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如何独立思考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如何独立思考

第26章 她们真的会巫术吗

书籍名:《如何独立思考》    作者:史蒂文·诺韦拉
推荐阅读:如何独立思考txt下载 如何独立思考笔趣阁 如何独立思考顶点 如何独立思考快眼 如何独立思考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如何独立思考》第26章 她们真的会巫术吗,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所属部分:科学与伪科学

引申话题:阴谋论

“异端迫害”(witch hunt)是对个人或团体进行的针对性的、不公正的调查或起诉。在这种调查或起诉中,被指控者罪行的极端性和威胁性被用来作为中止或无视通常举证原则的理由。


女人:我不是女巫!不是!

贝尔韦代雷:呃……可你的穿着打扮就像个巫师啊。

女人:是他们给我穿成这个样子的!

所有人:胡说。我们什么也没做……没做。

女人:而且这不是我的鼻子。这是假的。

(贝尔韦代雷举起胡萝卜。)

贝尔韦代雷:嗯?

群众甲:没错,我们确实做了个鼻子。

贝尔韦代雷:鼻子?

群众甲:还有帽子。但她确实是个女巫!

(所有人:对!烧死她,烧死她!)

贝尔韦代雷:是你们给她打扮成这样的吗?

群众甲:不是的(不是,没有,没……)!是的(是,是的)!算是有一点儿吧(就一点儿,一点儿)!但是她脸上长了个疣子啊!

《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Holy Grail)中的一幕


1692年春,在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萨勒姆小镇上,有一群女孩声称她们被恶魔所控制,并由此指控镇上的几名妇女对她们实施了巫术。这本该被人们视作小孩子般的恶作剧,不料当局却对此颇为认真。

最终有超过200人被指控滥用巫术,19人被处以极刑。可是第二年舆论的风向就变了,人们纷纷开始翻案。暂未被处死的“女巫”得到了释放,法庭也宣告解散。到了1711年,当时主持审理此案的法官向全社会公开致歉,死难者家属也得到了赔偿。

尽管这是美国历史上悲伤的一页,但和欧洲四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巫师的巨大恐慌相比,萨勒姆小镇事件简直就是小儿科。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在14世纪到18世纪期间的欧洲,因为女巫身份而被处极刑的人数至少达到50 000~60 000。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是偏低的,另有估计说这个数字应该达到几十万。就连时间跨度也略嫌保守,因为对女巫的迫害很可能早于14世纪,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之后。

1487年,《女巫之锤》(The Hammer of Witches)一书在德国问世。这本书随即成为迫害女巫运动的指导纲领。此书的作者是海因里希·克拉默和雅各布·施普伦格,他们俩都是多米尼克派的成员,同时担任天主教会的(异教)审判员。他们打算将各种各样的巫术集结整理成册,并告知公众鉴别女巫的方法。

该书探讨了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例如:“女巫能否通过某种神奇的幻术让男性器官看上去完全脱离身体?”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种对女性的排斥简直可笑,而它偏偏在迫害女巫的运动中大行其道。

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很容易找到该书的电子版。我建议各位能够至少读一读各章节的片段,因为它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以下是其中一个片段:


如果被指控者本人并不承认犯有异端罪行,或者既没有证据表明她犯有此罪,也没有任何证人能合法证明此事,但是只要她表现出此种迹象(无论其程度属于轻微还是严重,或者非常明显),并且据此可怀疑其在散布异端邪说,则根据上述理由,我们必须认定被指控者极有可能属于异端。


换句话说,哪怕拿不出通常法庭愿意采纳的任何证据(本人供述、他人证词等),或者事实上的铁证,女巫还是因为其他所谓的“蛛丝马迹”会被判有罪。后者可以是任何线索。该书其实就是教唆人们用确认性偏差去坐实一项可能莫须有的罪名。

书中所列典型的“异端迫害”,以及当时欧洲人对女巫的真实迫害行为,包括以下6个方面。

指控即有罪。只要受到指控,就足以将其列为犯罪嫌疑人,而只要成了犯罪嫌疑人,就会受到调查。证据的采纳标准又无一定之规,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调整,因此其被采纳的门槛非常之低。在这种情况下,随便怎么查都很有可能找出“巫术”的证据。因此,一旦你被指控,最后就会被判有罪。

置正常采信规定于不顾。哪怕在黑暗的中世纪,人们也多少知道什么样的证据才有资格被采纳。有时候法庭也会制定一些相关标准。但是,如果危险迫在眉睫,比如某人已被怀疑成为“恶魔的化身”,那么正常的法庭证据采信规则就不一定会得到遵守。突然发脾气,或者长时间盯着别人看,都会被人指控成为施展巫术的证据。假如镇上的一头奶牛死了,居住在周边地区的某位根本不相干的女性搞不好就会被指控为女巫,并被执行火刑。

幽灵做证。“幽灵证据”(spectral evidence)一词指的是人们的梦境和幻觉。这样的证据根本就是无形之物,也没有任何事实或第三方证人来加以佐证。它完全是证人头脑中的臆想,根本没有经过外部客观环境的证实。在萨勒姆女巫案中,法庭就专门采纳了所谓“幽灵证据”,不过这种做法随后被殖民地法废止。

和逼供同样恶劣的取证方式。《女巫之锤》直言不讳地鼓吹酷刑,并认为这是一种获得口供的有效办法。事实上,只要你被指控为女巫,等待你的无非两种命运:要么承认并被处以极刑,要么不承认并被施以酷刑——很少有人能熬过酷刑活下来。

鼓励相互揭发。被指控为女巫的人必定认识她的“同行”。人们会对其施加酷刑,以期从她嘴里得到更多的名字,或者通过承诺为嫌犯争取到更轻的判罚来换取抓到更多同党。这样做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女巫开始不停地揭发别人。

靠指控别人来消除异己。一旦举证原则被放宽到如此程度,宗教裁判就有可能甚至是很随意地被当作攻击他人的武器来使用。人们会用这一招对付政敌、商业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异见”群体。它甚至成了排挤社会边缘群体的工具。

这种荒谬绝伦的逻辑并不仅见于历史。1996年,哲学家道格拉斯·沃尔顿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异端迫害”型论证的10个典型特征:


如果要认定在论证中采用了类似“异端迫害”式的框架,本文列举了10个需要满足的条件:1.社会力量的压力;2.人格侮辱;3.恐惧的气氛;4.貌似公正的审判;5.采纳仿造的证据;6.仿造的专家证词;7.所用的证据不可证伪;8.颠倒是非;9.固执己见;10.诱导性提问。假如满足以上条件,那么就是不折不扣的“异端迫害”。作为负面的规范结构,人们用它来对某个特定情形下的推论过程做出评价。


上述特征大多数都不言自明,或是与《女巫之锤》如出一辙。“颠倒是非”指的是颠倒了双方的举证责任。在女巫案件中,被控告的一方承担了证明自己无辜的责任,而并非指控或公诉一方承担证明对方有罪的职责。“固执己见”指的是无法坦诚对待案件的真相。特别是法官本应在审理过程中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随时准备认可呈堂证据。但是在女巫案中,法官往往先入为主地认定被告有罪。



现代版的“异端迫害”


对异端的迫害,包括把女巫活活烧死,已经成为中世纪愚昧落后的一个标志。但是,如果你认为如今不会再上演类似的闹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它依然存在,只不过是以一种更加巧妙和复杂的方式被人们隐匿起来了。

20世纪50年代,来自威斯康星州的美国联邦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发动了对共产主义者的迫害运动。这件事几乎尽人皆知。他采取的方式被人称为“麦卡锡主义”。当时人们普遍对共产主义渗透到美国政府和上流社会感到恐惧。麦卡锡正是利用了这种情绪,一次次地召开国会听证会。这些听证会完全就是现代版的迫害女巫行动。

许多人只是因为被指控为共产主义者,或者只是同情共产主义,就遭到诽谤和迫害。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得到承诺:如果能揭发你的亲朋好友和工作同事,你本人的境遇会得到改善。在这种恐怖气氛下,一旦被指控就意味着肯定有罪。

那个年代对共产主义的疯狂排斥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认为,那种宗教式的迫害行为已经成为历史。事实上,迫害一直都在。20世纪80年代,全美国都笼罩在“撒旦恐慌”的阴影中。恐慌始于南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名为麦克马丁的幼儿园,园内的工作人员被控对幼儿实施仪式虐待(ritual abuse)。随后,司法机构展开了漫长的调查和审理,可到最后居然无人因此获罪。

丹·凯勒和弗兰·凯勒夫妇就没有这么幸运了。1991年,他们被指控对参加其举办的日托班的儿童有性侵行为。日托班儿童的证词可以证明这一点。起初,一名3岁的儿童声称丹·凯勒“在我头上拉屎撒尿”,并用一支钢笔企图对其实施性侵犯。按道理,任何对儿童实施性虐待的指控都必须经过事实调查。哪怕这类犯罪再耸人听闻,我们也必须坚持原来的取证和采信原则。

在此类案件中,成年人在询问受害儿童时使用了一些诱导性的提问技巧。当儿童的证词变得越来越稀奇古怪——出现了虐杀动物、谋杀以及撒旦仪式等内容——人们就应该对证词和提问方式产生怀疑。可事实上,检方却据此认定日托班是一个举行撒旦仪式的地方。

缺乏任何的实物证据(如果要虐杀动物或者谋杀人类,要想不留下一点线索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本身也应该是一个疑点。可最终凯勒夫妇还是被判有罪,并获刑48年。直到2013年,即在被监禁了整整21年后,法庭才重新审理该案,并认为是由于当时某位专家证人的虚假证词才导致他们蒙受不白之冤。凯勒夫妇终于被无罪释放。

这种情况反而更糟。证人会通过所谓“辅助交流”(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简称FC)在法庭上做证,从而导致许多人被判有罪。因为辅助交流并非法律承认的沟通手段,因此它和“幽灵证据”没有本质区别。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其效果深信不疑,认为完全可以通过抓着他们的手在白板或类似的物品上移动,来与大脑深度受损的人进行沟通。科学实验早已证明,真正在“说”的并非那些病人,反而是辅助者自己。即便如此,用这种沟通手段得来的证词还是被许多法庭所采纳。

虚构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异端迫害”的有趣实例。精彩的戏剧冲突往往少不了它。如果观众知道剧中的指控是假的,他们就会看到愤怒的公众情绪和受到破坏的取证原则会如何导致裁判不公。假如观众不知道指控是假的,他们就会和剧中的主人公一样,带着不确定的心态饱受煎熬。

这些现代生活中的例子当然是属于比较极端的,但是掌握“异端迫害”的思维逻辑却十分重要,因为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用上这套逻辑。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无论案件多么令人震惊不安,在指控别人时仍要始终把握住公平公正的取证原则和逻辑。

对此我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来自电脑游戏《辐射4》。游戏的主角称为“人造人”,他们不停地用完美的仿制替身来取代真正的人类。这意味着,任何玩家都有可能是人造人,但你根本无法准确判断,一切全凭感觉。于是为了保险起见,你可能会把他们全部干掉!


多米尼克派又译“多明我会”,是天主教托钵修会主要派别之一,于1217年由西班牙人多明我创立。1232年,该会受教皇委派主持异端裁判所,残酷迫害异端。除传教外,多米尼克派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均为该派从事教学和研究活动的场所。——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 恋爱中的苏格拉底:哲学入门十讲 表达力:人生情商课 岸萤 儿童发展心理学 记忆记忆 南货店 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第一卷 希特勒最后的阴谋 我想要两颗西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