格重新计算WDTN的价值,那么在减掉欠局外人的500万美元后,格林内尔学院的回报会猛增700万美元。而且,捐赠基金会的资产也将达到6000万美元而不是格林内尔学院评估的3750万美元。
    巴菲特认为,那些拥有庞大捐赠基金会的大型学校可以借鉴格林内尔学院的投资战略,将投资组合限制在比较少的领域,这样就能产生一些巨大的可能性。要是哈佛捐赠基金会能在1978年初获得美国广播公司的控制权,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当时该股票的总市值只有大约7亿美元,哈佛捐赠基金会只用自己一半的资金就可以买下它。按这个思路延伸一下,对美国广播公司7亿美元的投资,将带给哈佛捐赠基金会一笔可观的回报,其回报率将与格林内尔如今的回报率相差无几。
    然而,事实是,很少会有大型学校有格林内尔学院那样大胆的行事风格。实际上,格林内尔董事会也开始出现分歧,有人担心投资组合的不平衡性。更荒谬的是,WDTN越是升值,他们反倒越是心神不宁:但这种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电视台的市值目前大约占据了整个捐赠基金会资产数额的一半,作为基金受托人还是会疑虑,资金如此集中是否足够稳健。“我甚至可以预料到,如果电视台持续贬值,”格林内尔学院的一位董事说,“学生恐怕会在课堂上和我们起冲突,他们会说如果早点变卖掉这个赔钱的电视台,他们的学费估计还能低点儿。”
    巴菲特说,当然,如果董事会最终决定卖掉电视台,也是他们的权力。但毫无疑问,他是不愿投赞成票的,至少现在不愿意。“我总是不断地进行再评估,”他说着,然后停顿了一下,“但那是实实在在的资产。”巴菲特眼中的未来,不是纠缠于是否会陷入官司,而是在于新的可能性。他相信,如果一个学校投资了很多项目,总额超过年度预算的20倍,那么5%的年回报率就可以支撑学校毫无压力地运转下去。简而言之,学校根本不需要收学费。
    
    除了按照年代顺序编排的文章之外,本书还穿插了两篇相关文章。第一篇写于1981年,记叙了巴菲特的一个创举: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持股人可以指定公司捐赠的慈善机构;第二篇发表于22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讲的是巴菲特停止了这个项目,因其激怒了反对人工流产的慈善机构,它们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支持了主张人工流产的合法性机构。
    它们的愤怒当然不是基于接受捐赠的机构类型。以2002年为例,790所学校和437座教堂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捐赠的受益方,这些数字都出现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此外,巴菲特也谈到了人工流产合法化的问题。他认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内部也存在两个阵营,比例估计和美国本土人口的比例差不多。不过,巴菲特本人和他已故的妻子苏珊,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大股东查理·芒格都站在支持者一方。所以,反对人工流产合法化的组织就认为它们的反对者的力量壮大了,比如,美国计划生育协会(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就获得了超出比例的捐赠。巴菲特指定给计划生育协会的捐赠直接流向了该组织,笔者是该组织的负责人。
    反对人工流产的组织针对巴菲特和芒格两人的强烈反对并未动摇巴菲特的决心。然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子公司娇宠有限公司(The Pampered Chef)及其独立“顾问”们,也就是厨具产品的销售人员(多数是家庭主妇),也跟着遭殃。巴菲特认为,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人工流产问题的立场而导致这些家庭主妇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这是不公平的,所以,他停止了这一项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