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蒙曼说唐·长恨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蒙曼说唐·长恨歌

第一章 天子风流(1)

书籍名:《蒙曼说唐·长恨歌》    作者:蒙曼
推荐阅读:蒙曼说唐·长恨歌txt下载 蒙曼说唐·长恨歌笔趣阁 蒙曼说唐·长恨歌顶点 蒙曼说唐·长恨歌快眼 蒙曼说唐·长恨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蒙曼说唐·长恨歌》第一章 天子风流(1),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了。



这件事能反映什么问题呢?就是君明臣贤。唐玄宗虽然年轻,刚刚30岁,但是识大体,知道自己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能够信任宰相,是个明君。而宰相姚崇虽然久负盛名,年纪也60多岁了,但是知道尊重皇帝,不敢专权。还有,我们看中国历史,常常觉得宦官都不是好东西,总在皇帝和大臣之间挑拨离间、招惹是非。但是高力士非但不挑事,反而主动沟通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想法和感情,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和姚崇一样,也是贤臣。有了这样的明君贤臣,朝廷、内官还有皇帝这三种自古以来就难于摆平的势力不就和谐了吗?这则小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就因为它反映了玄宗时代这么一个让人缅怀的政治特色。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空气,所以当时不仅有一代英主唐玄宗,还有千古流芳的贤相姚崇、宋璟,甚至还有号称千秋忠义的宦官高力士,整个政坛可谓群星闪耀。这是第一个标志性成就。



第二个标志性成就是彪炳史册的典章制度。我们现在既讲究以德治国,也讲究依法办事。因为如果把社会进步仅仅寄托在几个明君贤相身上,就很有可能人在政在,人亡政息。只有把彰显着人类智慧的政令制度化,才能保证它长期稳定地惠及人民。唐玄宗时代文治昌明,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典章制度建设,像中国最古老的行政法典《唐六典》、最完备的礼仪规章《大唐开元礼》都是在玄宗时代修成,这就保证了社会长期、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唐六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由唐玄宗发起,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开元二十六年李林甫任相时进上。故旧提『唐玄宗御撰,李林甫奉敕注』。书中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建制。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



第三个标志性成就是崇高的国际地位。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仅应该从纵向的角度跟历史比,更应该从横向的角度跟周边国家比。当时的唐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首都长安也因此成为全世界的心脏。大量的商人、使者、留学生、学问僧经由陆路和海路汇集到唐朝,云集于长安、洛阳等大城市。



大唐开元礼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礼学典籍之一。唐代开元年间修撰,详尽而完备地记载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国家典礼仪制,兼及地方政府的祭仪和官僚家庭的吉凶之仪,对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礼乐律令制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大家都知道李白有一首诗叫做《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个牵动李白情思的晁衡就是日本留学生,原名阿倍仲麻吕。开元五年(717),19岁的阿倍仲麻吕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后来考中进士,赐名晁衡,在唐朝做官,一直当到了从三品的秘书监兼卫尉卿,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晁衡前前后后在中国生活了54年,经历了整个开元天宝盛世,直到73岁时在长安去世。晁衡素负诗名,和当时的大诗人李白、王维等都有诗文唱和。其中,晁衡《衔命使本国》诗云:“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近,若木故园邻。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这首诗家喻户晓,是对王维的回赠。



当时长安城里像晁衡这样的国际友人太多了,号称“九天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衣冠”固然是诗人夸张的写法,那么,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国呢?根据《唐六典》的统计,开元年间,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有70多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魅力女人,一生如花 猫猫来了:小三敢死队 满朝欢 马可波罗行纪 王光美私人相册 王春瑜说明史 华与华方法:企业经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的九大原理 华为组织激活:群体奋斗的智慧 好习惯的秘密 别说你懂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