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六十六、天垂象圣人感之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六十六、天垂象圣人感之,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崩坏皆由内部起

今天我们讲第十一章最后一小节的内容。在上面几节所讲的内容中都在讲八卦形成、易道之理,讲到占卜所用蓍龟,那么这蓍龟为什么能卜天下之吉凶呢?这节内容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在这段话中,主要讲述天地自然出现的各种现象,从而受到启示感悟,进而对《易经》进行评论赞美。所以,我把这段话总结为天垂象圣人感之。

先说第一句:“天生神物,圣人则之”,这里的神物,指蓍龟,上天创造出神奇的蓍草和神异的灵龟,圣人掌握了它们的性质,规范地运用它们。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创造了卜、筮(占筮卜卦)之法。为什么把蓍草与龟当作神物呢?蓍草是一种生长在西北的草本植物,我们知道草本植物,是一岁一枯荣。只有一年的寿命,而蓍草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这就异于常规,可谓长寿草。而龟同样被看作长寿的动物,可活上千年。长寿的生命则会多吸收日月精华,在中国文化中就会被看作有灵性的神物了。同样,把它们运用在占筮中,就会灵准了。蓍草和龟壳都是天生的神物。圣人则之,这里的“则”意思是“取法规范”,圣人依蓍龟来取法规范,从而生爻立卦。

第二句:“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古之圣人就是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从而中通人事;就是以天地变化的道理来表达、来处理人世之间的种种变化。天地间的种种现象,往往是可以让我们效法模仿的,易经的八卦符号本身也是一种象,是模拟天地万法之象。宇宙万物都是给我们效法的,人类很多的智慧都是依据生物仿效学来的,这门学问叫仿生学。譬如,看到鱼游,人类制成了潜水艇;看到飞鸟,人类制成了飞机;看到蜻蜓,人类制成了直升机,等等。人类的很多智慧都是受生物界的影响来的,这些智慧能为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这是“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第三句:“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天垂象是一种吉凶喻示,如果国泰民安,天下安康,上天就会出现吉祥的事物,若是出现了凶的事件,则对应着天下有灾或有大变故。在中国古代一直都有这个传统,就是通过观测天象来预见人事。尤其是在汉易里面,对天象、灾变和人世之间的对应有许许多多的附会。汉代易学大家们对天象灾变的研究就非常细致,每天早晨起来看日出,看日晕里面有什么现象、各种颜色有什么变化等,对应到人世间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宫廷里面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到了傍晚要观察日落,夜里要观察星象,比如看到彗星,是从哪个角度冒出来的、彗尾的长短变化等,都会对应于社会人事当中的变化。

也许是受到《易经》中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后世的王朝中会有一些帝王好大喜功,就常有朝臣弄些天降祥瑞的征兆,如天降凤凰、麒麟等。所以,这些东西很容易在老百姓中流行。在历代历朝处于衰落、败亡的时候,往往就是怪力乱神流行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谶语出现。比如,“大楚兴,陈胜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总之,都是些怪力乱神的预言,是有人精心策划的所谓天垂象。

在《吕氏春秋》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并取而代之,抓到了两名俘虏。周武王心情不错,便亲自来提审这两个俘虏,问他们:“若国有妖乎?”我听说我们周之所以能够打败并取代商,是因为商朝里面出现了很多妖怪,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呢?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就知道,纣王的妃子妲己,是一只九尾狐狸所变,她淫乱无度,祸乱宫廷,残害忠良,祸乱国家,估计当时的确有这种传说。传说只是传说,不是历史真实现象。这时候,一个俘虏就说:“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商的确有妖怪啊!那段时间白天经常可以看到星星,另外还经常下红颜色的雨,感觉就像是在下血,确实是有妖怪在作怪。而另一个俘虏说:“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他说的这些都有,但还不是大妖怪,只是小妖怪而已。那大妖怪是什么呢?“吾国之妖甚大者,子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当儿子的不听父亲的话,弟弟不听兄长的话,君王的命令不能执行,这才是大妖怪在危害啊!实际上,他所指的是人心坏了,这个东西才是最大的妖怪。周武王一听,立马给这两位俘虏作揖,认为他们说得太对了,以后周朝要引以为戒,并把他们释放了。

这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垂象,见吉凶,天地间出现些异象怪事,没什么了不起的,小妖怪而已;最要紧的,是人心不能坏了,这个大妖怪才是最要命的!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团体、企业莫不如此。外部的原因永远都不是最至关重要的,而内部的原因往往才是最致命的。人心散了,政令不行,则必然灭亡。不要将失天下的罪责归到自然现象上面去。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典故我们在前面讲河图洛书时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这里的四象,与前面讲的“四象生八卦”中的四象是一致的,就是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这四种象可以对应四方,可以对应“吉凶悔吝”,故而说“示”也,就是一种指示、显示。把四种状况显示出来。系辞就是卦爻辞,是文王写的内容,判断一卦的各种情况。不是孔子写的这个《系辞》,告就是告知、诏示出来,内容与前面的示的意思差不多。卦爻辞的内容有的是直接给出了吉凶判断的,所以就是“断”也,是我们判定吉凶的依据。今天的内容我们主要在讲“天垂象圣人感之”的现象,这部分内容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