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五十七、极深研几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五十七、极深研几,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的妙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叫“极深研几”,这个成语就出自《系辞上》第十章最后一个小节。我们先看最后一节的原文: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这一章上面已有对易的三个方面的赞美,叫至精、至变、至神。所以,这里所说的“极深”与“研几”是对应上面的至精与至变的内容来的。“极深”的内容就是“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研几”的内容就是“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根据上面的两讲内容,我们知道《易经》就是圣人用以感知研究宇宙社会人自身存在发展变化的所有深奥之理。这个“几”,在《系辞下》第四章中,也有解释,叫“动之微”,就是万物发生变化的前兆,而这个前兆是极其细微的,不容易被察觉的,而通过《易经》的爻变与爻数是可以察知的。清朝大哲学家王夫之先生说:“极而至之、研而察之者,神也。圣人之神合乎天地,而无深不至、无几不察矣”。因此,《易经》之特色:是极深、研几、唯神也!接下来,作者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易》之内容。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志,复杂迥异,各不相同。若达到至精极深者,就能够透彻了悟天地之间、世道人心的种种情志。可通天下之志,那么就可以达到发言处事受命如何。也有人解释“天下之志”,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愿望。比如当下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是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这是当前的“天下之志”。在同人卦《彖传》称:“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何以通呢?《大象传》云:“君子以类族辨物”。台湾易学研究家刘君祖先生解释说:“彻底分析清楚各个族群之间的差异,尊重其文化特色与生活方式,谋求族群的和谐。然后存异求同,往人性深处去发掘共识。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虚心探求,一定可以找到”。因此,学《易》者,当以有君子之为而自勉!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天下万事之变,几微难见;天下之务,其来无穷。知易研几,知几察变,能够防患于未然;也就可以唯变所适,摆正自我位置。做到这些,大概天下的事也没有做不成的吧。正是因为能够研究到事物变化的最细微的地方,所以才能够顺势而为,成就天下的大事,成就一番社会人间的圣贤事业。因此,学《易》的人,就应该知晓自己的任何举动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那么,我们就会自律,不能恣意妄为!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句话实际写《易》的是“至神”的特征,就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里的“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是对上句的再解,还是一个意思。说到这儿,想起一则禅宗里面有个公案,也就是悟禅的故事。赵州和尚都到了八十岁,还在到处行脚。有一次走到投子和尚那里,一见面就给投子和尚一个下马威,问道:“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投子和尚是一个很著名的大禅师,当你参禅参到没日没夜、身心性命都弃之不顾的时候,那就是“大死底人”。这时候突然一下开悟了,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境界呢?投子和尚就回答道:“不许夜行,投明须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定,要求你去一个地方,不准夜里走,黎明还必须到。太不讲道理了吧!其实,这是讲禅悟的,一下子就开悟了,没有中间过程。开悟的过程,一下子就到了某种境界。这不就是“不行而至”吗?不就是“通神”吗?

拥有了《易》的这个“至神”的能力,可以做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强调是瞬间达到或得到的那个目标,而没有中间过程。比方说,我们看一个奇怪的图形,如果你懂得很多几何知识,是可以根据这些知识复杂地去计算,最终可以得到它的面积。但如果你拥有了“感而遂通”的能力,就是看一眼,立刻知道它的面积,其实你根本没有几何学知识,但是你能立刻知道它的面积。所以说《易》最高最终目标是通神。超于物而不囿于物,即神之所为。然通神亦有层次之分,均非常人能达之境矣。《易》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无知则神矣”!所以,有时候我们说“易者不卜”,不用卜卦,也不用分析,一下子就知道结果如何。这也就是《易》能通神的地步了。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这句话是对这一章开始提出的论点进行总结,也是呼应。辞、变、象、占,四者为圣人道,也是“易道”,四者合一而用,进而达到“至精、至变、至神”,是为体;“唯深、唯几、唯神”,是为用。读此,能否瞬间千里,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易者,此之谓也。



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