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书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全文阅读

外国小说文学理论侦探推理惊悚悬疑传记回忆杂文随笔诗歌戏曲小故事
人人书 > 历史军事 >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书籍名:《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    作者:李浩源
推荐阅读: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txt下载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笔趣阁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顶点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快眼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sodu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曾有少年时:大唐才子风华录》四,页面无弹窗的全文阅读!



转机之前,是极度地潦倒。恩主惨死,举目无亲,回到田园,又要过土里刨食的生活,什么常科、制举,只要一点点俸禄,高适心中都会感到满意。命运还是垂怜高适的,天宝八年(749年)秋天,朝廷又开制举,本地长官张九皋推荐高适参加。更重要的是,有人将高适的诗文呈给了玄宗。有天子的欣赏,高适很快中举,任官封丘县尉。

县尉,县令的助理、常务副县长,负责全县大大小小、鸡毛蒜皮的事务。特别是缉拿盗贼、收缴税赋、安排劳役、组织募兵……总之,这个“少府”,官小、事多、不好当。但高适还是比较高兴,不仅给皇帝上表感谢,还给陈希烈、李林甫写信,致以深深的谢意。他给李林甫的诗写得非常肉麻:“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这个年纪才当上官儿,白活了!

高适到了任职地,一照镜子,头发霜白,赶紧甩开膀子加油干,可干了没多久,人就泄气了。略有小成的诗名和一事无成的官名,两相对比,非常不称,极易让诗人心中沮丧。在封丘一有空,高适就开始写诗抱怨。抱怨官小事多,抱怨不懂怎么奉承长官,抱怨自己下不了手去责打百姓。更让他难过的是,全家人根本不懂自己这些抱怨,乐得自己当个破县尉。理想与现实,冲击着这个初入职场的人。

好友李颀来看高适,临别时调侃了他一番。李颀觉得,高适早年,啥富贵都不放在眼里,当然,也是因为自己没有。那个穷样,连屠夫、酒保都看不起他。如今一夜之间,受天子恩赏,走向富贵之路,还嫌弃官小难做,那真是“不知好歹”了。李颀拍拍高适的背,说:“不要因为地方不好,耍脾气,要学陶渊明。”说罢,指指高适新买的宅子和乐得合不拢嘴的家属。高适知道,自己现在最好的选择,是忍耐。

高适能忍多久呢?三年之后,高适将本县的募兵送抵幽州,看着安禄山壮大兵势,看看一无所有的自己,深感无可奈何,心中升起了辞官的念头。县尉的薪水虽然相比高官不多,但总比种田强。三年积累,又安了家,高适掂量掂量投入与回报,决定放手一搏,到长安,或者到更远处去,人生到这里,什么都能放弃,前途不能放弃!

失意和得意,是长安的两面。身处中间的是正在追逐机会的人。这年秋天,中年离职基层公务员高适,和杜甫、岑参等讨生活的朋友一起,登上了长安慈恩寺大雁塔。雁塔远眺,山河万里,秋风吹拂暮光,希望就在眼底。不久,好友田梁丘推荐他到陇右节度使哥舒翰那里任职。

眼下的节度使里,哥舒翰和安禄山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最受唐玄宗青睐。唐朝东境,依旧是我们说过的契丹、奚族、突厥等强敌,不过,他们大多还是游牧部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严阵以待即可。西边的吐蕃才真是令人头疼,他们居高临下、作战彪悍,时时威胁河西走廊、袭扰陇右。如果掉以轻心,西部不宁,近在咫尺的长安便不会安稳。因此,河西、陇右等地的节度使的人选,玄宗非常重视。夫蒙灵察、盖嘉运、王忠嗣等名将,都曾驻守河西。哥舒翰深得王忠嗣的栽培,王忠嗣被迫害时,哥舒翰孤身入京,在玄宗面前极言王忠嗣的冤枉。如此耿介之人,玄宗对之另眼相看,委以重任,也免王忠嗣一死。哥舒翰率领唐军攻克吐蕃重镇石堡城,血战多日,终获一胜。“一将功成万骨枯”,玄宗不在乎这场硬战到底牺牲了多少唐军将士,他听闻啃下了吐蕃这块硬骨头,心中大喜,当即加封哥舒翰为御史大夫,还给他的一个儿子封了五品官。哥舒翰成了皇帝心中的红人。

刚接到邀请时,高适并没有追上哥舒翰,他从武威、临洮一路追到西平,终于同哥舒翰见面。那一年年初,哥舒翰方才平定九曲部落,受封西平郡王。高适为此作了多首贺诗上呈,诗写得非常谄谀,已经把哥舒翰吹捧到吐蕃闻风丧胆的地步。有人说,这几首绝句里面带着高适的讽谏,但我想,以高适当时的愉悦心情,讽谏大概是不存在的,何况,以诗为史不是高适的风格。他还有一首长诗,也将献给哥舒翰,这一首写得大气、壮丽,如身临战场:

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

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节选

哥舒翰久闻其才,一见面更是觉得高适不凡。等到回长安述职,便在玄宗面前大夸高适的才华,向朝廷请命,让高适做自己的掌书记,作为心腹随行。这个不得意的封丘县尉,一夜之间成了哥舒翰的座上宾,命运,就是这么奇妙。

长安的快活日子没有几天,作为幕府骨干,高适便要随哥舒翰西行。杜甫听说老朋友要走,赶来送行。马上的高适意气风发,全不像一个五十多岁的人。杜甫上下打量,高适浑身都是崭新的装束,心里明白,高适翻身的日子来了。他问高适去做什么官,高适得意地说:“惭愧!做个掌书记罢了!”杜甫苦笑,只得祝愿他一路平安,在七十岁以前混个节度使当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推荐书籍:一个煤炭企业的传奇发展史:黑金红流 佛是一棵树 永不放弃自己 做有出息的孩子 赢在起点的哲理 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 赢家 迎头撞上心理学 应该这样表达你自己 耶稣的真实王朝