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八十七、小惩大诫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八十七、小惩大诫,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威吓惩戒是手段,育人成功是目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解《系辞下》第五章,孔子对《解》卦上六爻的爻辞解释引申得出自己的人生观点,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今天我接着讲另一卦的爻辞,就是噬嗑卦的上九爻辞,这句爻辞,孔子概括为“小惩而大诫”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主题。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是的,这里孔子对噬嗑卦的初九爻进行了解读。噬嗑卦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叫火雷噬嗑。这上面有火,下面有雷怎么成噬嗑了呢?噬嗑两个字是和吃东西、咬东西相关的呀!不错,这个卦是取整个卦形之义。我们看这个卦形,像不像张开的口,口里有东西还没有咬碎的样子。这就叫噬嗑卦。这一卦从初到上都是凶,初爻的爻辞是:屦校灭趾,无咎。屦,履也,穿在脚上;校,脚桎,是一种束缚足部的木制刑具,也就是脚上被戴上了刑具;灭趾,就是限制了脚的行动,也是困住脚指头,伤了脚指头。从这一爻的爻辞来看,是整个卦的爻中惩罚最轻的,只是给脚上戴上刑具,限制了一定行动。故定性为无咎,就是没有什么害处。

我们来看,孔子读这一卦的时候,就写下了评论:“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君子与小人是孔子对社会人的一个分类,所谓君子,就是读了圣贤书,知礼明义,有道德感,有社会责任,也就是仁、义、礼、智、信都具有,大概就是这类人吧。所谓小人,也就是算不上君子的人,都列为小人。小人也就是普通的一般人。“耻”,与现在的羞耻的意思有一定的距离,这个字与耳朵有关,就是不愿意听的语言,什么样的话不愿意听呢?就是带有侮辱性的话。也就是你不说狠话,不让他难堪,不让他羞辱,一些问题他是不知道改正的,也就不会讲仁心仁德,不会讲公德,不会去修养自己。“畏”,就是怕,这里的“不畏”与前面的“不耻”的语法用法是一样的。就是不使他感到害怕。对于一般人来说,有时候你用好言好语,用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来教育他,没有用,用所谓的道德舆论也约束不了他。那么你该怎么办?所以要立法,用法律来惩罚,让他付出大的代价,那样他就会怕了,就不敢乱来了,就不敢做不合道义的事了。小人怕惩罚,肉体上的、行动上的、精神上的,只要有“怕”,才不会做坏事。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怕的是自我修养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上出问题,与小人怕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人的心里有所畏惧,才会有自我约束,才会有向善之心。中国人过去讲“头上三尺有神灵”,当你做坏事时,不要认为没人知道,还有“天知、地知”,这些都是设在心中的一个“怕”有所“畏惧”,做事时才会凭良心,才会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宗教引导人向善,也会设置让人畏惧的东西,比如地狱呀、六道轮回呀。所以,要让一般的普通人做好事,不做坏事,就要有一个促使他向善的力量在后面推着他才行。

“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这些都是普通人的心理与做事的态度。“劝”就是诱导、引导。你让他做件事,对他总会有好处吧,总得有利益吧,当然显而易见的利益,你不用劝导,他都会做,也有些看不到明显利益的事,你要把这些利益给他讲清楚,可能不是眼下的,为将来的也好,为他名誉的也好,为子孙后代的也好,反正你要给他讲清楚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意识到这些利益,他就会去做,并能做好。当然,也有的人有的事,跟他讲不清楚,你就是给他讲出大天来,他就是不愿做,做错了也不改过。怎么办?这就要“不威不惩”了,就要使用武力了,就需要震慑,用鞭子抽下来,把刀架脖子上,用这样的手段来让他去做,去改过。其实,这都是一般的人性,有的人听好言相劝,有的人就要威吓打骂,只有这样才能改好。

这四句话道出了一般人的心理,也是最基本的人性使然。所以也就成为《易经》管理中最重要的思想内容。好好悟一悟这里面的深刻道理。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这是孔子得出的结论,也是教育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人性中没有教训往往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正像这一卦的初九爻辞,这是个小惩罚,因为这个惩罚从而使你不再犯错误,不再犯更大的错误,甚至是不可挽回的错误,那么这个小惩罚当然是好事了。有时我在想,在中国的私塾教育中,就有体罚,打板子这种小小的体罚应不应该,对于小孩子来说,由于心智的问题,往往光讲道理,他是记不住的,有时是需要一些这样的小体罚的,不然,同样的错误,他可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一次体罚下来,他就能记住了,改正了,难道不是好的教育吗?当说理引导总不见效的时候,如用一次小小的体罚来解决问题,为什么就不能用呢。对于我们一般的普通人,人性中都有不好的一面,如果不能控制这些不好的苗头,任其发展下去,往往会吃大亏。比如遵守规则,这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必须要有的基本的规范,可就有一些人,不守规则又没受到处罚,认为占到了便宜,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尤其是我们现在的交通规则,如果违犯了就受处罚,从而变得守规则,这就是小惩而大诫。常常看到一些因为不守规则,酿成大祸的报道,你不守规则仅仅受到小小的处罚,难道不是福吗?因为违规被处罚,应看成好事,这是你的幸运,不要心生“我怎么这么倒霉,被抓住了”,如果不被抓住,而出现了大问题,那才是真倒霉呀。

“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这是孔子读这卦初九爻辞写出的读后感,引申出来的人生哲理。《易经》的一些思想大都是孔子读《易》而引申出来的,这几句话是让我们深思的管理哲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