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书籍名:《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作者:李浩源
推荐阅读: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txt下载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笔趣阁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顶点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快眼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四,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李昂没有意识到,模仿和读书,并不是当好皇帝的全部。那些琐碎的邯郸学步,摆平不了藩镇,弥合不了内斗,更不能消灭宦官。宦官是一个让李昂头疼的问题。他已经感受到,御座后面有一群魅影,监视和控制着自己。宫廷之中,宦官擅权的气氛令人窒息。

平心而论,宦官作为皇帝的家臣,每日陪伴皇帝,伺候其生活起居,自然也是最了解皇帝、最贴近皇帝的人。如果主上英明能干、大权在握,把事情交给这些身边人去办,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一旦局势变化,君主陷入困境,君主出于对大臣的不信任或为难,把权力交给他们时,他们极易侵夺这份权力,最终控制君主。安史之乱以来,肃宗信任李辅国,代宗信任鱼朝恩、程元振,德宗信任霍仙鸣、窦文场,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已到了威胁皇帝、执掌生杀的地步。宪宗的死和李昂的立,都和宦官关系密切,就连本朝的党争,也少不了王守澄等大宦官的身影。

李昂从即位之初起,就很想清除宦官的势力。在他看来,这些带着官职、身受封爵的“残缺”男士,不过是自己的家奴,怎么能把自己全家玩弄于股掌之上?宦官必须铲除!铲除了宦官,才有广阔天地,才大有可为。可宦官势力的养成,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他们手中还控制着左右神策军,那既是皇帝的卫队,也是皇帝的软肋,处理不好,自己哪一天“暴崩”也说不定。

要想除掉宦官,就得有帮手。宦官跋扈多年,朝臣中不少人与之勾勾搭搭、暧昧不清,真要动手,没人敢出头。最绝望的是,就算是那些打算步入仕途、有一番作为的年轻人,都不敢真的冒险,加入与宦官对立的阵营。大和二年(828年)三月,李昂下诏进行一次制举考试,主题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结果,大多数人的文章都不痛不痒、中规中矩,让人无奈。只有一个长庆年间的进士刘 ,发表了一番一针见血、深入骨髓的言论,他在对策中对宦官专权问题进行了十分明确的抨击,直言敬宗和李昂本人的命运,都是为宦官所操弄。这篇文章考官看过、李昂本人看过,就李昂来说,手持文卷的激动心情是可以想见的。李昂情绪激动,但没有被情绪冲昏头脑。自己在皇位上屁股都没坐热,如果对刘 大加赞赏,恐怕哪天也会在进卧室时“暴毙”。李昂不甘,但也就是不甘而已。刘 说的话再好,也没有进一步的机会。不久,考试放榜,其他考生全部录取,刘 黯然落第。

李昂当时可能觉得,自己是先自保罢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不知道自己的懦弱。不久,李昂找到了志同道合之士——翰林学士宋申锡。宋申锡文采出众,最难得的是,他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步一步位至显要。他在成为李昂的秘书顾问时,仗义执言。根据李昂的观察,宋申锡是一个可靠、沉稳的人。李昂悄悄找来宋申锡,就宦官问题和他进行了一番深谈。谈话非常愉快,宋申锡也就成了李昂的心腹。大和四年(830年)七月,宋申锡拜相,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可宋申锡沉稳,宋申锡的朋友们不沉稳。宋申锡推荐吏部侍郎王璠出任京兆尹,打算让他也加入本小组。这个王璠,人品一直有问题,听说李昂要扫除宦官,赶紧给宦官之友郑注报信。郑注“忠心耿耿”,马上通知拥立李昂的宦官王守澄。二人心生一计,打算利用李昂,除掉宋申锡。

大和五年(831年)二月,王守澄上报,漳王李凑和宋申锡暗中勾搭,打算在李昂百年之后扶李凑上位。这完全是凭空捏造,但本就是天降皇位的李昂非常敏感,听信了王守澄的鬼话,当即要王守澄查个清楚。王守澄本来想就此机会杀了宋申锡,但有明理的人阻止王守澄。王是多年的老宦官了,也知道做事要守个体面,决定找个时间,把宰相们聚到一起,“合情合理”地除掉宋申锡。

某个假日,全体宰相接到消息,要进宫谈话。等到了中书省门,偏偏把宋申锡排除在外。宋申锡自知大难临头,但无可奈何,只有眼巴巴望着延英殿,转身离开。几位宰相也知道事情不妙,等看到王守澄的污蔑信,几人不置可否,也只能抿抿嘴,说:“先查明再说!”

“查明”是肯定会“查明”的,那宦官的神策军狱可比刑部、御史台还凶猛。大臣们觉得此事不妥,应当交给御史台审问才符合制度,但疑神疑鬼的李昂哪里相信什么御史台,赶紧让宦官等人猛火快审。这件事,王守澄心里最有数,要搞猛了,事情暴露,李昂肯定翻脸狂怒,死对头们会让自己不得好死,手段也就放缓了些。李昂则是在大臣们的好说歹说下,才平息了对宋申锡的怒气。李昂冷静一想,自己对宋申锡有天大的知遇之恩,宋申锡也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哪!王守澄等人便借坡下驴,草草结案。多亏了朝中大臣苦苦劝说,李昂稍稍醒悟,宋申锡、李凑才保住一命。

宋申锡命是保住了,宰相必然是没得当。大和五年(831年)三月初五,宋申锡被贬为开州司马,两年后病死。初出茅庐的李昂和宦官的首轮对抗,就此失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