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樊登讲论语:学而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樊登讲论语: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关注影响圈以内的事情

书籍名:《樊登讲论语:学而》    作者:樊登
推荐阅读:樊登讲论语:学而txt下载 樊登讲论语:学而笔趣阁 樊登讲论语:学而顶点 樊登讲论语:学而快眼 樊登讲论语:学而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樊登讲论语:学而》不患人之不己知:关注影响圈以内的事情,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至少出现了两次。人之不己知,就是别人不了解自己。

“如何看待自己”这件事,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

孔子认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很在意这件事。我想,现代的我们同样很在意这件事。虽然我们没有孔子那么大的名气,但我们都有过受委屈的感觉,觉得自己一心为别人好,对方竟然不理解自己,辜负了自己的好意。

我有一次面试新员工。员工后来说:“我跟樊老师接触了以后,觉得他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坏。”原来他在网上搜到了一些诋毁我的内容。我听了以后,一种无能为力之感油然而生,我已经尽量用一片真心为大家做事,依然会有人说我很坏。

孔子这句话,能够安慰很多人的心灵,还可以安慰很多年。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

为什么要这样讲?

我们分析一下这句话,就会发现——别人知不知道你是结果,你知不知道别人是原因。

你不知道别人,代表你可能错过学习的机会,错过合作的机会,错过举荐的机会。我们在跟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要先了解别人,才能结成联盟,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患不知人”属于原因,而原因我们是可以靠努力去改变的。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应该担心收获,还是应该担心耕耘?很多人担心的是收获,担心今年挣不到钱怎么办。但这是无意义的,因为收获是由耕耘的过程决定的。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今年种了多少地,付出了多少劳动。

我们能够担心的部分,一定是原因的部分;我们不必担心的部分,是结果的部分。至于你做了该做的事情之后,整个社会是否了解你,外人是否理解你,那是结果,是别人的事。

对于结果,我们无法掌控。我们只能在原因上下功夫,用心做事。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永远都担心承担后果,只想自己千万别吃亏。菩萨担心的是,一个人别种下恶因,别干坏事。

种下了因,果是逃不掉的。如果一个人过度担心结果,焦虑、抱怨、顾影自怜这些情绪就会如影相随。做了这么多的好事还遭遇误解,之后就有可能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导致越来越伤心,满腹委屈、愤懑。

你应该关注的事是影响圈以内的事情,关注自己能改变的事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上,让自己变得更加谦虚、更加敏锐。

在孔子的时代,作为一个君子,知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身边有贤能的人,你却不知道,这是失职。因为当时受教育的人本来就少,身边有德才兼备之人竟然没关注到,孔子就会自责。

有个典故叫“失之子羽”,讲的是孔子曾经因为学生澹台灭明的相貌丑陋而误以为他资质不足,所以自责。这是孔子对自己进行鞭策的话。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更需要理性、客观地去了解他人,而不是像网上那些轻易发表意见的人一样,没读过对方的书,没关注对方做的事,就发出大量不负责任的攻击。每个人都不要去种下这样的恶因,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了解他人的机会以及合作的机会。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做事的方法和人生的态度。这一句,足够让我们默念终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敏捷人才:选拔未来顶尖人才的9个步骤 从自己开始:变革者的思维导图 魏西里探案集 从思维开始重塑PPT能力 京都的正常体温:哲学家写的城市指南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