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决策大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决策大脑

大脑慢跑

书籍名:《决策大脑》    作者:艾克纳恩·戈德堡
推荐阅读:决策大脑txt下载 决策大脑笔趣阁 决策大脑顶点 决策大脑快眼 决策大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决策大脑》大脑慢跑,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如果你接受了终身神经可塑性的观点,并认可终身神经可塑性会受到认知活动的程度和类型的影响,那么顺理成章的结论就是,要有组织、有指导地进行认知训练。1994年8月,我看到一本《生活》杂志,杂志的封面是一张人类大脑的图片。杂志上的文章认为,思维训练有助于预防衰老引起的智力下降。《生活》杂志通常不是神经科学开拓新领域的地方,这个观点也有点耸人听闻。但是,这期杂志采访了一些世界级的神经科学家,该专题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其中就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名的脑科学研究所的阿诺德·舍贝尔,艾奥瓦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系主任、当时的畅销书《笛卡尔的错误》和《感受发生的一切》的作者安东尼奥·达马西奥,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国家老龄化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扎文·哈恰图良和波士顿著名的麻省综合医院的玛丽莲·艾伯特。几年前,将认知训练当作一种预防智力下降的方法还会被严肃的神经科学家当作“狗皮膏药”斥责一番。但是,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我看到这本《生活》杂志的时候非常震惊,因为它和我的直觉不谋而合。作为临床神经心理学家,我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受损大脑的康复模式并设计认知康复方法。我的导师亚历山大·卢里亚在通过认知训练帮助受损大脑实现心理康复方面是先驱者。他在二战期间率先研发了这种方法,并用它帮助头部受伤的士兵。我的好友兼同事,神经科学家、作家奥利弗·萨克斯曾经撰文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心理刺激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治疗有作用。我自己的经验也让我得出了认知刺激对外伤性脑损伤的自然康复来说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的结论。治疗和预防往往需要采取相似的方法。人们发现,为了预防感染乙型肝炎等病毒而研发的疫苗有助于减轻已经受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乔纳斯·索尔克等科学家认为,未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将具备双重功能:既能保护健康人群,又能延缓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的患者病情的恶化。

将系统性的认知训练当作一种改善思维功能的方法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几十年来,认知疗法一直被用来帮助头部受伤或者中风的患者修复由脑损伤造成的思维功能的退化。如今,我们正在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跨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医生和心理学家认为,丰富的多样化的思维训练有助于预防思维功能的退化,而思维功能退化的最终结果就是痴呆症。从治疗到预防,这就是现代医学的主题,也越来越成为预防认知衰退的主题。随着公众对痴呆症的残酷后果的进一步了解,这个主题开始广为传播。早先,精神衰退还被当作衰老带来的一种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变得僵硬”“老态龙钟”“神志不清”曾经是用来形容这种“无法避免的现象”的通用术语。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的思维灵敏程度从未降低,没有经历无法避免的逐步衰退。相反,科学研究表明,存在一种“双模态”,因衰老而丧失认知能力的人与没有因为衰老而丧失认知能力的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约翰·罗和罗伯特·卡恩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体面的衰老》(Successful Aging)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该书认为,认知衰退并非正常衰老的必然环节,而是一种对一些人或者许多人(但不是所有人)造成影响的衰老疾病。这种疾病被称作“痴呆症”,存在若干种痴呆症,每一种都代表一种影响大脑的疾病。因此,我们通常会用痴呆症的复数形式,而不是单数形式。

因此,命中注定、无法避免的“老态龙钟”是一个迷思。这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痴呆症虽然不是无法避免的,但它非常常见。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其发病率超过所有类型痴呆症的50%。超过10%的人到65岁的时候患有某种类型的痴呆症。美国医疗协会的调查显示,35%~45%的人到85岁的时候都会患上一定程度的痴呆症。据估计,痴呆症在美国大概是第四大或第五大常见的死亡原因。

痴呆症的高发病率意味着,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治疗它,最好是预防它。不幸的是,心理疾病(痴呆症就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形式)一直被人们污名化。人们对待生理疾病的态度要比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开放得多。当人们觉得罹患心理疾病是一种耻辱时,就会保持沉默,假装疾病不存在。因此,不能谈论心理疾病的传统禁忌让社会无法透彻地了解心理疾病,因而没有给予对抗心理疾病足够的重视。幸运的是,这种态度正在迅速发生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公众认知的深入,上述有关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区别对待已经逐步被抛弃。直到最近,大众还幸福地认为,虽然身体是脆弱的,终将腐朽,但心灵是永恒的。如今,大多数人理解了“心灵”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罗纳德·里根等知名公众人物号召人们治疗并预防痴呆症的宣言让人们感受到了这项事业的紧迫感和尊严。越来越多的公众对痴呆症有了了解并开始公开谈论这种疾病,这是非常好的发展趋势,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足够重视。

那么,应该如何与痴呆症做斗争呢?我们必须双管齐下:治疗加预防。科学家和制药行业应齐心协力,共同研制治疗痴呆症的药物。虽然尚未取得即时的临床效果,但是人们纷纷加入了这场战役,并且充分调动了各种资源,从长期来看,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正如我们之前所探讨的,已经有若干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获得了批准,它们作用的对象是大脑的胆碱能和谷氨酸能神经递质系统,其他药物还在研发中。

相反,科学界才刚刚开始思考“预防认知衰退”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也刚刚进入公众视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文化一直将体育运动当作改善身体状况、对抗衰老的方法。如今,将认知练习作为一种改善认知状况、对抗衰老的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接受,也逐渐为公众所了解。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公众对健身这个观念在态度上的巨大转变。认知健身不再是古怪的人从事的小众活动,而是逐渐成为媒体的宠儿,下一个热点事件。

虽然对认知衰退的担心和想要预防认知衰退的想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但是,认知衰退并不局限于老年人。某些认知能力的衰退在我们通常认为的人生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了:40岁、50岁或60岁的时候。在学习语言、计算机语言或象棋等复杂游戏方面,年轻人往往比拥有巨大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领导或政治领袖更容易上手。在整体自信水平下降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注意自身记忆力的下滑了。这是无法避免的吗?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一个浮士德式的残酷交易——当我们接近生命的巅峰时,我们就要失去自身的一部分?

当代杰出的专家或拥有巨大权力的企业领导不认为只能在岁月带来的成功与青春的活力中二选一。体育锻炼被当作一种延缓身体衰老的方式。善待自己的身体有助于改善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无论从专业还是社会角度来说,都是如此。反之亦然,烟瘾极大和狼吞虎咽往往给人留下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邋遢印象。

不过,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早在几个世纪之前,肌肉就失去了相对于大脑的竞争优势,如今,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大脑而非肌肉。企业之间的竞争、政治角逐以及科学竞赛都不是以近身肉搏的形式开展的,而是头脑与头脑、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较量。现代战争亦是如此,决定胜负的不是兵刃的锐利程度,而是思维的敏锐程度。军事冲突的结果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发达程度。

新的计算技术、虚拟现实和互联网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把人类的神经系统和人类研发的计算设备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全新的时代,我们对大脑的依赖程度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那么,如何预防大脑受到疾病的侵袭,防止大脑衰退呢?

社会运作所需要的信息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人类文明进程中也从未出现过可以与现在媲美的如此迅猛的信息爆炸。可以借助某一代人所创造的新知识与其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全部知识之比来描述人类文明史。在古代,这个比值几乎为零,因为知识积累的速度非常缓慢,绘制而成的曲线几乎是扁平的。

然而,特别是在20世纪,知识积累的势头变得极其迅猛,而且仍然在不断提速。如今,我们在学校学到的许多知识在我们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就已经过时了。在过去,一个大学毕业生的早期成就足以让其安然度过大部分职业生涯。现如今,想要保持一定的专业水准,就必须终身学习以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曲线的斜率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以年长者的经验为代表的传统相对于以年轻人的勇气为代表的创新的重视程度。信息鲜有变动的古老文化是建立在对年长者的尊敬的基础之上的。当代亚洲和欧洲某些地方的传统文化仍然保有这种态度。相反,美国社会作为主要社会中最年轻、最不固守传统的一个,是建立在对年轻人的尊敬之上的。这无疑反映了美国在信息方面的活力。上述分析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清楚:终身保持思维活力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对成功如此关键。它的作用只会越来越重要。关键信息正在呈指数级增长,但是,人类大脑的生物学特质保持不变,或者变化微乎其微。人们常说大脑的计算能力几乎是无限的,能够适应几乎无限的知识总量。但是,这个被很多人接受的生物学假设受到了挑战。不管大脑在理论上具备多强的计算能力,大脑的计算能力实际上被证明是非常有限的。古时候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或许能够掌握其所处时代几乎全部的基本知识。但是,如今这绝无可能。大约在中世纪的鼎盛时期或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文化中的基本知识就已经超过了个人心智的容量。知识越来越分散和专业。有意思的是,备受推崇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反而是第一代无法掌握其所处时代所有基本知识的人。在一个信息碎片化的世界中,拥有整合不同知识的能力显然是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这一能力同样需要非常敏捷的思维。

中年人通过体育锻炼降低罹患心脏病的概率,年轻人借助体育锻炼让自己变得更迷人。社会吸引力的标准反映了竞争性成功的一些关键特质,这些特质也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改变。身体健康也是外表吸引力的一部分,它一直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将如此。几个世纪以来,吸引力的定义一直与外表有关。但是,这个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处理主导人类社会发展的空前的时代。比尔·盖茨将其称为知识社会。进入21世纪后,信息对社会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而社会吸引力的特质将体现为在这个社会中获得成功所必备的素质。敏捷将代替美貌。“愚蠢”比“丑陋”更不招人喜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所有保持良好认知状态的可靠途径都会受到公众热切的欢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 投资核心资产 人偶的复活 满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