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读懂《系辞》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古典文学 > 读懂《系辞》

三十三、乾坤广大

书籍名:《读懂《系辞》》    作者:曾琦云
推荐阅读:读懂《系辞》txt下载 读懂《系辞》笔趣阁 读懂《系辞》顶点 读懂《系辞》快眼 读懂《系辞》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读懂《系辞》》三十三、乾坤广大,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修身立德,功成天下

上一讲我们讲了《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学问,“易道”这一特性从哪儿来的呢?这一讲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孔子用乾坤卦来作说明,乾坤两卦又具备了哪些性质呢?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孔子研究《易》,就是从乾坤两卦入手,这两卦的德性是整个“易道”的根本的内容。因为乾坤为大阴阳,所有的卦都从此出,所有的“易道”精神也由此出。那么,首先就把乾阳的特性加以说明:“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这里孔圣人把“大生焉”的理由给我们写出来了,是乾阳生出“大”来,乾阳为什么能生“大”呢?就是因为乾阳具有两个特性: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我们把这两个特性理解透彻了,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先看乾阳静的一个特性就一个字:专。什么是专呢?专就是纯一、别无他物、纯粹无二。我们说专一,“专”字就有“一”的意思。所以我们说精诚、专一、纯粹精一,无论行事或思考集中到极点,一心一意,就叫“专”,再进一步引申,便有凝聚为一之义。当乾静止时,它的性质就纯粹精一,这叫作“专”。“专”者,就是顺从自然,不是多心,而是一心一意,顺乎自然规律而行。

乾阳的另一个特性是“其动也直”,此处“直”,没有阻挡地向前就是直。当一件事物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阻碍,就不能够保持原来直行的方向,而会出现弯曲改变。这个“直”字,就是指能够无往不前,直道而行,宇宙之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干扰阻碍它的运行。世上只要是有形的物体受到阻碍都不能“直”,比如光线,也做不到“动而直”,因为光线是有形物了。而乾阳可以“动而直”,这里的乾阳并非有形物,这是从易道“体用”上来进行的论断。乾阳的性质就出来了:它静止时,就是“精诚专一”;它运动时,就顺着“直”这一性质发展,而没有任何事物能阻碍它,于是就能令万物依着这个规律无阻碍地变化、发展。

正是因为乾阳具有这两种特性,所以,其催生生成万物就没有限制,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以言乎远,则不御”,这就是大到没有边际了。这也是“大生焉”的原因。

接下来,孔子又分析坤阴的特性:“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其静也翕,其动也辟”,这在说坤的性质,也是阴的特性,阴也有一静与一动。这里的“翕”与“辟”是什么意思呢?翕是闭合,辟是放开、张开的意思。这里用词非常讲究准确,在写坤阴性质用了两个动词“翕”与“辟”,与乾的“专”与“直”相对。我们来看,“专、直”来形容乾之德,并非是明显的动词,实际上是突出了乾阳的“体”的性质。而“翕、辟”来形容坤之德,是明显的动词,是突出了坤阴的“用”的性质。乾阳是创生,坤阴是生成,所以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坤德是“曲成万物而不遗”,就是坤德中的“一开一合”是“曲”,而不是乾阳的“直”,直是没有成物之能的。成物是在“翕辟”的曲中,具体体现为“开物成务,化成天下”的大用。天下万物皆为坤德化成,所以说“广生焉”。这里的广又为“多”之义。

通过对乾坤动静体用的关系的分析,我们明了乾坤生广大的内容,乾主创生,坤顺天而成万物,由乾坤阴阳动静交合,生出这个大宇宙,生出了这个宇宙中的一切,并且会“生生不息”地、广大地生下去。这也回答了为什么“易道”学问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问题。

讲完了乾坤生广大的内容,多讲一下“辟”字的译文内容。在《论语》中有一章。“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也”。(《论语·宪问》)先说一下“作者七人”,这里的“作者”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写书写文章的人”,而是“能够做到的人”,也就是孔子说的“贤者”,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他所说的“四辟”的人共有七个,都是古时的公认的圣贤。“辟世”,朱子(朱熹)解释为“天下无道则隐”。在古时一些贤者遇无道君主的时候,选择归隐山林,不出来做官;“辟地”是“去乱国,适治邦”,因为春秋战国时,有不少诸侯国,所以可选择一个贤能君主治下的邦国;“辟色”是“礼貌衰而去”,这里的色,是面色,也就是别人给你脸色。“礼貌衰”,也就是对你不尊重了,不能以应有礼节来对你了,君子就不会受嗟来之食;“辟言”是“有违言而后去也”就是离开说话不算话的人。这就把“辟”理解为躲避的“避”。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朱子的解释有误。这里的“辟”也可能是“辟”的本义,即开辟的“辟”,那么“辟世”是平治天下,“辟地”是治其国,或者是淳化某一地方的风俗,建立礼义之邦。“辟色”的“色”也许是指自己,指自己的修为,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suī平声)然”,也就是说有仁德之心,面上就不会有恶色;也可能指他人,即君子和颜悦色,敬以直内,让周围的人如沐春风,那么也就和他在一起的人就有和悦之色。“辟言”就是三不朽中的“立言”,把自己对“易道”或其他的宇宙自然、人生方面的感悟写出来。我觉得这种解释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来天下”的君子理想一脉相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认识《易经》 中华国学劝善经典白话解·弟子规 培养你的销售状元 帕尔迪:梦想由建筑开始 女性主宰的世界 女人就是要有钱 女人变有钱真简单 暖财安生:家庭理财规划书 撬开苹果 抢滩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