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

柒:丹水对峙

书籍名:《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    作者:渤海小吏
推荐阅读: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txt下载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笔趣阁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顶点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快眼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秦并天下》柒:丹水对峙,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率领秦国这个有史以来最大军团的,是一个叫王龁的秦军统帅,时任左庶长(爵位、职位一体的官名,白起打伊阙之战前的职位)。

王龁在长平之战前的史料很少,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不错的指挥官,秦国在将领方面向来品质上乘。

不过,此时有一个疑问,秦帝国的军事符号白起呢?所有的史料中都没有说此时的白起干什么去了。

秦国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出征,没有理由将最有把握的“万人敌”放在一边。有可能是白起生病了,但以白起的资历和作战把握,秦王不会等不起他,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争本就是国之大事、生死之道,秦昭王也不可能不察。

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白起此时已经渐渐失宠,这种关键性的大阵仗不再交给他了。因为他是魏冉一路提拔起来的人。

无论是秦昭王,还是范雎,都不希望白起继续获得功勋与影响力,这个王龁则是领导班子着力培养的下一代将领骨干。

没办法,不仅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问题,白起此时已经是功高难再赏,这是个很尴尬的位置。

在皇权时代,不世的功勋是不能总立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领导们的眼光往往不会错。王龁率领秦军一路势如破竹,一举拿下西上党,并迅速向以长平(今山西高平市)为中心的东上党进发。

赵国此时的应对之策,是派出老将廉颇。但是,这个任命颇有争议。

按说老行为艺术家廉颇作为赵国的军事符号,应该是众望所归,但此时的赵国政坛却有很大一部分势力认为,应该让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廉颇的所有扬名战例几乎是从齐国那里得来的,而且他作为“胡服骑射”时代的将领,最拿手的就是骑兵作战。平原或北方的草原,是最适合廉颇发挥的战场,但秦国这次打的是上党高地。

而上党地势千沟万壑,并不适合骑兵作战,主要的还是仰仗步兵的力量,所以廉颇并不是最佳人选。

其次,十年前大败秦军的赵奢已经病逝,但他的儿子赵括已经渐渐崭露头角。

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史书误导,认为赵括是个草包,草包是不会有机会带着几十万人上战场的。(当然极个别时刻会有个例,比如明初的李景隆。)

世界杯期间买彩票、赌冠军时,我们只会在德国、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少数几个国家队中去猜测。

赵括实际上是很有韬略的,赵奢多次军事行动的成功,基本上都是赵括在后面做参谋帮衬的。

脑子活、理论强,这是当时人们对赵括的评价,再结合后面他在绝境时刻的表现,都证明这个人具有高超的统军、御军水准。

十年前的阏与之战,赵括的老爹就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赵括则被誉为连他老爹跟他辩论兵法都不是对手的军中翘楚,虎父无犬子的呼声一直也很高。所以,赵王在廉颇和赵括中选择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再次重申,赵括并非大草包。

不过,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赵王还是决定让老成持重的廉颇挂帅,因为这场战役他输不起,谨慎与经验还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

廉颇也带着赵国的四十多万人出来了。作为老司机,廉颇迅速地选择了上党地区的长平作为防守迎击的主战场。他凭借险要的地形布置了三条防线,分别是空仓岭防线、丹水防线和百里石防线,可谓层层设防。

第一道防线由廉颇的副将赵茄坐镇指挥。前沿阵地是沿空仓岭一线修筑的长城壁垒,壁垒的关卡是高平关。

第二道防线是沿丹水东岸修筑的壁垒。南部有两座山,分别是韩王山和大粮山。韩王山海拔较高,视野开阔,整个战场形势尽收眼底,廉颇就把指挥所设在此处;大粮山则用于囤积赵军主力的粮食辎重。

第三道防线是沿着丹朱岭一线修筑的百里石长城。其中,最为重要的关口故关,是邯郸向长平进行补给的关键通道。

这是宏观图,重点是右边的赵军粮道。

第一道防线,守了三个月。秦国将士嗷嗷地大干一百天,突破了廉颇精细布置的第一道空仓岭防线。

照这个速度,廉颇离被打回家还有半年。

对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一上来把廉颇打得有点蒙,廉颇没想到第一条防线这么不禁打,秦军的战斗力让他深感意外。

于是,他采取了本土作战的最经典打法——拒不出战,耗死你。

秦军远途作战,无论是从老根据地关中平原调物资,还是从新消化的汉江平原调物资,粮草和兵力补给都比较困难;而长平作为赵国本土,后勤补给的优势要强于秦国。

廉颇看准了这一点,先是下令:擅自出战者斩。然后,他沿着第二道防线依托丹水险阻,开始搞工程,当“包工头”。

第二条防线是长平之战的关键之处。

于是,几十万赵军一层一层地筑垒防御,廉总工时不时地还要验收工程质量。廉总工的“不务正业”让王龁感到很绝望。

几百年后的司马懿大都督在面对诸葛亮丞相时用的也是这个套路。每次诸葛亮一杀出来,司马懿就跟上贴身紧逼,驻扎在那里,既不挪窝,也不跟你打,因为打也不一定打得过。

粮食总会运不上来的,蜀道就是天然的运粮噩梦,反正每次把粮食一耗尽,怎么着都得撤,所以不用费那个劲儿,打就有可能输,不打肯定能赢。

廉颇此时就是如此做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廉颇忽略了。

赵国的后方主场有一座太行山,而不是人家司马懿后来死活玩贴身紧逼的关中平原。

要知道,司马懿这辈子总共碰上过两次诸葛亮,第一次是在陇西相遇,在诸葛亮虚晃一枪,割走上邽军屯的小麦后。由于那道陇山的存在,司马懿也是差点儿闹粮食危机的。

这道巍峨的太行山脉,最终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王龁也不是诸葛亮,何况诸葛亮拿这个也没办法。你天纵英才,奈何他就是不出来,这一道道防线又绕不过去,冲上去就让赵军的防御工事给撅回来了。

为啥长平绕不过去呢?

因为时至今日,交通路线图上,长平地区仍然是当地的交通枢纽,根本绕不过去。

就这样,双方在丹水展开了漫长的对峙。

时间一天天过去,赵军的防御工事越修越高,秦军也越来越沉默,近百万人对峙的长平战场,陷入了僵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复写 樊登讲论语:学而 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