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了凡四训》注解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了凡四训》注解

第五节 阴阳是非

书籍名:《《了凡四训》注解》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了凡四训》注解txt下载 《了凡四训》注解笔趣阁 《了凡四训》注解顶点 《了凡四训》注解快眼 《了凡四训》注解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了凡四训》注解》第五节 阴阳是非,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阴善阳善

【原文】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译文】


什么叫阴善阳善呢?凡是做善事而别人知道,叫做阳善;做善事而别人不知道,叫做阴德。积阴德,上天给他福气;行阳善,享受世间美名。

有好名声也是福,但名气也是命运的禁忌。世间名气很大却名不符实,常有意外横祸。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过错,却无缘无故背负恶名,他的子孙往往很快发达。阴善、阳善之间太微妙了!



【注释】


[1]咎 过错。

[2]造物所忌 造物:指运气、造化。忌:畏惧、禁戒。“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朱子治家格言》:“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二、是善非善

【原文】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译文】


什么叫是善非善呢?春秋时,鲁国法律规定,鲁国人把在他国做奴的国人赎回来,都可以向官府领取赏金。子贡赎了人,但不接受赏金。

孔子知道后,责备他说:“赐啊,这件事你做错了!圣人做事,要能改善民风,他所教的道理要能适用于百姓,不能只适合自己实行。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如果你教大家接受赏金是贪财,那以后还有谁去赎人呢?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有人愿意去诸侯国赎人了。”

又有一次,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个人送了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高兴地说:“从今以后,鲁国见义勇为的人就会多起来。”

这两件事,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子贡不接受官府赏金是高尚的,子路接受别人的牛是低俗的,但是孔子反而称赞子路,责备子贡。于是我们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做得对不对,更要看这件事会不会引起坏作用;不能只看短时间内的效果,更要看长远的影响;不能只看个别人的得失,更要看给社会大众带来的利弊。

现在所做虽然是善,但其影响起到了害人的作用,这虽然像善,实际上不是善;现在所做虽然不善,但其影响起到了帮人的作用,这虽然像不善,实际上却是善。这只是就一点来说,其他比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都应该谨慎抉择。



【注释】


[1]臣妾 侍奉他人的男人称为臣,女人称为妾。

[2]诸侯 此处意为他国。

[3]子贡 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卫国人,长于口才,善理财。

[4]子路 孔子弟子,姓仲,名由,鲁国人,年长而好勇,甚孝顺。



三、偏善正善

【原文】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译文】


什么是偏善、正善呢?从前吕文懿公刚辞宰相之职返回故乡,百姓敬仰他如泰山北斗。有一个同乡,喝醉酒后却大骂吕公,吕公如如不动,对他的仆人说:“喝醉酒的人,不要和他计较,关门谢客即可。”

一年后,那人犯了死罪入狱,吕公这才感到懊悔,说:“如果我当时稍稍同他计较,将他送到官府惩治,用小的惩罚给他大的警戒,他就不至于犯下死罪了。我当时只顾心存厚道,没想到助长了他的恶行,最后到这个地步。”这是存善心,反倒做了恶事的。

也有存恶心,反而做了善事的。例如有一个大富人家,碰到荒年,穷人们光天化日也敢在大街上抢他家粮食。这家上告知县,知县也不敢受理,穷人们就更加胆大放肆了。后来只好自行抓捕抢粮的人,绑在街上示众,这些人才安分下来,否则要造成大乱了。

所以,善是正,恶是偏,这大家都知道。存心虽善,结果做了恶事,这是正中偏;存心虽不善,结果反而成了好事,这叫偏中正。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



【注释】


[1]吕文懿公 吕原(1418年7月21日—1462年12月18日),字逢原,号介庵,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朝大臣。吕原自幼从父居景州,父亡,奉母回嘉兴。家贫,喜读书,博涉经史,擅文章。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翰林学士、右春坊大学士等职,并入内阁,曾编修《历代君鉴录》《寰宇通志》。天顺六年(1462年)母逝,暴瘦而卒,年仅45岁,英宗闻讯震悼,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左侍郎,谥号文懿。

[2]泰山北斗 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泰山,五岳之首。北斗,众星中光芒最亮者。

[3]逾(yú)年 一年以后。

[4]使 要是,假使。

[5]不谓 不料、意想不到。

[6]粟(sù) 粮食的统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12幅名画里的波旁王朝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学姐的秘密 痛才是成长 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 故事力法则:迅速收服人心的影响力秘诀 皮笑肉也笑:典婆婆漫画歇后语 教育的常识:尹建莉父母学堂2021年教育日历 冯友兰哲思录 走出舒适区:如何突破自我设限,获得持久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