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决策大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决策大脑

临床医生的教训

书籍名:《决策大脑》    作者:艾克纳恩·戈德堡
推荐阅读:决策大脑txt下载 决策大脑笔趣阁 决策大脑顶点 决策大脑快眼 决策大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决策大脑》临床医生的教训,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基于一项看似普通但在许多方面更直接相关的临床实践,前面的讨论提到一些重要的问题,涉及神经心理学诊断测试的设计原则以及认知激活任务(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诊断)的设计,大都运用了fMRI等功能性神经成像技术。受试者在一段时间内处理多个项目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就有6个类别,加州语言学习测验有5个测试,本顿线段方向判定测验有30个测试。对上述测验的解读背后隐含的假设是,在整个测验过程中,作为基础的功能性神经解剖学特征是静态的、不可改变的。但是,前面的讨论对该假设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并得出了一个不太好操作的结论,即对各个测验项目的得分取平均值,最终得到一个单一分数的做法或许并不合理。相反,我们需要设计新一代的测验,或者至少为原有的测验设定新的准则,将测验项目程序分成若干子集,并对其进行单独打分。这样一来,各部分的分数不同,其代表的神经解剖学特征也不同。

这显然会让神经心理学的临床诊断变得更加复杂。也有观点反对将测验项目程序按照时间顺序分割成若干部分,这些观点认为,这种做法会减少数据点的样本量,让数据变得更不可靠。但是,只有当样本中的所有数据点都来自同一群体时,上述观点才成立。由于我们所说的“群体”是指静态功能性解剖学特征作用下的数据点,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作为基础的功能性解剖学特征在测验过程中会随时间而变化。这样一来,将在测验(或实验)过程中不同时间点上获得的数据点进行合并,就像企图输入一堆血压值来提高样本的智商分数一样。

半脑特化的新奇性-常规化原理与多年来被神经心理学当作公理的许多理论相去甚远。当然,对此持怀疑态度的读者可能会问:几十年来的实验结论都宣称能证明语言任务与左半脑之间存在联系,视觉空间任务与右半脑之间存在联系,那么如何统一上述实验结论与本章所表述的观点呢?这些实验结论不仅包括在20世纪60年代用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速示器完成的实验,还包括用最先进的功能性神经成像工具完成的实验。这些实验结论都是错误的吗?我即使稍微有暗示“它们错了”的意味,都是狂妄自大和愚蠢的,这也不是我的本意。但必须注意的是,先前的临床神经心理学中几乎没有因素比较单一的测验任务,认知神经科学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很容易将语言-非语言的维度与新奇性-熟悉性的维度弄混。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任务同时可能是受试者比较熟悉的,我们称之为“非语言”或者“视觉空间”的任务同时可能是受试者认为比较新奇的。因此,虽然没有理由认为20世纪下半叶半脑特化理论的全盛时期出现的大量实验结论事实上是错误的,但对这些结论的理解可能是误导性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经济学家时刻 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好好告别 《科幻世界》2020年12期 变革的HR:从外到内的HR新模式 120医生答120问 生命的实验室 投资核心资产 人偶的复活 满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