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第7页

书籍名:《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作者:佚名
推荐阅读:跳着踢踏舞去上班txt下载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笔趣阁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顶点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快眼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第7页,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后进先出法”为各企业所青睐,并逐渐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因为这样做会降低企业报表上的利润和税收。目前这种趋势有减缓的迹象,但仍有不少已经采用这个原则或有意实施这个原则的企业不愿放弃,以期进一步增加报表上的存货周转率。
    在固定资产方面,假设通货膨胀对所有产品的影响都一样,那么,通货膨胀率的任何增长,将首先提高固定资产周转率。这是因为,销售收入会立即反映新的价格水平,而固定资产只能逐步地反映变化。比如,只有在现有设备被淘汰之后,才能以新价格购买新设备来取代它。因此,很明显,公司的设备更新过程越缓慢,固定资产周转率上涨得越多。只有当更新周期完成后,这个过程才会停止。假设通货膨胀率不变,销售收入和固定资产会以通货膨胀率的节奏增长。
    总的来说,通货膨胀将会提升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这种提升部分源自“后进先出法”的会计方法。如果通货膨胀加速,由于销售收入的上升快于固定资产的上升,这也会对周转率起到促进作用。不过,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总资产周转率上升是有限的,其程度不足以使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上升。截至1975年的这10年间,尽管从总体上来说,通货膨胀在加速,企业广泛采用“后进先出法”,但500强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仅仅从1.18/1上升到1.29/1。
    更便宜的杠杆
    使用便宜的杠杆呢?不太可能。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会导致借贷成本大幅上升,而不是下降。恶性的通货膨胀率会催生急性的资本需求,由于贷款人对长期合同的不信任感日渐加深,他们开始索要得更多。即使利率不再进一步上升,杠杆也会变得更贵,因为公司账面上的平均债务成本低于替代成本。现有债务到期后,就需要用成本更高的新债务来替代。整体而言,杠杆成本在未来的变化会对净资产收益率产生轻微的抑制作用。
    更高的杠杆率
    使用更高的杠杆率呢?美国企业早已消耗了太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能使用的“杠杆型”子弹。证明这一论点的证据,可在500强企业的另外一组统计数据中找到:1956—1975年的20年里,500强企业的净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从63%降到了50%以下。换句话说,每一美元的净资产已经比过去利用了更多的杠杆。
    通货膨胀引发的融资需求颇具讽刺意味。高盈利企业通常是那些信用等级最好的企业,它们对债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少,而盈利较差的企业似乎永远欲壑难填。放贷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要比10年前深刻多了,所以,他们不愿意贷款给资金匮乏、盈利不佳的企业,让它们将杠杆抬高到天上去。
    尽管如此,鉴于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许多企业似乎已下决心在未来通过提高杠杆率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企业管理层做出此决策,是因为他们需要比往日更多的资金才能维持企业的业务规模。在不能减少股息以及无法增发新股(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股票的吸引力大大减小)的情况下,要想得到额外的资金,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便是增加债务,而几乎无暇顾及债务的成本。它们往往会像那些公用事业企业一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8%的利息争论不休;而到了1974年,为了能得到利息为12%的借款而感激涕零。
    不过,在当前的利率下,新增债务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要小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成本为4%的债务。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负债率上升还会导致信用评级被下调,引发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
    这一点再加上前面讨论的几点可以说明,未来的杠杆成本必将上升。总的来看,杠杆成本的上升很可能抵消提高杠杆率所带来的好处。
    除此之外,与传统的资产负债表相比,美国企业如今早已债台高筑。许多企业还承担着庞大的养老金债务,当现任员工退休时,企业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物价水平调整退休工资的数额。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1955—1965年,这种养老金计划所带来的债务还能得以合理预测。而今天,已经没有人能够真正搞清楚企业的最终债务是多少。如果未来通货膨胀率平均为7%,一名年薪为1.2万美元的25岁的员工,仅仅为了满足生活成本的增长,当他65岁退休时,他每年就可以从企业获得18万美元。
    当然,企业每年的报表上都有一项关于未履行的养老金债务的精确数字。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可信的,那么企业可以预先支付等同于这个数字的一笔资金,将其加入到现有的养老金资产,然后将这笔钱移交给某一家保险公司,让这家保险公司承担该公司的所有的养老金债务。不幸的是,在真实的世界里,恐怕根本找不到愿意听一听这笔交易的保险公司。
    事实上,对于发行这种“生活成本”债券,即不可赎回的、利息与物价挂钩的债券,任何一家美国企业的财务主管都会打退堂鼓。然而,通过私人的养老金系统,美国企业实际上背负了大量相当于“生活成本”债券的债务。
    对于杠杆的提高,不管是传统债务,还是账外的与物价挂钩的“养老金债务”,股东都应该持怀疑态度。企业在不负债的情况下获得12%的净资产收益率,要远远好于债台高筑的企业获得同样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也就意味着,如今企业12%的净资产收益率的价值要远低于20年前12%净资产收益率的价值。
    降低企业所得税
    降低企业所得税似乎不太可能。投资者所持有的美国企业股票只能算作D类。A、B和C三类股票分别由联邦、州和市政府所持有,分别代表着它们征收所得税的权利。没错,这些“投资人”对企业的资产并不拥有所有权,但他们可以在企业利润中分享一大份,对那些由D类股东的留存利润所创造出来的利润也不例外。
    A、B、C三类股票的另一个诱人之处是,只要它们中任何一类“股东”进行单边投票,无须付款,就能立刻地、大幅地提高对企业利润的分成,例如对A类“股东”而言,只要美国国会采取行动即可。更有意思的是,任何一类“股东”都可以追溯式提高自己享有的企业利润的份额,比如1975年纽约的企业就经历了这种“出其不意”的追溯。每当A、B、C三类“股东”投票提高它们所占的份额时,剩下留给D类股东的部分,也就是普通股票投资者的部分,肯定就会减少。
    在展望未来时,如果还认为那些控制着A、B、C三类股票的人会投票减少自己的份额,那似乎就太不明智了。D类股东必须致力于保留住自己的那一部分。
    更高的营业利润率
    在我们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5种方法中,最后一种是提高营业利润率。一些乐观主义者对此寄予了很大希望。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是错误的。不过,每1美元的销售收入里面只有100美分,而在我们得到税前利润之前,这1美元中还要有多项支出被扣除。这其中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原材料、能源和各种各样的非所得税。这些成本的比重在通货膨胀时都不太可能会降低。
    非但如此,近期的统计数据表明,在通货膨胀时营业利润率很难被大幅提高。1956—1965年,这是一段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的时期,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季度报告显示,这一时期制造业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8.6%。1975年之前的10年间,制造业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8%。换句话说,尽管通货膨胀率有了相当大的增加,营业利润率却下降了。
    如果企业能够根据重置成本定价,那么在通货膨胀时期利润就会增加。然而,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尽管大多数大型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很大,却依然无法转嫁成本。重置成本的会计方法显示,企业利润在过去10年中显著下降。如果石油、钢铁、铝业等行业的企业寡头确实有垄断市场的实力却无法提价,能够得出的结论就只有一个,它们的定价权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这5种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我们已经全部罗列出来了,但根据我的分析,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在高通货膨胀的环境下真正帮到我们。或许你可能会得出比我更乐观的结论。不过,请记住,12%左右的净资产回报率已经伴随我们很长时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 漫步华尔街 格雷厄姆经典投资策略 驾驭周期: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