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书籍名:《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作者:李浩源
推荐阅读: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txt下载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笔趣阁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顶点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快眼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一,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韦应物出身长安城南京兆韦氏,北周以来,韦家显贵辈出。远一些,有太宗朝的黄门侍郎韦挺,近了说,还有曾祖父宰相韦待价、祖父三品都督韦令仪。尽管这个家族还出过声名狼藉、不得好死的皇后韦氏,但对整体的荣誉和地位,影响不是很严重。尽管父亲受到韦皇后影响,没能做高官,但作为贵族子弟,韦应物借着曾祖父、祖父的地位,享受着高人一等的门荫。举个例子,别人只能荫九品的出身,韦应物可以八品起跳,而且能进入太学,享受除弘文馆外最高级的教育。

韦应物十五岁时,就成为门荫中较为高级的千牛备身。品级虽然低,但他们在千牛卫的引导下,戴进德冠,身穿袴褶,手执刀箭,恭敬地立在御座左右。那时的皇帝,正是盛世天子李隆基。韦应物这样的贵族少年,无不是大唐至尊身边衬托光辉的星辰,有谁会找星星的麻烦呢?更何况,他背后的家族也不是惹得起的。

年轻的时候,韦应物对待工作并不十分上心。真正引起这位纨绔子弟关注的,是长安城哪里有了美人,哪里有了好酒。读书、赋诗?不存在的,和朋友们赌博聚会才是重点。为了这些狐朋狗友,出身高贵的韦应物不惜到街头做“古惑仔”。毕竟,长安、万年的县尉和不良人,还不敢管到千牛卫的头上来。那时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姓杨,两位少年勾肩搭背,厮混于长安。不久前他与这位杨公子重逢,三十多年过去,少年变成了老哥,杨公子也变成了杨开府。刺史与开府相见,一本正经,二人差点笑出声来。推杯换盏间,杨开府问道:“还记得当年,在玄宗皇帝身边,荣列仪仗的日子吗?”

“记得。”

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

玉林瑶雪满寒山,上升玄阁游绛烟。

平明羽卫朝万国,车马合沓溢四鄽。

蒙恩每浴华池水,扈猎不蹂渭北田。

——《温泉行》节选

如果有人谈起这些话题,韦应物的眼睛就会放光,不过,这道光已经很久没有浮现了。他还记得那是天宝年间一个下雪天,天子要到华清宫去,给玄元皇帝,也就是太上老君上香。那时,身为千牛备身,韦应物在仪仗中充任导引的角色,马也不是禁卫里平庸无奇的老马,而是皇帝飞龙厩中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的高头骏马。韦应物在马队里四下张望,放眼望去,瑞雪漫天、仪仗蔽日,盛世的景象无边无际。

典礼结束,皇帝御殿设宴,少年们自觉地排列,衬托至尊的威严。皇帝那时宠幸杨妃,韦应物心里对杨妃的美貌也每每好奇。窥探宫妃,绝对是失礼的事,韦应物胆大,却也不敢冒险。但一瞥远处的帘子,还是能感受到太真妃子的丽质。

韦应物的脸都被酒浇红了,还在高兴地描绘着宫宴的情景,他和杨开府甚至站起身来,手舞足蹈,跳着早已不流行的舞,哼着上一个时代的歌。旁人看了,以为是发疯,但他们心里知道,自己正穿越时空的隧道,捡拾繁华破灭后的碎片,努力拼出天宝盛世的一片幻景。这哪里是故友相逢的宴席,这是安禄山拜寿起舞的实况,是玄宗皇帝敲打羯鼓的再现,这是那个时代的重演。

韦应物踉踉跄跄地走回席上,有年轻人给韦应物行一礼,问道:“使君,你今天说的都是真的吗?”

“啊?真的吗?真的啊。”韦应物苦笑一阵,眼泪都快滴到酒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