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六十、知来藏往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六十、知来藏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领导者必备的四种能力

今天我们来讲另一个成语,叫“知来藏往”,是什么意思呢?辞典中的解释是:指对未来有所预见,对已往心中了然。典出《周易·系辞》。是的,就是出在这第十一章。我们看原文: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来知德注:“凡吉凶之几,兆端已发,将至而未至者,曰来。吉凶之理,见在于此,一定而可知者,曰往。知来者,先知也。藏往者,了然蕴畜于胸中也”。在这里把所谓的“几”“来”“往”解释清楚了,“几”就是事情刚刚出现的兆头,不易察觉;“来”就是将来,还没有到来,还没有发生的事,又是将要到来会发生的事;“往”就是以往,发生过的事。所以,如果学《易》到了一定的精深的程度,那么你的神识就能知道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你的知慧胸怀就能包容过去的一切。这就是“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知来藏往”虽然是事情的两面,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能预知将来后,又该如何处置的问题。古圣先贤得道之人是“吉凶与民同患”,这是一种藏往,并不是他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知道后能“退藏于密”,这是一种大智慧,一种大心胸。所以,能“知来”是一种能力,能“藏往”才是一种智慧。我们读《三国演义》看杨修这个人,聪明智慧绝对非常人能比,根据“鸡肋”夜令,得知曹操欲撤兵,便告知其属下整理行装,这就是犯了大忌,其结果是丢了性命。这是他有“知来”的能力,却没有“藏往”的智慧,所以这个人被杀就怪不得别人了。如果智慧修到“神以知来”,而不以能“知来”来为自己趋避吉凶,而是能“吉凶与民同患”才是得道之人。“其孰能与于此哉?”这是一个设问句,就是谁又能做到这一点呢?接下来作者给出了一个答案。

“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这句话可以说是古之圣人具备的条件,具备了这些条件、这些能力的人可以为王,成为合格的领导人。才能去“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这句话中具备的条件是“聪明、睿知、神武、不杀”,这四个条件是统一在一起的,缺一不可,是为王道。

首先要聪明,耳聪目明,就是听得真切,看得明白,就是能掌握事情真实的一面,不会被任何人或事所蒙蔽,这就是聪明。这个条件放在第一位,自己有能察明一切、辨明一切的能力,任谁也别想蒙骗你。但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仅仅聪明还不够,其次还要有睿智。这里的睿知,就是智慧。就是说有时聪明虽明察秋毫,但在处理问题时,却要糊涂一点、模糊一些才能把事情处理圆满,这就是智慧。中国有句老话“察见渊鱼者不祥”,意思是深渊里的鱼有几条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这个事就很不吉祥。为什么呢?事情辨得太清楚了,事无巨细都要你去办,你还不累死、烦死、气死。有些事情你看不到还好些,所以人太聪明了反而不好。但是,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这样。一个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就能做到大智惹愚,抓大放小,大事不糊涂,这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一个人有了聪明睿智,这是具备了“文治”的能力,做大事者,还需要“武功”。也就是所说的“神武”,要有权威,在精气神上要体现出一种威势,在身体技能上要有强大的武力值。所以,孔子对人才培养的“六艺”中就有“射”,骑马射箭,刀剑之能,是要学的。没有“武”这个能力,不能算完备之才。有了这个能力才能在精气神上自然流露出威势,这叫“神武”。“神武”可以威慑那些不良之人,才能把你的意志推行下去。我们看佛教教义中,在菩萨法相上有慈眉善目,还有怒目金刚,不仅显慈悲相,必要的时候也要显愤怒相,要使用一下降伏法。所以,一个领导者不仅要聪明睿智,同样还要有神武的精神,要有一种不怒而自威的气势。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尹卓将军说,一个只会微笑,不会瞪眼的国家,不会得到他国尊重!一个没有血性任人宰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斯言信矣!

最后,这个“不杀”之性很关键,就是说你有武功,但不能随意使用。在兵法上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心理上降伏人比在武力上降伏人所得结果要好得多。所以,杀伐手段不是说不用,而是要慎用,用不好,就会走向反面。我们看历史上的纣王,史书上评价他是“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禽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以为天下皆出己下”史书上的文字就是说他聪明睿智,能言善辩,武力值强大到可以徒手杀虎豹,天下还有谁比他牛呢!但是,此人残酷嗜杀,最后亡国被杀。所以,即使有了“神武”之能,也不随便用,而是能让对方从心理上折服于你,才是一个领导者真正的能力。这就是“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只有全部具备了上面这四方面的条件,才能够成为古人理想中的圣王,才能开创太平盛世的局面。

这一讲我们讲了“知来藏往”,谁能做得到呢?只有学了《易》,明悟了易道之人才能拥有这个能力。作者又进一步论述了古代的先贤圣哲的领导人都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具备了四个特性的人,那就是“聪明、睿知、神武、不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