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持续的幸福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哲学心理 > 持续的幸福

积极心理疗法小试锋芒

书籍名:《持续的幸福》    作者:马丁·塞利格曼
推荐阅读:持续的幸福txt下载 持续的幸福笔趣阁 持续的幸福顶点 持续的幸福快眼 持续的幸福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持续的幸福》积极心理疗法小试锋芒,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积极心理学家在正常人群中继续施行这些练习,最终大约有十几种练习被证实是有效的。在本书中,我会在适当的地方陆续介绍其中的一部分练习。

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是在抑郁人群中测试那些效果最好的练习。我当时的研究生阿凯西亚·帕克斯(Acacia Parks,现任教于里德学院)开发出一个为期6周的治疗方案,其中包括6种集体治疗形式的练习,主要针对轻度至中度抑郁的年轻人。我们发现它的效果惊人:与随机分配的控制组相比,这些练习大幅降低了被试的抑郁程度,使他们不再抑郁,并且在随后一年的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一直没有再抑郁。

最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咨询与心理服务中心的塔亚布·拉希德(Tayyab Rashid)博士为寻求治疗的抑郁症病人创建了积极心理疗法(positive psychotherapy, PPT)。想要达到最佳效果,积极心理疗法与其他心理疗法一样,也需要一套基本施行技巧,比如温暖、准确的共情、基本的信任和真诚、共鸣。我们认为,这些基本因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调整技术手段,以符合抑郁者的不同需求。首先,我们会仔细评估客户的抑郁症状以及他们在authentichappiness.org上的幸福分数,然后讨论他们的抑郁症状是由于缺乏幸福的哪一种元素所致——积极情绪、投入还是生命意义。如下面的大纲所示,我们根据不同来访者的特点,在随后的13次疗程中,为他们提供恰当的积极心理学练习。具体细节可见我与拉希德博士合著的《积极心理疗法:治疗手册》(Positive Psychotherapy:A Treatment Manual)一书。

积极心理疗法的14个疗程

疗程1:缺少或缺乏积极资源(积极情绪、品格优势以及意义)会引起并维持抑郁,使人虚度一生。

作业:来访者写下一页纸(大概400字)的“积极介绍”,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来展示自己最出色的一面,说明自己如何使用了最强的品格优势。

疗程2:来访者从积极介绍中找出自己的品格优势,并讨论这些品格优势曾经如何帮助了他。

作业:来访者完成VIA在线测试,以找到自己的品格优势。

疗程3:专注于一些特定的场景,讨论他的品格优势可以如何促进愉悦、投入以及意义的培养。

作业:客户开始写“福分日记”,即每晚写下这天发生的三件好事(事件无论大小),这个作业要一直做下去。

疗程4:讨论对好事和坏事的记忆在抑郁症中分别起的作用。对怨恨和痛苦往事念念不忘会使抑郁持续,同时降低幸福感。

作业:来访者写下怨恨和痛苦的感受,以及它们如何加剧了抑郁。

疗程5:我们向来访者介绍宽容的作用,它是能将怨恨和痛苦的感受转变成中性,甚至有时能在最终变成积极情绪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作业:来访者写一封宽恕信,描述他曾遭受的伤害及相关情绪,并(仅在合适的情况下)表示要宽恕这个罪人,但不需要寄出这封信。

疗程6:我们探讨感恩,将它看做持久的感谢。

作业:来访者给一个他从没有充分感谢过的人写一封感恩信,我们鼓励他将这封信亲自递交给那个人。

疗程7:讨论来访者的福分日记以及如何发挥他的品格优势,再次强调培养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疗程8:我们讨论这样一个事实:“知足者”(这已经够好了)比“完美者”(“我必须找到最完美的妻子、洗碗机或旅游景点”)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我们鼓励来访者做个知足者,而非完美者。

作业:来访者总结提高满足感的方法,并设计一项个人满足计划。

疗程9:我们用解释风格来讨论乐观与希望:乐观风格总是把坏事视为暂时的、可以改变的、局部的。

作业:来访者回顾三个塞翁失马、因祸得福的例子。

疗程10:来访者找出对他很重要的其他人的品格优势。

作业:我们辅导来访者来对别人的好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回应,来访者还要和自己的重要他人安排一次会面,称赞自己和他人的品格优势。

疗程11:我们讨论如何找出家人的品格优势,并找到自己的品格优势的来源。

作业:来访者邀请家人做VIA在线测试,然后画一棵树来表示所有家人的品格优势的关系。

疗程12:我们讨论品味,将它作为一项使积极情绪更多更持久的技巧。

作业:来访者计划一些愉快的活动,并按计划开展这些活动。我们向来访者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品味技巧。

疗程13:来访者可以给别人一份最重要的礼物——时间。

作业:来访者通过做一些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能使用其品格优势的事情,来赠予别人时间的礼物。

疗程14:我们讨论愉悦、投入和意义相结合的完整人生。

在我们进行的一项针对严重抑郁的积极心理疗法测试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一组接受上述总结的个人积极心理疗法,另一组接受常用的抑郁心理疗法。还有一个匹配组,由同等抑郁程度的病人经过非随机分配组成,接受常用的抑郁心理疗法加上抗抑郁药物治疗(我不认为随机分配病人服药是道德的,因此我们只在病人背景和抑郁程度上做了匹配)。结果,无论是哪一种衡量方法,积极心理疗法都能比常用方法和药物更好地减轻抑郁症状。我们还发现,在使用积极心理疗法的组中,有55%的病人没有复发,在使用常用疗法的组中,比例是20%,而在常用疗法加药物组中,只有8%的病人没有复发。

积极心理疗法还处在实践和应用的起步阶段,这些初步结果还急需进一步重复验证。重要的是,要根据客户的反应来调整这些练习的顺序以及时间。不过,尽管这还是一个新疗法,但其中的个人练习本身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幸福实验

2005年1月,这些练习产生了最为惊人的结果。当时《时代周刊》刊登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封面故事,我们预期随后会有洪水般涌来的请求,于是开设了一个网站,提供一项免费的练习——寻找好事。成千上万的人在网站上注册。我最感兴趣的是抑郁程度最严重的那50个人。他们登陆网站,做了抑郁和幸福的测试,然后做了寻找好事的练习。这50个人的抑郁得分平均为34分,显示他们已经属于“重度”抑郁了,可能勉强才起了床,上网做这个测试,然后又回到床上。他们每个人都做了寻找好事的练习——一周内每天记录三件好事,然后汇报到网上。

结果,他们的平均抑郁程度从34陡降到17,抑郁程度从重度降到轻—中度之间,他们的幸福得分从最低的15%跳到了50%。这50个人中,有47个人现在变得更少抑郁、更加幸福了。

和前面的两项研究一样,这绝不是一项对照研究:没有随机分配,没有安慰组,还存在着潜在的偏差,因为大多数来到该网站的人就是想要变好的。[8]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我已从事抑郁症的心理疗法与药物治疗长达40年,这样的结果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也引出了我们的下一个话题——心理疗法与药物的肮脏小秘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艺术品中的绝代艳后 12幅名画里的英国王朝 12幅名画里的罗曼诺夫王朝 12幅名画里的哈布斯堡王朝 文化:关于社会、艺术、权利和技术的新科学 心智:关于大脑、记忆、人格和幸福的新科学 生命:进化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和环境科学的黎明 宇宙:从起源到未来 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 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