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蒙曼说唐·长恨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蒙曼说唐·长恨歌

第三章 因祸得福(1)

书籍名:《蒙曼说唐·长恨歌》    作者:蒙曼
推荐阅读:蒙曼说唐·长恨歌txt下载 蒙曼说唐·长恨歌笔趣阁 蒙曼说唐·长恨歌顶点 蒙曼说唐·长恨歌快眼 蒙曼说唐·长恨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蒙曼说唐·长恨歌》第三章 因祸得福(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父异母哥哥、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李重俊虽然是太子,但并不是韦皇后的亲生



儿子,跟武家更是没有关系,李、武、韦三方势力他只占了一方,而且显然爸爸



李显对他也并不亲热。现在妹妹安乐公主提出要当皇太女,这不明摆着要夺他这



个太子的权嘛,是可忍,孰不可忍!就在这种激愤情绪的支配下,李重俊发动政



变,想要捍卫自己的地位。没想到政变由于组织草率又临阵慌张失败了,李重俊



做了刀下之鬼。



武三思



武则天侄子,是武周朝至中宗时代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生性乖巧,善揣人意,深受武则天信任。后又受中宗、韦后、上官婉儿青睐,其子娶中宗爱女安乐公主,在中宗朝是武姓势力的代表。707年重俊政变时被杀。



本来,这场政变随着李重俊被杀也就该宣告结束了,可是,当时唐中宗重点防范



的对象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所以在政变结束后,中宗扩大了株连范围,想把



相王和太平公主也牵连进来,借这个案子把他们俩解决掉。可是,相王兄妹真的



没有参与政变,让他们抵罪,人心不服啊。再说了,相王和太平公主也都是有势



力的人,所以马上就有官员来给他们喊冤了,劝中宗说:“陛下富有四海,不能



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



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奈何以祖雍一言而疑之!”舆论压力很强大。唐中宗李



显也不愿意犯众怒,只好表态,不追究了。不追究归不追究,但是,中宗心里对



弟弟李旦始终还是不放心,所以,没过多久,李旦的儿子们倒霉了,纷纷被发配



到地方。其中,临淄王李隆基被任命为潞州别驾。



别驾



官名。汉时开始设置,为州刺史的副手。刺史驾车巡视时,他乘驿车随行,因此得名。魏晋以后均承汉制,职权甚重。唐高宗时开始以皇族为别驾,但已经成为闲职。



潞州是今天山西省的长治市,位于太行山区,战略地位很重要。不过潞州别驾却



没什么重要性,因为别驾一职虽然名义上是潞州的副长官,但实际是个闲职,不



具体管事。那么,李隆基这次任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乍一看肯定是坏事



。首先,这次调动是降职了。李隆基原来的职位是四品的卫尉少卿,而潞州别驾



是五品。从四品变成了五品,当然是降职了。其次,潞州比长安差远了。长安是



首都,可以说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而潞州仅是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城而已



!就好比现在从北京调到山西长治,平级调动尚且没人愿意去,何况还降级使用



了呢!所以这次发配,对李隆基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离开长安的时候,李隆基



也是垂头丧气。不光他垂头丧气,他在长安结交的朋友也挺郁闷的。有一个叫做



崔涤的,跟李隆基住在同一个小区,关系特别好,想想李隆基这一去不知什么时



候才能回来,就一直把他送到了潞州,颇有点《水浒传》里鲁智深送林冲去沧州



的味道,怎么看都透着辛酸。



公元708年初夏,李隆基接到潞州别驾的任命书后,就告别了父亲,也告别了首都



长安的温柔富贵乡,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从繁华的天子脚下发配到小城潞州,这对李隆基来讲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李隆基去潞州,固然



不是高升,但是,也有好的一面。



第一,他可以真正了解民间。李隆基从小就知道宫廷斗争的险恶,但是,他毕竟



从来没有离开过首都,没有离开过贵族圈子。他知道在宫廷里,为了一个皇位,



需要白骨铺路,鲜血晕染,但是,他不知道,在民间,哪怕为一个馒头,也可能



要付出同样多的血泪。换句话说,他可能知道政坛的艰辛,但是并不了解民间的



疾苦。所以,这次到潞州,对他是个难得的历练。这种历练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



当然不无益处。



第二,他的实际政治地位也有所提升。长安是首都,真所谓冠盖满京华。一板砖



下去,可以拍到三个王子外加两个三品大员。李隆基在这里算什么呢?论出身,



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王子;论官品,他不过是个四品闲职。比他强的人比比皆是,



他并不出众。但是,到了偏远的潞州可就不一样了。在这里,他就是李唐皇室的



代表,同时又是州里的副长官,两项优势加起来,就是潞州刺史也要敬他三分。



在长安他不过是颗星星,在这里可就是众星捧出来的那轮明月,所以说,他的实



际地位提升了。



第三,他的自由度增加了。在长安,因为是相王的儿子,颇受伯父李显的猜忌,



就像这次重俊政变,明明跟他没有关系,他也照样要背黑锅。但是到潞州就不一



样了,那里山高皇帝远,他干什么谁会知道呢?广阔天地,正可以大有作为。



第四,这次潞州之行,对于他投身政治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李隆基本来就是一



个有英雄气的人。但是,在长安,临淄王的悠闲生活只能消磨这种英雄气。现在



,他仅仅因为是相王的儿子就被中宗猜忌,这对他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他身上阿



瞒的素质觉醒了。从此,李隆基意识到,以他的身份,今生注定要与政治结缘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不进则退。要想自保,只能是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换言之,从此,李隆基要主动投身政治舞台了。



发配潞州是李隆基人生路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李隆基来讲是利大于弊,



可是对于唐中宗李显来讲,那就是放虎归山。没有了羁绊的李隆基在潞州终于可



以大有作为了,那么,他在潞州究竟做了什么呢?李隆基的所作所为究竟显示了



他怎样的性格呢?



二、结交英雄



既然决定主动投身政治了,就不能再虚度光阴,必须拿出点行动来。李隆基在潞



州干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结交英雄。他结交的第一个英雄叫张,这个家伙是潞



州当地的一个县令(铜鞮令),家里非常有钱,喜欢打猎,好交朋友,跟李隆基



性格很相投。李隆基在潞州不就是李唐皇室的代表吗?自武则天执政以来,皇室



不宁,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谁敢说这个王子以后一定没出息呢?所以,张



除了跟李隆基意气相投之外,也有心巴结他,因此跟他倾心交往。从李隆基这边



看,他既然已经打算投身政治,那就要想办法扩充自己的实力了,张不是好交际



吗?本身就朋友多,路子广。李隆基要想在潞州打开局面,结交张当然是最佳切



入点。这样一来,两个人彼此看好,一拍即合,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通



过他,李隆基又认识了不少当地人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魅力女人,一生如花 猫猫来了:小三敢死队 满朝欢 马可波罗行纪 王光美私人相册 王春瑜说明史 华与华方法:企业经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的九大原理 华为组织激活:群体奋斗的智慧 好习惯的秘密 别说你懂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