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如何独立思考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如何独立思考

第52章 自然疗法的深刻教训

书籍名:《如何独立思考》    作者:史蒂文·诺韦拉
推荐阅读:如何独立思考txt下载 如何独立思考笔趣阁 如何独立思考顶点 如何独立思考快眼 如何独立思考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如何独立思考》第52章 自然疗法的深刻教训,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自然疗法不过是一种非科学治疗的大杂烩,这些治疗方法主要是基于活力论和科学出现之前对疾病的理解。

——大卫·戈尔斯基

你应该很少听说30岁的女性会得心脏病,更不用说她最初的主诉是湿疹(皮肤上发出许多小块,感觉很痒,但并不致命)。2017年3月,一位名叫杰德·埃里克的妇女去世后,圣迭戈当地的验尸官前往验尸。随后,官方宣布死因是“缺氧性脑病,因姜黄注射液不良反应引起的心脏骤停所致”。

是的,你没看错。正是静脉注射姜黄导致了一位年轻而健康的女士心脏病发作。心脏骤停使她的大脑严重缺氧,并导致其死亡。如果你对印度料理的风味不太熟悉,那么我告诉你,姜黄是一种制作咖喱时经常用到的调料。中东和远东地区人们的餐桌上少不了它。它外表呈现橙色(但是偏黄),尝起来有一股美妙的鲜香,略带一丝苦味。它经常被作为昂贵的藏红花的替代品,或者与其他香料混用。

但是说到底,姜黄只不过是一种食品,并不是药物。

它取自当地的一种植物。尽管传统的“阿育吠陀”疗法(一种在印度广为流行的医疗理念)使用姜黄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现代医学却不太认可它的效用。最近在《药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刊登的一篇文献综述整理了超过120例针对姜黄素(姜黄的主要化学成分)的临床试验。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关于姜黄素的任何双盲及安慰剂对照实验都未成功……姜黄素是一种化合物,不够稳定,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也谈不上任何生物有效性。它也不太可能是理想的先导化合物(lead)。”

姜黄素是一种实验用剂——其实FDA并未许可其用于疾病预防或治疗。在FDA的网站上,姜黄素被列为“187种消费者应该避免使用的虚假癌症特效药”之一。

我们对草药治疗理应抱有一种批判性的态度——姜黄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姜黄素的生物有效性几乎为零,这意味着即使注射,也没有任何有效的成分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并发挥作用。另外,它还有一个特性:在许多分析实验中都容易引起化学反应。因此如果把姜黄素放入培养皿中进行试验,几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结果,但是如果用于动物或人体试验,效果就变成零。

自然疗法本身不受什么约束,也不遵循科学规律。在自然疗法的拥趸看来,姜黄几乎与能够起死回生的仙丹无异。最广为人知的说法便是,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消炎药物。其自带的神奇药性不但能够止疼,还可以治疗胃、皮肤、肝以及胆囊等器官的病痛,还能让关节炎、疲劳综合征、癌症、结肠炎、糖尿病甚至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得以康复。姜黄也绝不是唯一号称能够包治百病的药物——自然疗法虽然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但宣扬的都是一些“土郎中”式的治疗手段,毫无科学根据。

根据美国自然疗法医师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aturopathic Physicians)的解释,自然疗法是“医疗健康领域独特而重要的一个专业类别。它强调预防、施治及最佳健康态三者并重,采用各种能够激发个体自愈能力的治疗手段及药物”。与此相反,打假网站“庸医观察”(Quackwatch)将自然疗法归结为“以伪科学为主的一种医疗体系……充斥着数不清的江湖骗术”。

自然疗法于20世纪初进入美国。截至本书成稿之时,仅有18个州允许持证上岗的自然疗法从业者合法行医。大多数州不承认依据自然疗法开出的处方及实施外科手术的合法性,并要求这些人不得自称“执业医师”。尽管如此,倒是没有人禁止他们自称“医生”——许多病人根本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在科罗拉多州,政府允许采用自然疗法缝合伤口;而在俄勒冈、蒙大拿、犹他和华盛顿等州,他们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在佛蒙特州,政府允许产妇“自然分娩”时使用会阴切开及缝合手术;而在加利福尼亚州,“自然疗法师会采用不同的给药路径,包括口腔、鼻腔、耳道、眼睛、直肠、阴道、表皮、皮内、皮下、静脉和肌肉注射”。

了解了以上情况,让我们再回到杰德·埃里克的案子上来。一位30岁的女性在注射了姜黄后就这么死了。来自圣迭戈的验尸官指出,这是因为她生前接受了基姆·凯利(Kim Kelly)实施的自然疗法。凯利曾在其网站上不无夸耀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感觉很兴奋。我要告诉你们,我已经开始尝试静脉注射姜黄素了……人们用它来治疗疼痛、发炎、免疫系统疾病、关节炎、肝部病痛和癌症。人们还发现,静脉注射姜黄素时,如果同时注射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我称它为“一切抗氧化剂之母”),对诸如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之类的慢性疾病治疗都会大有帮助。关节炎也好,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例如硬皮病、狼疮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也罢,甚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总之对任何部位的炎症性顽疾而言,静脉注射姜黄素都是值得一试的治疗方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大剂量注射姜黄素是安全的,其耐受性强且无毒副作用。根据对不同促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该治疗方法很有前途。


可惜的是,他这段话根本没有事实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补充与整合医疗中心一直以来对自然疗法理论及其实践表示支持。即便如此,该中心的官网也明确指出:“并无可靠的研究能够证明,从姜黄中提取的类姜黄素化合物可以起到消炎作用。”

布里特·玛丽·赫尔墨斯原先是自然疗法的忠实拥趸,后来转变成为科学怀疑论者。同时她也是一位新闻工作者。针对埃里克的死亡案例和自然疗法的种种危害,她曾经撰写过一篇详细报道。其中她写道:


自然疗法的医生们建议的治疗方案,往往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不到保障。许多自然疗法已经被严格的临床检验所否定。这可能是因为在自然疗法的培训当中,他们有意模糊了严谨的循证治疗和靠“天然”药物牟利之间的界限。


包括顺势疗法、排毒疗法、生物引流疗法、脊椎按摩矫正、补充剂及营养剂疗法、大肠水疗、虹膜诊断、螯合疗法以及罗尔夫按摩治疗法(此外还有很多),皆为打着自然疗法的名义行伪科学之实。赫尔墨斯指出,“氧化疗法”是其中最为惊悚的方法,同样也属于静脉治疗的一种。这种疗法用的是臭氧或过氧化氢,但无论使用哪一种,都会有致命的危险。事实上,这种疗法已经有过致人死亡的例子。这种疗法没有科学支持,FDA也未批准使用(或者说不合法)。

氧化疗法充分说明,所谓自然疗法所遵循的那套理念,其实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根据FDA的定义,臭氧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特殊治疗、辅助治疗和预防性治疗方面均没有任何已知的医疗作用”。简单来说,臭氧写成分子式就是O3(三个氧原子聚在一起)。这种化学性质相当活泼的氧分子可能会起到两类作用:为组织提供更多氧气,以及利用氧化反应杀死细菌、病毒和癌细胞。利用过氧化氢(H2O2)治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听上去有些荒谬——它与当下宣扬抗氧化剂的热潮截然相反,并直指后者的重大缺陷。氧气和氧自由基是一柄双刃剑——人体组织需要氧气,并需要让氧自由基在免疫系统内担任重要角色,以便消灭入侵者。但是,这些自由基同时也会破坏其所在的人体组织。两者之间需要达到微妙的平衡才行。通过添加抗氧化剂、臭氧或者过氧化氢来打破这一平衡,这么做免不了会有副作用,甚至有可能弊大于利。

不过,臭氧和过氧化氢可以用于表面和外用消毒领域(主要用于局部组织、牙齿或血液制品)。在实验室中,臭氧已经被证明可以灭活HIV病毒,但是很多无法应用于治疗的化学物质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对癌症、HIV感染、多发性硬化和其他种种号称自然疗法可治愈的疾病而言,以上所谓的“治疗”手段统统无效。至于说它能够为人体解毒,那就更是伪科学了。不管是借助于氧化还是别的什么作用,所谓人体解毒就是个养生骗局。

虽然受害者总数难以准确统计,但是口服或静脉注射氧化产品而导致死亡的案例的确有好几例。尽管自然疗法使用氧化氢或者臭氧作为治疗药物不合法,但是这样的治疗仍然在继续。就在2015年12月,美国自然疗法医师协会还宣布,它将组织名为“医学臭氧治疗临床应用”的网上研讨会,参加者还可获得继续教育的学分。

如同导致埃里克女士死亡的静脉注射姜黄一样,臭氧治疗也缺乏理论和事实依据。从这些做法中可以看出,自然疗法其实缺乏一套科学的标准。他们回避科学和证据而选择他们所谓的哲学、“诉诸自然”的谬误,以及他们积累的逸事证据和“智慧”。所有这些都得打着科学的旗号——只有这样才更有市场。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接受使用姜黄素这样的治疗,这些治疗的很多基础研究有误导性,而且也没有取得临床试验的认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正规的治疗手段也难免偶尔造成危害。也正因为如此,正规药品的研发都十分谨慎:不仅要有客观的理论事实依据,而且要计算其风险和获益。不过,除非你已经掌握了正反两方面的数据,否则计算风险和获益就根本无从谈起。要想取得准确的数据,就必须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试验研究。

按部就班地寻求科学证明并非易事,因为对我们来说,跟着感觉走反而要简单得多。总的来说,我们可以把自然疗法等同于信口开河,甚至有时候等同于谋财害命。


生物有效性又称生物利用率,在药理学上是指所服用药物的剂量有多少能到达体循环,是一种药物的效力指标。按照定义,如果药物以静脉注射(直接经血液进入体循环)时,它的生物有效性是100%。那么以其他方式服用,其生物有效性则会因为吸收不完全而下降。——译者注

这里的lead是指先导化合物(lead compound),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在新药研究过程中,通过化合物活性筛选而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基础。——校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 恋爱中的苏格拉底:哲学入门十讲 表达力:人生情商课 岸萤 儿童发展心理学 记忆记忆 南货店 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第一卷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我想要两颗西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