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科普学习 >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

空间:《帕拉·迪·布雷拉》

书籍名:《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    作者:弗朗西斯科·马丁·卡萨尔德雷
推荐阅读: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txt下载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笔趣阁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顶点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快眼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感官的盛宴:数字之眼看艺术》空间:《帕拉·迪·布雷拉》,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1472年6月18日,时任乌尔比诺伯爵、雇佣军军阀头目的费德里克·德·蒙泰费尔特罗率领的美第奇家族的军队占领了沃尔泰拉城。同年,蒙泰费尔特罗家族的第一个男婴吉多贝多出生了,他将成为该家族的未来继承者。然而,1472年对于该家族同时也是不幸的一年。费德里克的妻子在诞下吉多贝多几个月后便去世了。巴蒂斯塔·斯福尔扎(Battista Sforza)当时正掌管着乌尔比诺政府,随后不再担任为教皇、佛罗伦萨人和那不勒斯国王服务的雇佣军军阀头目(时机成熟时还会时不时地加以反抗)。在斯福尔扎的治理下,乌尔比诺成为最重要的艺术名城之一,而费德里克也常常是画家的赞助人。这些画家包括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西班牙裔的佩德罗·贝鲁格特(Pedro Berruguete)、佛拉芒人胡斯托·德·根特(Justo de Gante),以及建筑师弗朗西斯科·迪·乔尔乔·马蒂尼(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和卢西亚诺·洛拉纳(Luciano Laurana),他们都曾接受过费德里克的赞助。

或许是为了庆祝沃尔泰拉之战的胜利和儿子吉多贝多的出生,费德里克委托画家创作了《帕拉·迪·布雷拉》(Pala di Brera),这幅画也被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称为《帕拉·蒙泰费尔特罗》(Pala Montefeltro)或《圣会图》(Sacra Conversazione)。意大利词语“帕拉”的意思是“圣坛作品”,也就是“圣坛画”。因此,这幅画本来是悬挂在教堂圣坛上方的装饰品,一般下面还会挂一系列被称为“祭坛座画”的小画作。这幅圣坛画最初似乎是要被安放在圣多纳托·德格利·奥瑟凡蒂教堂(San Donato degli Osservanti Church)里,也就是费德里克的安葬之所。不过画作完成后,随即被转送至圣贝纳迪诺教堂(San Bernardino Church),这座教堂被认为是蒙泰费尔特罗家族的陵墓。

《帕拉·迪·布雷拉》得名于现今保存此作品的地点,即米兰的布雷拉美术馆。18世纪90年代后期,该美术馆被由法国士兵和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率领的拿破仑手下部队占领,这幅画也被掠走。

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一个由圆锥形中央透视所体现出的经典建筑风格空间,其布局几乎完全对称。画作背景部分是一间半圆形后殿,十分突出,且似乎有一个半圆形的基座。边缘上的拱形使我们不禁想象后殿的十字交叉平面图,似乎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通廊。后殿上方是一个筒形拱顶,镶嵌着方形镶板。拱顶尽头处是一个四分之一半球形帽罩,下方是一个巨大的蚌壳形状,其下伸出一根金链,悬挂着一个鸵鸟蛋。画中还显示了一群围绕在圣母马利亚周围的人,构成了一个半圆。圣母马利亚坐在宝座上,双手合十,圣婴耶稣基督正在她的腿上安睡。

《帕拉·迪·布雷拉》(1472),这幅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画作现保存于米兰布雷拉美术馆

画中人像的构成突出强调了整个建筑物的对称性。圣母马利亚十指紧扣,直视着画作观赏者,凸显出中心轴线。其余人物分别是两组三人组合的圣人和两对天使,同样也对称地站在中轴线两旁。唯一打破这种对称性的,也可以说有意为之的,便是画作捐赠者所在的位置,他跪立在右侧前景部分。这名捐赠者就是身披仪式性铠甲的乌尔比诺公爵费德里克·德·蒙泰费尔特罗,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角色,同时也是15世纪意大利一名充满热情的、虔诚的天主教徒。与所有关于他的人物像一样,这幅画中他也只显露出了侧脸,这是因为他在一场骑马比武中失去了右眼和部分前额。费德里克所在位置的不对称性恰恰凸显出他的妻子巴蒂斯塔·斯福尔扎的缺场。她在诞下两人企盼已久的子嗣吉多贝多几个月后就去世了。评论家们对此幅画作的创作年份看法不一,尽管多数评论家认为其年份介于1472年(也就是吉多贝多出生的那一年)和1474年之间。

画中圣人从左至右分别是巴蒂斯塔·斯福尔扎的守护圣徒施洗者圣约翰、圣杰罗姆以及1450年被封圣、圣方济各会的来自锡耶纳的圣贝纳迪诺。画作右侧的圣人分别是展示圣痕的圣方济各、袒露着被杀时受伤的头骨的多明我会的圣徒殉道者彼得,以及手持《圣经》的福音书作者圣约翰。我们知道其中一名圣人的面容是皮耶罗的一位朋友,即弗拉·卢卡·帕乔利。与圣人不同的是,天使的容貌没有现实原型。可能担心把天使画成真人的面容会引起争议,因此皮耶罗虚构出了天使的面容,并使其衣饰华丽、珠光宝气。

颇具象征意味的是,该画作在建筑物和人物角色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此,位于画作中央的圣母马利亚便与象征天主教堂的建筑物等同,以作为虔诚信徒的集会。同理,画中圣人们的头部布局也对应于建筑物的肋形科林斯柱,而天使们则对应着用来装饰半圆形后殿的大理石镶板。用红色斑岩做成的正中央镶板是唯一一块我们能看到正面的镶板,正好处于圣母马利亚的后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棒棒老师系列:会魔法的新老师 伴随孩子成长的小故事 爸爸妈妈我和她:童稚独白 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心理学 爸爸的游戏革命—玩出聪明孩子 聪明,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成绩单 超右脑开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