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诗歌戏曲 >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

老记者重访团(2)

书籍名:《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乔松都
推荐阅读: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txt下载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笔趣阁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顶点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快眼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老记者重访团(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爱泼斯坦,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友人》副会长、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

舒子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工作,80年代任《中国日报》专家。

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Sun)著名记者波特先生和老记者访华团的朋友们来到了梅园新村,他望着熟悉的一切,不尽感慨万千。在留言簿上波特写道:“这儿使我回忆起我见到周恩来、龚澎等人的许多愉快时刻。”这一年(1985年)正是母亲去世15周年之际,他特意撰写了一篇文章《我的朋友龚澎》。

波特记述了二战期间在中国的经历和对母亲的印象。在重庆,他经常见到母亲和父亲,也时常看到哥哥,不过那时哥哥还是一个“Babyboy”。波特先生说,龚澎很漂亮很聪明,对她的工作得心应手,她是重庆非常著名的一位新闻人。抗战胜利后,波特先生回到了美国,母亲曾通过熟人带口信向老朋友致以问候。新中国成立后,波特寄到中国许多信,却一直没有回音。直到1972年,波特先生随尼克松总统访华再次来到了中国,他又见到了周恩来。周总理对他说,我很高兴你陪着你的总统又回来了。

望着老记者重访团的名单,我还想到一件往事。

在重庆的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与母亲熟识的美国新闻处记者带着哥哥搭乘史迪威将军的飞机抵达上海,并且将他安全送到了姥姥的身边。为此,母亲一直怀着感激之情。

可是这位记者是谁呢?他的朋友在重访团的老记者们中间吗?我开始四处打听寻找这件轶事的主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前,我终于在一篇动人的回忆里得知了这位记者的名字:史蒂芬,把龚澎的孩子带到上海的姑娘。

1943年,驻重庆的美国新闻处新来了一位迷人的秘书,美丽而善良的美国姑娘史蒂芬,她受到了同事们的欢迎。摄影师杰克?威尔克斯曾以她为模特拍摄了一组以“重庆的约会”为主题故事的照片,刊登在《生活》杂志上。

史蒂芬在重庆的工作使得她有不少机会与共产党人打交道,在参加聚会时她很快认识了周恩来、叶剑英,也结识了母亲。在外国记者眼里,母亲是一位善于与人沟通的女性,也是一个对事业执著、热爱生活、有品位的人。很快,史蒂芬和母亲成为好朋友。

1945年末,母亲即将奔赴新的岗位,她准备先把年幼的孩子送到上海托付给老人照看。时局在变化,内战已经开始,到处都在打仗,十分动荡,怎么能把孩子安全送走呢?由于工作无法分身,只有请可靠的朋友来帮忙。不久,美国记者史蒂芬要乘飞机去上海执行公务,母亲就拜托她把哥哥带到姥姥家。临行的时候,母亲把哥哥的一张照片送给了史蒂芬。

从那以后,周公馆的人就把史蒂芬称作“把龚澎的儿子带到上海的姑娘”来热情欢迎她。那段时间,父母亲曾经住在位于上清寺的中共代表团驻地,他们小小的住房就在外事组办公室隔壁。

1948年,史蒂芬作为自由撰稿人前往新疆调查国民党军队镇压少数民族的真相,在返回南京途中死于一次原因不明的空难。

在南京郊区,一块大理石墓碑上刻着叶笃庄先生撰写的碑文:“一个好酒量的、年轻而勇敢的、声音干哑而谈笑风生的史蒂芬女士长眠于此。”她就是那位“把龚澎的儿子带到上海的”美国记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投资中不简单的事 查理·芒格的投资思想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书鱼知小:细节里的古代生活真相 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 梦回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