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文学理论 >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

正面反馈,激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我

书籍名:《崔永元名师作文课》    作者:崔永元
推荐阅读:崔永元名师作文课txt下载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笔趣阁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顶点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快眼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崔永元名师作文课》正面反馈,激励孩子勇敢地表达自我,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借着上面这个故事,我也和家长们解释一下:小孩子写作文,不管说的话有多不好听,也没事,不必动不动就大惊小怪。当年的“母老虎”,不也成了婚礼现场“温柔的新娘”了吗?

很多学生都不太敢与人交流,因为一旦开放了肯定会出现问题——他们写出的心里话,一般都不那么好听,而且很可能会被大人批评。

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老师发表了孩子的这样一段话:

“胆儿肥呀,敢不写作业,一个个的,给你好脸想上天啊!回去,今天的试卷抄着做一遍!”陈老师收住笑容,吐出一串让我们心惊胆战的话。

“你们的脑子带来了吗?考这点儿分,下次再考这点儿分试试。”陈老师愤怒地把撕碎的试卷扔到一边,粉笔末随着碎片一起飞扬。

“你说你们,平时不写作业,到了期末考试,净拉低我们班平均分!”陈老师手拿教棍,一边打一边责骂。

实际上,这段话不是为了表达老师的错误,只是孩子的真实表达而已,但可能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都不会愿意将这样的文字公之于众。

开放才能解放,孩子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有的大人教作文总说不要这样写,要那样写,要照我这样写……这些在孩子听来都是负面的反馈。

好的反馈是什么呢?就是懂得表扬的艺术。

有一天,一个孩子在黑板上把磁条放在一起做了个小造型,我就夸了一下。接下来,他们每次值日后,都会在黑板上留下作品,每天变换一个造型。

从图中可以看到孩子摆放磁条的创作水平在飞速提高。我最初只是随口表扬了一句,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如果在面对孩子的作文时,家长们也能给出正面的反馈,让孩子愿意自由地用笔和外界对话,他们终会向我们展示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开放才能激发天分,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孩子。

崔永元说:

听管老师的课,好像在经历一次次的启蒙。所谓启蒙,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状态下,有人告诉你一个新的概念。一开始你肯定不接受,然后你听他解释,慢慢地尝试,忽然觉得有一点儿道理;等到这个概念已经风行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过时了。

大人谈到孩子的作文时,大脑中会像闪电一样蹦出一个词——“分数”。任何一个人讲作文,家长都会说:“能让我孩子提高分数吗?否则我可不想听这个课。”

其实,我们一开始问管老师:“您能讲技巧吗?”他说:“当然能。”后来他又补充道:“我出的很多书都是讲技巧的,但在这本书里我不想讲,其他几位作者去讲就足够了。我想讲‘道’,‘道’听起来不是那么管用,也不会一用,孩子分数就上去了,但是,‘道’搞不通,‘术’永远不对。”



名师答疑


家长:

我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去读,孩子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后来换了老师,老师对他没有反馈,孩子就觉着没意思,常常一整天怅然若失。

我就想在自己的公众号下面给孩子新列一栏,让他和我一起更文,我更一篇,他更一篇。我想这会有效果,可我后来给孩子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不接招,可能他的写作热情已经下去了。我该怎么样唤醒他,点燃他心中原来的火苗呢?

管建刚:

老师对孩子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老师也会有自己的偏好,可能有的老师会喜欢某一类文章,而冷落另一类。

所以我要提一个词叫“包容”,一个老师在看孩子的作文时,是应该不带偏见的。就像一个大领导,应该是非常包容的,允许公司里有不同个性的人,各种不同的人都为他所用,这个公司才能运营起来。

做老师也是一样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学生的作文有“四类才”:正才、鬼才、怪才、痞才。不管哪一类,都应该得到理解和接纳。

崔永元:

对家长而言,至少可以先记住一个字——夸。

当然,管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技巧,不是随口夸“你写得挺好的”,这样没有含金量。孩子不是傻子,得夸到点上,孩子才能接受。

家长:

我非常认同管老师的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思想,尤其是您认为要先有“道”,我们再去学“术”。所以,您能不能简单地把您的教育思想和我们分享一下?

管建刚:

我的作文教学观:

第一,夸是最重要的作文教学方式。

第二,先写后教。

让孩子自由地写,不要在他写之前去教。要先写再教,即先让他自由地长,此后再帮他适度地修剪。

第三,文心技巧重于文字技巧。

大家普遍非常关心文字技巧,我提出了一个新观念:文心技巧。

这也是大家对写作的态度,他们不认为写作是有技巧的。鲁迅不承认有技巧,老舍的意思是“最大的技巧叫无技巧”,夏丏尊说“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

他们心中的技巧和我们原本以为的技巧,完全是两码事。

我在概念上做了一个区分。

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方法,比如对比、呼应、点题,这种叫文字技巧。

而老舍、夏丏尊等大家所讲的技巧,我称之为文心技巧。

文心技巧有如下六个内容:

1.发表意识,把文字发表出来,与人交流。

2.读者意识,要想明白写的东西要写给谁看。

3.真话意识,要说真话。

4.作品意识,要成就学生的作品感,而不是次品感。

5.心灵敏感,心灵敏感对写作非常重要。

6.现象思辨力。

以上六个内容中,我重点解释一下第四条,什么叫有作品意识。

我当年发表的那篇《三月》,今天看起来是一篇很不成熟的文章,但如今的我即使出一本书,也超越不了当时《三月》《四月》发表后的兴奋。

每一个人都有当下的作品高度。7岁的孩子有7岁的作品高度,哪怕7岁时写的文章很不像样,也是他当下最好的作品。

有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爱因斯坦做手工,老师说他做的小椅子是世界上最丑的,爱因斯坦说,还有两把更丑的,那是他之前的作品。所以第三把椅子即使别人看起来很丑,也是他当下最好的作品。

崔永元:

我见过不止200个学校的校长,我把校长分为两类。

第一类校长一见面就会说:“你猜猜我们有多少毕业生在北大和清华?”

第二类校长是当我问他:“学校有多少毕业生考上了北大和清华?”

他就说:“我有事,让副校长接待吧。”

管老师今天讲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道”,一个是“术”。他更愿意讲“道”。

家长:

您在一线教过书带过班,您的这套方法教下来,对于孩子作文水平提高效果如何呢?

管建刚:

说说最开始的时候吧,我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所中心小学教了两年,这个班共42个学生,我们先在《班级作文周报》上发表作文,接着评选佳作,之后又开始对外投稿。

42个学生,在全国30多家报刊正式发表了200篇作文,人人都在正式报刊上发表过作文。

当时每发表一篇学生作文,指导老师都有奖励,在县级报刊发表能得到20元,在市级报刊发表能得到30元,在省级报刊发表能得到50元,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能得到80元。当时我的奖金拿到手软。

家长:

您平时是怎么培养自己孩子的?如何把这套系统理论深入到子女的教育中?

管建刚:

我女儿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中文系,毕业后去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究生了。

培养她很简单,我先问她:“你想不想到我班上来,爸爸教你写作文?”她很干脆地回答:“不要。”

我就和女儿商量:“你做我的编外学生总可以吧?”她说:“我可以考虑考虑。”

我办《班级作文周报》,就给女儿留了一小块地方。

我们班的同学也好奇,他们非常想看管老师的女儿写什么。我女儿的文章一发表出来,全班同学第一时间就看她的文章。

大家看得非常认真,实际上,把这一块留给我女儿,对我们班的学生来说也有一种激励作用。

女儿就很努力地写。我回家后,还会半真半假地告诉她,我们班的同学是怎么评价她的文章的。

所以,最大的写作技巧叫读者意识,也就是让她明白作文发表后是有人读的。这是我在教女儿的时候,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边境夜行人 魔眼之匣谜案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夫人是疯狂的水果 强蚁 黑夜的空白 北平风物 故乡之食 激荡的中国:北大校长眼中的近代史 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