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佛是一棵树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佛是一棵树

第17节:灭谛--在团队中超越自我(2)

书籍名:《佛是一棵树》    作者:房放
推荐阅读:佛是一棵树txt下载 佛是一棵树笔趣阁 佛是一棵树顶点 佛是一棵树快眼 佛是一棵树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佛是一棵树》第17节:灭谛--在团队中超越自我(2),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一听到有救活孩子的希望,奇莎格达莱喜出望外:“佛祖,您需要哪些原料呢?只要能找到,无论去天涯海角,还是刀山火海,我立刻就去!”

“很简单,我只需要一把芥菜的种子。”佛祖淡淡地说道,“但是有一个条件,这把芥菜的种子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孩子、配偶、父母或亲戚死亡过的家庭。”

按照佛祖的指示,奇莎格达莱开始一家一家地寻找芥菜种子。可是她很快发现,菜种几乎家家都有,并且大家都很愿意提供,但当她问到这个家里是否曾经有人过世时,才发现原来无论生活贫富,每个家庭都有亲人逝去——有人在年轻时失去了父母,有人在中年时丧失了爱侣,有人在年老时无子送终。她几乎寻访过城中所有的家庭,发现根本无法找到一个能免受死亡之苦的家庭。在寻找过程中她渐渐明白,在这个世间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在孤单地承受着这种难忍的苦痛。因此,她终于放下心爱儿子的尸体,再次回到佛祖的身边。

佛祖慈悲地对她说道:“你以为只有你失去了儿子吗?其实死亡的律法是无人能幸免的,包括我。而这个世间也不会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事实。”

奇莎格达莱的追寻使她明白,世界上无人能够阻挡痛苦或者烦恼的降临,不管用尽什么方法。这样的体验虽然并不能完全驱走伤痛,不过足以让我们认清事实,减少许多无谓的抗拒与挣扎。

四圣谛的第二谛集谛,已详细地列出生活中时时准备侵袭我们的五种主要烦恼,但是要处理好随之而来的苦痛,却非常的不容易。

根据自我成长经历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结合父母或师长的言传身教,再加上生活教会我们不得不学会的种种“本能”;我们内心深处,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一套防御体系,这样在面对各种折磨时,可以保护自己不至于受到太多的伤害。

尤其是团队工作中难免磕磕碰碰,通常心灵受伤之后,这套心理防御机制会出现三种常见的心态,来处理我们的烦恼。

一、选择沮丧大于选择快乐

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外界事物对自身的影响。如果影响过深而产生刺激,那么受到的刺激越大,烦恼也越大;反之受到的刺激小,则烦恼也越小。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不过这中间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其实就事论事,事情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最终的结果完全是来自我们自己头脑的加工。换句话说,快乐来自内心的力量,并非由外界的事物左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上下班时都会遭遇交通高峰,不管你是乘车的还是开车的,当车流严重堵塞时,只要你稍稍留意,便会发现不同的驾驶者会因为堵车这一不良刺激,产生绝对不同的心态:

有的人脾气暴躁,前面的车挪动得稍微慢一些,便狂按喇叭,恨不得自己开的是坦克或推土机,能够碾过前面漫长的车流扬长而去;

有的人性情急躁,一有空隙,就自以为驾驶技术高超而不顾安全地插队加塞,其实交通拥堵的相当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这种不守交通规则来回变道的行为引起的。所以,这种人最后往往演变成交通事故的制造者和受害者;

有的人坦然面对,利用堵车的空隙乘机好好欣赏一下美丽的城市,越来越现代的各种建筑,还有路口走过的摩登而且时尚的美女,包括行色匆匆的各种表情,都是一种风景,只是你不懂得欣赏;

更有甚者善于营造浪漫,放一首婉约的情歌,讲一段黑色幽默,或者信手拈来一个办公室里的真人真事,都会让身边的爱人开心不已。既然彼此都在等待,为何不好好享受一下这私密的两人世界呢?

很显然,上述的各种反应,都和外界刺激的大小没有关联,而是由于他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决定的。堵不堵车绝不会因为你所发脾气的大小而改变。既然我们朝九晚五,那么开车的还得开车,坐车的继续坐车。有本事你学学古人“停车坐爱枫林晚”,否则生活就得继续逼着你,往前走。

可见,仅仅是外部的环境或事物并不能够使我们快乐或不快乐,重点在于我们对外界环境刺激后产生反应时所作出的选择。也就是说,事件本身是无辜的——它们是否使我们感到紧张、有压力,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对待它们。

如果您选择悲伤的心态,浑身便会充满凄凉的感觉;如果您接受恐惧的感受,便会觉得毛骨悚然,直冒冷汗;如果您以哀愁的情绪来思考,自然会愁容满面;如果您以喜悦的态度去衡量,一定会喜上心头;如果您毫无斗志,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如果你用必胜的信念注视对手,会让他不寒而栗……

总之,我们必须学会运用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作为自己生活的“上帝”,你每天、每个时刻都可以作出自由的选择。你可以保持沉默,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决定是否幸福的“呈堂证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 姚依林—百夕谈 洋人旧事: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